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地理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180°
减一天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加一天
注意180°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区别与联系
2) 日期分界线之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0时(24时)是一天的开始,同时也是前一天的结束,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两侧日期也就差了一天。
一般情况下,某一瞬间,全球分属两个日期,同 时有两个日期分界线,在做题目时,当我们确定了日 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般就可以确定了这条经线 的经度为180º ,进而可经推导其它经线的经度;当我 们确定了另一条日期分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时, 就可以确定这条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进而可以推导其 它地方的时间。看下面的例题:
由上我们知道,当西十二区区时(即180º W的地方 时)是某日0时的时候,东十二区区时(即180º E的地方 时)是次日0时,即当日24时。在这一瞬间,全球可以 看成同属一个日期,此时只有一个日期分界线,也就 是说这两个日期分界线重合在一起了。即180º 经线的 地方时为0时。
3、大气环流 与季风
经 度 差
时间差 区时1
时 间 差 区时2 地方时1
地方时2
2、日期分界线
日期分界线的东西两侧,钟点相同,而日期相差一天 (钟点相差24时),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日界线即国 际日期变更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
日期分界线之一------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是人类自行决定的,可以安排在任何一条 经线上,为了减少给人们带来麻烦,1884年在美国华 盛顿举行的国际经度会议,决定把日界线安排在180º 的经线上,即理论上的日界线就是180º 的经线。但是, 现实的日界线有三处偏离这条经线:在俄罗斯的西伯 利亚的东端向东偏离;在美国的阿留申群岛以西向西 偏离;在5º S—51º 30´ S之间向东偏离,使斐济群岛和 汤加群岛等全部属于东12区。这是因为西伯利亚采用 俄罗斯的日期,而阿留申群岛采用阿拉斯加的日期, 斐济群岛和汤加群岛历来采用新西兰的日期。这也以 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这两条日期分界线中,日界线(国际日期 变更线)是固定的,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随地 球的自转而不停地移动,即它是一个不时在移 动的分界线。
有一种特例: 关于东西十二区,按规定,是全球最东和最西的 时区。二者标准时之差,即180º E和180º W的地方时之 差,是24时即1日。这个时差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 两时区钟点相同,而日期相差1日;第二,日期相同, 而钟点相差24时。第二种形式实际上是第一种形式的 特例,即钟点均为0时,而日期相差1日,因为当日的 24时就是次日的0时(时间是连续的)。
地理概念的理解是如此重要,而 恰恰正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最薄弱 的环节。 老师有时也不太注意。
二、地理概念认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意义混淆:
1)地形与地势
2)温度、热量与热能
3)热量带与温度带
4)震级与烈度
2.想当然:
1)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
2)黄土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
3)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地理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一、对地理概念的重要性
地理概念是地理事物、现象或地理 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
认识各种地理事物的基础;
区分不同地理事物的依据; 进行地理思维的“细胞”。 可以说,地理概念的理解是地理学习过 程中的中心环节。
地理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起始于一 般的基础的地理概念,即地理概念中 的“地理术语”、“地理名词”、 “地理名称(地名)”等基本单元, 然后发展到地理特征。
4)台风就是来自台湾的风
三、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基 本概念的理解。 有些基本概念我们只是记得而已,理解不到位。 讲解时:讲解不清,出错; 做题时:比较慢、模棱两可,甚至错误。
下面举几个基本概念来谈谈
1、时区与区时(时差的计算)
经度1 经度2
时区1 时区差
时区2
一月
副 极 地高 低 压 带 低 低
七月
高副 热 带 低高 压 带 高
亚洲 大陆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 一月 利亚高压) 七月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太平洋
北美 大陆 高压 低压
大西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的季风环流
类型 冬季 风向 西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成因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气压带风带 位置的季节移动
经过日界线日期进退情况如下: ①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退一日 如由12月17日9时改为12月16日9时 ②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进一日 如由12月17日9时改为12月18日9时 我们可这样简单记忆为:
过日界线,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也可以这样形象地帮助我们记忆: 经过太平洋,从中国到美国日期减一 天,从美国到中国日期加一天。
七 个 气 压 带 和 六 个 风 带
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向较高纬度移,冬季向较低纬度移,即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注意向较高纬 度和较低纬度移动在南北半球所指的具体方向)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 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被断裂成块状分布, 因为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显著增大
图11
图12
(3)秋田降水量较大,根据其地理位置分析,这里 的降水主要分布于哪个季节?试分析原因。
分布在南北纬30 °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周围最典型。
我们要很好地理解它的分布规律:
什么是“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主要关注两个点: 南北纬30 °-40°之间; 大陆西岸。 但有不少人往往会忽略“大陆”,看例题:
33.读图11和图12,回答有关问题:(15分)
东亚季风
夏季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是地理中最具特点的气候类型, 各种考试中常见,但每次考的都各不相同。关 键我们要掌握三点:
1)气候特征
其特点的特别之处在于,冬季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的特点相似,夏季与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相似, 2)成因 理解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关键,其特征是 成因的必然结果。 3)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主要有两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