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工作总结篇一: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总结XX—XX学年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总结通过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剖析、对学生在课上学习的需求的调查,班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从而对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
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们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
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每学期对每位老师至少有两次行政参加的随堂听课,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亮黄牌,实行专人绑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坚持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转变。
在课改进程中,科研带动教研,有力的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程能力,也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实行了“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突破”的策略。
如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是我校伴随着课改一同实践的。
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最终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中。
因此,我们注重于“小组学习的研究”、“分层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学科综合教学研究”和“考试改革的尝试”。
几年来,我校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
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有着新的突破。
小班的优越性大大的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小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如今,我校课改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注重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了深化课改实践,我们认真办好“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展报,展板形式与内容在如何突破我校提高质量工程的成效上下功夫。
一方面反应教师教学思路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反应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及课堂面貌的改变。
根据我校师生在质量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办了多块展板,更多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自己领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还有课改学校大事记、小班实验成果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板报,深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赞扬。
二是活动主题与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评价相结合。
我们对参加校、片、区的研究课采取组织教师讲课、说课、自评,听课教师听课评议,以及请教研员、教研组长点评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写文章,邀请家长听课,参与课改实践,向家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所喜欢上的课以及对具体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喜欢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促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对这些课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生活动的密度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为教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指导和建议。
回首三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倍感欣慰:通过“三年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改研究中,能够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倍增: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课改实验,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从而促使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更上新水平。
吐鲁番市葡萄乡汉回学校 XX-12-20篇二:实施提升教育质量项目工作总结实施提升教育质量项目工作总结 -总结[]“提升明德教育质量”在我校已经一年多了,在上级明德项目组专家的指导下,在的高度重视参与下,使“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与在我校迅速得到全面开展,。
回顾走过的,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如下:一、启动过程我校教职工150余名,学生1600名,下辖石龙,曹垢,尚庄3所联小。
自上级确定在我校实施明德提升项目后。
我校领导审时度势,牢牢抓住这一有利与学校发展的大好契机,采取,从而确保了项目实验真正得以落实。
1、成立了“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实验项目研究领导组及“小学能力提升”子项目实验领导组;制定了项目实验工作和本项目实验工作和各项制度;确定了实验班级和。
2、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组。
了课题组人员常规要求、例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和听制度;学习名的快讯,专家著作及明的项目的;要求每周五,四、五、实验数学教师试举行“分层测试卡”使用会。
3、定期召开“提升明德学校教育质量”会,要求家长们配合学校共同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重视孩子学习心的培养。
并使用后的成果。
二、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校研究的重点是:怎样科学的把分层测试卡结合到我市数学策略当中来。
县教育局领导也特别重视,把分层测试卡作为我校常规检查的重点项目。
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和总结,我们是这样开展的。
