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PPT
你认为百年来,以下变革哪一个对中国影响最为 深刻? ——摘自凤凰网
1911年辛亥革命
1927年北伐战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78年改革开放
百年来,辛亥革命的影响为何最深刻?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 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 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 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 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 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变化?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 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 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地点:
组织者: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总理:
纲领: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目标:
性质: 作用: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中国 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鞑虏:指满族统治者,不是整个满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 狗清王朝,这也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建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见资产阶级共和国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经济工业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 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 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 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 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 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
1905年11月, 在日本东京创 办的同盟会机 关报—
《民报》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真正人民的真正伟大思想。 ———列宁
评价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比较完备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以民族主义为基础,以 民权主义为核心,以民生主义为重要补充,反映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特点,符合当时中国人 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愿望。但没有明确提 出反对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 体现,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地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辛亥革命的背景
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戊戌变法的失败让资产阶级认识到只有进行革命,才 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 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 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4、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辛亥革命过程篇—武昌首义)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武昌首义
1911年10月10日 (1)时间:
(2)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4)影响: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⑤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发生了变化
局限: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结
束
语
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留给我们的仍旧是不尽 的思考!中国人民争取 独立民主的道路依然漫 长 。孙中山先生所说的 同志是谁呢?他们又将 为中国的革命作出怎样 的努力呢?让我们共同 期待今后的学习。
(辛亥革命过程篇—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铁血共和终成空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
实
孙中山被迫对袁 世凯妥协退让,表示 如果清帝退位,袁世 凯赞成共和,可以保 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铁血共和终成空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退 位 诏 书 Nhomakorabea实
1912年2月12日清 帝下诏退位,统治中 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终 于结束。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制衡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随堂检测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A.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3.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檀香山 B.长沙 C.上海 D.东京
材料2: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 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 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二(人民版) 你从上述材料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与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爆发有什么联系?
辛亥革命的背景
1、社会条件: 《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帝国主
——引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时的讲话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 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从1894年 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狭义的辛亥革命: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 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
随堂检测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堂检测 4.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 因为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5.1911年,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其直接原因是 A.革命党武装起义的推动 B.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 C.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D.革命党的宣传发动
兴中会成立
时间: 1894年
地点: 美国檀香山 创始人: 孙中山
口号: 振兴中华
性质: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1894
1904
兴中会
华兴会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 界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蔡元培
1904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 界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 1905年8月 东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辛亥革命的背景
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戊戌变法的失败让资产阶级认识到只有进行革命,才 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材料1: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 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 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 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 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春风送暖入金陵——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 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图为参议院成员)
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1、主要历史功绩: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的 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推动了中国近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根据材料4, 说明辛亥革命在 哪个方面对当时 中国社会产生变 化?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 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 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禁止缠足等 。
“青史凭谁判是非” ——辛亥革命功绩、局
限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打击 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提高参政议政意识 ③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大的人民群众
2.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4、同盟会软弱无力 5、没有自己的武装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 不通的。
民国
+1911 -1911
公元
民国25年+1911年=公元1936年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的爆发 1.武昌首义
1911年10月10日 (1)时间:
(2)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 (4)影响: 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春风送暖入金陵——中华民国成立
“国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代化的进程和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铁血共和终成空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实
1、原因
(1)外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