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新方法

成人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新方法


assays,IGRAs):基于T细胞的IGRAs是定量检测全血或外
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3.04.025
(或)鹏T对于活动性结核的预测没有很高的价值。
对于我国这样的结核高发地区,由于TST的诊断价值有 限,IGRAs(包括T—SPOT.TB在内)对于免疫功能正常者诊 断活动性结核或LTBI有较高的价值,在HIV感染和(或)艾 滋病患者合并结核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我国这方面的
Little Brown,1955.
[2]Petersdorf
100
RG,Beeson PB.Fever of unexplained origin:report
on
cases.Medicine(Baltimore),1961,40:1-30.
PH.Fever of unknown origin:review of 86 patients community hospitals.Clin Infect Dis,1992,15:968—
”F-FDG
PET/CT有助于发现结核感染、淋巴瘤和卡波西肉
瘤,也为进一步病理组织活检提供直接依据。 尽管”F—FDG PET/CT在FUO病因诊断方面有一定的 诊断价值,它对于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是由于研 究病例少,目前难以确定其诊断价值。当然这一检查费用昂 贵,也限制了它的临床使用。 三、小结 近年来新的诊断技术与方法的临床使用,可助于确诊 FUO病因和病变部位。对于FUO,尽早确诊是首要任务,确 诊才能恰当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3…。强调一点是,现有 的血清免疫学方法只针对少数疾病,它在FUO病因诊断中 的价值有限。密切观察FUO患者病情,做到梳理头绪、查找 纰漏、重点排查、反复检查、多科会诊,进行骨髓、淋巴结、肝 肾组织等有创检查或手术探查,开展经典的微生物学和病理 学检查,结合分子生物学与基因诊断等新方法,这是病因诊 断的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3]Kazanjian
treated in 973.
『4]Petersdorf RG.Fever of unknown origin.An old friend revisited.
[1]Keefer
CS,Leard SE.Prolonged and perplexing fevers.Boston:
FMF)、高IgD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0l受体相关性周期热综 合征(TRAPS)、家族性爱尔兰热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3.T与B淋巴细胞亚群检测:2001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 内率先开始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与 T淋巴细胞亚群怛“,如B淋巴细胞cD志、自然杀伤细胞(NK
skin
test,
仍未能明确诊断者‘2 o。1999年我国制定的FUO定义为:发 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C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 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5j。FUO不仅病因复 杂多样,有超过200种疾病可引起FUO,而且还与患者年龄、 居住环境、国家发达水平以及医生经验能力等有关‘7 J。临床 上缺乏病因诊断方面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也难以进行这 方面的研究。 2.诊断现状与困惑:成人FUO约占住院患者的 1.4%~2.9%[3,81。使用血清免疫学或细菌学、影像学以及 组织病理学等传统方法,经过缜密检查,仍有7%一20%的 FUO病因无法明确。Mourad等。9 o对近30年来11篇FUO论 文统计分析显示,19%患者未能明确病因。近20年来我国 各大医院FUO患者出院时,仍有7.2%一14.7%病因不 明…。…。马小军等。1 3]回顾性分析449例住院FUO患者, 13.8%未能确诊,活动性结核为首要病因。杨志英等”1对 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54例FUO患者,再行脾切除术加 组织病理与培养,27.8%的患者未能马上明确病因。出院随 访,仍有2例(占3.7%)诊断不明。 尽管近lO余年来我国医疗设备改进、诊疗技术提高,但 是由于医院分级管理、医疗资源、临床诊断与技术水平等差 别,不同医院的临床医生对于FUO的病因诊断水平相差甚 远,亟须提高临床医生对FUO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二、新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1.干扰素1(IFNl,)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100.9 oF),经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
(CPF一10)刺激后而诱发IF№释放的试验。主要有全血定
量酶联免疫吸附一结核试验(QuantiFERON—TB,Qrr—G)和T 细胞免疫斑点一结核试验(T—SPOT.TB)两种方法,可用于潜 伏结核感染(1atent
tuberculosis
PET
和PET/CT在近8年内对286例FUO患者病因诊断方面的 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差异较大,分别为 50%~100%、33%一90%、30%一92%与50%~100%。
”F—FDG
PET/CT显像也可用于HIV相关FUO的病因
诊断。Castaigne等一3。筛查10例HIV感染者的FUO病因,
infection,LTBI)和活动性结
核的诊断‘1 5‘”1,后者已在我国临床使用。 国外一项荟萃分析显示,IGRAs对于诊断活动性结核的 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5%、84%;我国应用T—SPOT.TB诊 断活动性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89%…1。正在 应用英夫利昔治疗的各种风湿病患者进行结核筛查,显示 T.SPOT.TB的特异性比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Mediterranean fever,
性不高;另一方面,更好地发现深部或局灶感染,还对大动脉 炎、结节病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其他炎症病变有一定的诊断 价值Ⅲ。3“。Sheng等‘301应用PET/CT对48例成人FUO患者 的病因诊断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33%、阳性预测值 80%、阴性预测值50%。Dong等‘31。对174例FUO患者的4 项研究荟萃分析,表明FDG—PET/CT对于病因诊断的敏感性 与特异性分别为98.2%与85.9%,其敏感性曲线下面积 (AUC)值达94.7%。Qiu和Chen-3引综述分析,”F-FDG