(一)、学生分层,调整学习小组全班学生按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平等分成两个层次,教师指导组和自主学习组。
(1)教师指导组:把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教师步指导组,他们主要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学习,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2)自主学习组:是有优中等学生合理搭配组合而成。
自主学习组是自主学习,达到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要求。
次的学生步步深入,最后共同,总结,得出结果。
(3)把这两个层次面的学生,在按照优差结合的原则,科学的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四人一组(一般是前后桌)。
(二)、作业分层,确定不同要求教师指导组能完成基本练习,也可以尝试做综合练习,甚至练习,《》()。
自主学习组能完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
可尝试做拓展练习。
基本练习为概括当节所学知识要点,是学生应全部准确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综合练习为体现对当节所学知识应达到的基本技能的要求,以自主学习组能达到的水平为限;拓展练习为综合本节课内容要求而编写的提高能力的,为选做题。
(三)、“分层测试卡”的运用。
分层测试卡的运用我们主要分为:课中运用,课尾运用和课后运用。
课中运用是指在新授课中,新知识讲完后马上运用。
此时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内化还不十分完全,分层测试卡的“分层”能起到及时巩固新学的知识的作用。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或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一般安排在课尾运用。
对于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课上没做的,在课后统一安排时间做,一般是当天的自习课。
三.方式根据分层测试卡的运用时机的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集体订正方式。
即学生完成自选的练习题后,进行集体订正。
学生根据或的正确答案,恰当的对自己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有利于对孩子评价能力的培养。
2小组互评方式。
一般一二层的内容简单,大部分同学都会做,所以一层或二层的同学就可以互评。
学生互评可以起到对所学知识再次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而对于三层的题目,思维含量高,如果有选做这类题目的学生,应把他们安排为一组进行互评,教师适当予以指导。
3、教师评价。
这种评价可以准确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整体把握全班学生的掌握。
教师评价次数应不少于本单元练习的三分之一。
每种评价过程中要使用“√”、“×”,做错的题目要用不同颜色的笔订正在错题的下方,一定要有二次订正。
四、星级评定要求。
每个练习,都要进行一次星级评定。
打星的位置要在每个练习的上方,星的大小要适中,要美观。
全部正确得三颗星。
其次为两颗、一颗,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练习内容而打星。
集体订正打星时,统一选用蓝色圆珠笔。
互评时,统一选用黑色水笔。
二次订正正确后用红笔补上星。
其次,星级评定要结合及时进行评价。
评语要以激励性,期待性和商榷性的评语为主!每天用完后要全部收起来,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分层测试卡的整洁。
三,使用心得“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搞“一刀切”,避免了教学中不知不觉地造成了学习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在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分层测试卡”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享受到了的喜悦,看到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天天高涨。
由此,学生不但学习到了数学知识,更培养了自尊、自强和自信心。
王铭华老师在使用“分层测试卡”时,特意关注班上的几个学困生,如李倩(统考48分,学习基础差,内向自卑)、宋玉玺(四年级期末统考46分,不仅学习基础差,上课老走神)。
使用分层测试卡后,只要他们做对“分层测试卡”的第一层便及时在班上表扬她们,让她们体验成功的以树立他们学数学的信心。
慢慢的,他们不仅能完成第一层的习题,也开始尝试练习第二层的内容,且都能做对百分之七八十。
可喜的是,上学期期末他俩人进步很大,李倩考了85分,宋玉玺考了67分。
现在,分层测试卡逐步成为了老师们的小帮手,同学们的好。
由此,我们不难感到:“人不怕不会,就怕没有自信”对一来说,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小学数学能力提升”子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实验,老师与学生们对“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也了由抵制到接受、由适应再到喜的过程,在使用“分层测试卡”的实验中也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
在此机会我校实验教师对课题组专家有几点建议,望项目组考虑 1、分层测试卡对基础练习和综合练习的容量不够大,因为我市实施素质教育,考试多以基础知识为主。
2、对练习的的形式再多样化一些,如再添加一些判断、选择等类型的题目。
3. 我校已初步实现电教,希望课题组对我们进行一些络资源上的支持。
4、多给我们基层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的视野开阔些。
〔实施提升教育质量项目工作总结〕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西塞罗】篇三:实施提升教育质量项目工作总结实施提升教育质量项目工作总结“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项目在我校已经实施一年多了,在上级明德项目组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参与下,使“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与实验在我校迅速得到全面开展。
回顾走过的路,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如下:一、启动过程我校教职工150余名,学生1600名,下辖石龙,曹垢,尚庄3所联小。
自上级确定在我校实施明德提升项目后。
我校领导审时度势,牢牢抓住这一有利与学校发展的大好契机,采取措施,从而确保了项目实验工作真正得以落实。
1、成立了“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实验项目研究领导组及“小学数学能力提升”子项目实验领导组;制定了项目实验工作规划和本学期项目实验工作计划和各项制度;确定了实验班级和教师。
2、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组会议。
学习了课题组人员常规要求、例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评课制度;学习名的快讯,专家著作及明的项目的经验;要求每周五,四、五、六年级实验数学教师试举行“分层测试卡”使用交流会。
3、定期召开“提升明德学校教育质量”专题家长会,要求家长们配合学校共同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重视孩子学习自信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