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
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2、两点间経度差满足同减异加;
3、经纬网中东西方向的判定:同在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
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按以下法则操作:在以0°为中央经线的经纬网
图中,若两点间的经度差小于180°,则按左东右西的原则判断,若大于180°,
则按左西右东的原则进行判断。
4、经线长度等于两点间的纬度差x111km;两点间的纬线长度等于两点间的経度
差x111cosθ(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
7、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同线登高,同图等距;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
8、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的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地貌;海岸线曲直情况。
例:中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
布。
9、等高线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去方向相反;等高线
越密集,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搬运和侵蚀能力越强,等高线越稀疏,坡度
越缓,水流速度越慢,搬运和侵蚀能力越弱,沉积作用越强。
二、气候篇
1、海陆风:海陆间昼夜温差引起的热力环流称为海陆风。
白天吹________风,夜
晚吹________风。
2、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________(山谷/山坡)吹向________(山谷/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________(山谷/山坡)吹向________(山谷/山坡)称“山风”。
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3、城市风:由于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释放出大量热
量及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导致城市气温常年较郊区高,继而引起的空气由城市
________(上升/下沉),郊区________(上升/下沉),在城市与郊区间形成热力环
流,由此形成的风称为城市风。
4、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比热容不同引起的,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夏季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冬季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
东亚季风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南亚季风,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
5、离岸风:是指沿岸地区,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
6、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地形(海拔、位置、类型、阻挡作用)、海陆位置、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7、影响光照的因素:纬度、海拔、天气。
8、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下垫面、海拔、天气
9、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拔、地形的位置、地形的类型、地形的阻挡作用、洋流、海陆位置、下垫面、人类活动。
10、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地形(海拔、位置、类型、阻挡作用)、洋流、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下垫面、人类活动。
(降水少的原因:内背高挡寒离)【降水发生的条件:水汽充足;降温】
11、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距离风源地的远近;植被,地形。
12、气候特征描述:该地属于xx气候;降水量大/小;全年降水均匀/几月到几月降水多,几月到几月降水少;雨季长/短;降水的的季节变化大/小;全年高温/全年温和或几月气温高,约为多少;几月气温低,约为多少;气温的年较差大/小。
(注:季风气候强调雨热同期)
1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亚寒带1种)、分布规律、特点、成因(气压带风带影响的5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的3种,地形影响的1种,海陆位置影响的1种)。
14、地域分异规律:(掌握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①纬度地带性:即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各自然带大体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以______为基础。
②经度地带性:即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各自然带大体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以______为基础。
③垂直地带性: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基带植被与山地所在地域一
致,并按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更替。
以水分、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纬度越______、海拔越______,垂直带谱越完整;
二、天气篇
1、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大风,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降水,还可能出现雨雪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替代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
2、暖锋: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下上升,气压下降,可能出现多云、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暖气团替代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暖锋降水在锋前。
3、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其控制下的天气一般为阴雨天气。
4、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其控制下天气一般为晴朗天气。
5、雾的形成条件:水汽充足;遇冷;
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平流雾: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6、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________,称为台
风。
7、寒潮: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
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般会伴随着剧烈的________和大
风,暴风雪和霜冻。
8、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
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9、干旱: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
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三、水文篇
1、水源补给:降水、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支流补给、跨流域
调水。
2、水源损耗:蒸发、下渗、补给给湖泊、补给其他河流、注入海洋、生物吸收、
人类生活、生产取水。
3、水循环: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
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4、影响蒸发的因素:气温、风力
5、影响下渗的因素:土壤性质、地形、降水强度、植被、人类活动(如修建水
库会增大下渗,城市化会减少下渗)。
6、影响水量的因素:气候、流域面积。
7、影响水量季节变化的因素:气候、植被、湖泊和沼泽、城市化。
8、影响河流结冰期的因素:气温、流速、盐度。
9、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植被、地形、土壤、降水
10、河流的水文特征:两量两期一速
11、河流的水系特征:长短、宽窄、深浅、支流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流向。
12、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水系特征、水文特征、人口、城市、工业、农业、资源。
13、影响湖泊盐度大小的因素:降水;蒸发;河川径流注入的多少及携带的盐分;
水体的交换情况。
14、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