细胞)cD志/cD未、T淋巴细胞CD3+、亚群CD4+/CDs与第二
信号分子/功能亚群CD2s、纯真亚群CD4+CD。,RA+/
CD4+CD4s
RA+62L+与记忆亚群CD4+CD45
RA一/
CD4+CD。,RO+、CD;激活亚群DR+与CD3s等表面分子标志
物。它不仅有助于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HIV感染者和艾滋 病患者等的诊断与疗效观察,也可提示EB病毒或CMV等 活动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和肿瘤等,为 FUO的病因诊断提供线索。 CMV导致的肺炎、视网膜炎和脑膜脑炎等常出现于免 疫功能低下人群,多数为体内潜伏感染的CMV重新活动,个 别也可为原发感染所致。王焕玲等‘28。的研究表明,CMV病 患者外周血NK细胞、B或T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规律改 变,尤其是CDs激活亚群DR+与CD38会显著升高。马国秀 等旧叫检测患者B细胞表面CD。,分子,有助于诊断多发性肌 炎和皮肌炎。若NK细胞CD,6CD5;数量与比例显著升高时, 提示NK/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目前对FUO患者检测其 PBMC表面分子标志物的国内外研究均不多,需积累更多的 资料。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扫描诊断:近 年来18F.脱氧葡萄糖(”F—FDG)PET/CT的临床应用,可发现 深部感染和隐匿性病灶。”F-FDG作为葡萄糖代谢的示踪物 和显像剂,易被代谢旺盛的肿瘤细胞所摄取,也可被炎症细 胞所摄取。”F-FDG PET/CT显像,一方面是诊断恶性肿瘤, 如淋巴瘤、结肠癌、直肠癌和肉瘤等较为灵敏的方法,但特异
床常见的疑难病症,最早由Keefer和Leard。1。描述,随后 Petersdorf和Beeson-21提出FUO的概念。近30年来临床上 开展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显像诊断技术等新方法,辅助 FUO的病因诊断。以下就成人FUO的诊断现状、新方法及 其临床价值做一概述。 一、成人FUO的定义、诊断现状与困惑 1.成人FUO的定义:至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FUO定 义旧…。国际上FUO是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38.3。C
主堡凼型苤盍!Q!!生!旦笠§!鲞筮!翅£M!』!!!!婴丛型:垒趔!!!!!:y!!:!!:塑!:!
・345・
.综述.
成人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新方法
陈友鹏 吕玮 刘晓清 李太生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内科临
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如早 期分泌性抗原靶分子-6(ESAT_6)和培养滤液蛋白一1()
作者单位:510630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陈友 鹏):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 科(吕玮、刘晓清、李太生) 通信作者:李太生,Email:litsh@263.net
万方数据
生堡囱型苤查!!!!生!旦箜!!鲞筮!翅垦!也』!!!!翌丛鲤:垒P巫!!!!!:!!!:!!:堕!:堡 研究较少,有必要深入研究。目前IGRAs尚不能取代诊断 结核的常规检查方法。 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诊断:PCR方法已用于EB病毒、 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1/一2型、人类疱 疹病毒(HHV)-6/.7/一8型和分枝杆菌等的DNA片段检测, 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快捷灵敏的诊断技术。 对未接受卡介苗注射并排除肺内结核病变和HIV感染 的24例FUO患者,使用巢式PCR来扩增59份体液和组织 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IS6110序列片段,确诊肺外结核的 II例患者,其中10例的骨髓液和(或)坏死组织样本阳性, 而常规的抗酸染色和结核培养阳性者仅为2例‘2“。组织中 结核分枝杆菌DNA片段检测方法可靠,值得推广。但这一 方法需要技术人员训练有素,实验场所条件许可,仍存在假 阳性的可能。 检测骨髓或外周血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 (TCR)及Bcl一2/IgH基因重排技术,明确是单克隆性B细胞 增生还是T细胞增生,有助鉴别淋巴系统恶性肿瘤’261。而 染色体多位点基因突变筛查对于临床罕见的慢性周期性 FUO,如家族性地中海热(familia;同时联合rI’ST,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侍效春 等。刘对8例活动性结核患者T-SPOT.TB检查,结果均阳性。 近年来国际上建议T—SPOT.TB可用于HIV感染和(或) 艾滋病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的筛查。伦敦一项对520例 CD:T淋巴细胞数≤350个/ILl的HIV感染者研究,其中有 50例患者T—SPOT.TB阳性,平均随访35个月后确诊活动性 结核6例;而T—SPOT.TB阴性者,无发展至结核者。2…。但国 内Zhang等。21。应用T—SPOT.TB对50例无结核临床表现的 艾滋病患者检测,首诊时发现2l例阳性,平均斑点数(SFC) 为68/106 PBMC,CD4+T淋巴细胞数为(305 4-152)个/“l。24 个月后,32例复查T.SPOT.TB,阳性与阴性各16例,其中10 例阳转阴、1例阴转阳。随访36个月,50例患者均无出现活 动性结核的临床表现。说明即使在艾滋病患者T-SPOT.TB 阳性也未必一定会出现活动性结核的临床表现,提示临床医 生对T.SPOT.TB的结果一定要谨慎解读。 一项纳入6514例HIV感染者38个研究的荟萃分析表 明,T—SPOT.TB对合并结核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 为65%、70%[2 2‘。而康振等。2纠在艾滋病患者合并LTBI诊 断的荟萃分析,T—SPOT.TB的敏感性是82%,特异性为 75%。然而,Rangaka等‘241对HIV感染者在内的26 680例 受试者平均随访4年的15项研究荟萃分析表明,IGRAs阳 性与发生活动性结核风险中度相关,其相对发病率指数为 2.1。IGRAs、TST阳性对于预测结核发生概率几乎相当;在 敏感性方面,IGRAs还不如TST。这一研究提示,IGRAs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