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纱工操作法第一节、交接班交接班工作是保证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守关、提高质量的关键。
要求对口交接,交接者要主动交清,为接班者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以检查为主,认真把好质量关,交接班时既要发扬风格、加强团结;又要认真严格、分清责任。
双方要让方便、抢困难、交风格班、接好班。
(一)交班做到一彻底、四清、三要求一彻底:彻底做好规定的机台和环境的清整洁工作(包括停开机台)。
四清:1、主动向接班者交清本班生产情况:号数(支数)翻改、工艺变动、平揩车、前后供应等。
2、交清机械情况:如机械在运转中有无发生故障,机件须完整无缺,不能补齐的讲明原因。
3、公用工具容器定位放置,完好交清。
4、送清回丝、筒管。
三要求:1、要求机上筒子分段正确,每段间筒子大小差异不得超过1公分。
2、要求按规定数量留好预备筒子。
3、要求不留坏筒子、小筒脚、大小绞、错号纱和空筒管。
(二)接班做到一提前、一问清、四检查。
一提前:提前15分钟进入岗位对口交接班,注意黑板通知。
一问清:主动问清上班生产情况和机械情况。
四检查:1、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机件有无缺损,计数仪是否灵敏。
2、检查预备筒子数量,机上筒子分段和大小差异,有否坏筒子、小筒脚、错号纱。
3、检查规定的交班清洁工作是否做好,回丝筒管是否送清。
4、检查工具容器有否缺损,是否清洁。
第二节、机台看管机台看管工作是发现矛盾、处理矛盾的过程。
挡车工必须发挥主动性、计划性、灵活性,正确处理好换筒、扎绞、接头、挽绞、清洁、捉疵等各项工作,有计划的处理停台,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一般采用下列方法处理机台看管中的各项矛盾:1、一面车有断头,另一面车要换筒,应先处理断头,保证一面车开车,再到另一面车换筒。
2、一面车有大量换筒,同时另一面车已摇满,应先扎绞并下绞开车,然后一边换筒,一边挽绞;若换筒数量少,则采取接接扎扎、扎扎接接,尽量减少停台时间。
3、一面车正在下绞,另一面车有断头,应继续将纱下完,再处理断头,然后回到原车上生头开车。
4、纱团没换好,而车已摇满,应先扎绞开车后,再挽绞,以减少这停台。
5、发现坏筒和疵点,应换筒接头,待开车后,再处理换下的疵筒。
6、一面车同时断两根以上的头,应先接附近的断头,再接远处的断头。
7、换筒时,先用大的筒子,后用小的筒子,逐渐换齐,给下次换筒创造良好条件。
8、不扎绞不换筒时,要抓紧时间多做清洁、挽绞,检查坏筒等工作,争取工作主动。
第三节、清洁工作做好清洁工作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纱疵、降低断头的重要环节,挡车工要认真执行清洁进度,努力做到五定四要求:(一)五定1、定内容:按质量要求,定出应做的清洁项目。
2、定次数:按品种要求、原料情况,确定应做的清洁项目次数。
3、定时间:按项目、次数订出清洁进度表。
4、定方法:掌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采取拈、擦、拿、扫的方法,不要吹、扇、拍、打。
5、定工具:按项目需要、机件状况定适当工具,工具要轻巧实用,严格分部件使用。
(二)四要求1、要轻:动作轻巧不用拍打,防止飞花、油污附入纱条。
2、要净:清洁工作彻底干净,纱线通道(导纱杆、导纱钩),要勤做以保持清洁,工具要随时清洁。
3、要匀:均匀安排清洁进度。
4、要防:防止因清洁工作不慎而造成人为断头和纱疵,如做毛刷清洁时,纱条要提起,以防止飞花附入绞纱内。
(三)一轮班清洁工作安排第四节、防疵捉疵、质量把关防疵捉疵、质量把关是提高产品质量、防止质量事故的重要方面,在一切操作中要贯彻“质量第一”的思想,要学会运用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的方法,熟练掌握机械性能,做到以防为主、防捉结合,认真把好纱疵关、质量关、机械关。
(一)防疵:1、接头、换筒、扎绞、下绞、挽绞时要手眼并用,方法正确,防止大小结、活结、无结、断纱头、漏头、回丝附入、乱绞、错号纱等。
2、做清洁时,要轻绞轻抹、轻扫不拍打、防止油污、飞花附入、绞纱。
3、油壶不放到车顶板上,以免油污筒子。
4、下绞后及时挽好绞,防止绞纱、筒子落地。
(二)捉疵:1、换筒、接头时看筒子有无积花和油污、捉错号纱、色纱、羽毛纱、竹节纱、强弱捻纱、双纱、网纱夹心纱等。
2、扎绞、下绞、挽绞时利用手眼看捉错号纱、色纱、油污纱等。
3、巡回和清洁工作时利用间隙时间,看车顶板上筒子和纱架上筒子的质量,主动捉疵。
(三)查捉机械疵点:1、发现大小绞,查计数仪。
2、若有缺根、查导纱钩,如有锁头器,查锁头器卡子松动、上下锁条是否平行。
3、遇到乱纱、查纱框、下纱盘有否毛刺、皮带是否挂纱、螺丝是否松动。
第五节、单项操作单项操作是挡车工的基本功,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要树立钻研技术、勤学苦练,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单项操作首先要动作正确、质量好,并做到好中求快、提高效率。
单项操作主要有:接头、换筒(满车锁头)、扎绞、下纱(绞)(锁头)生头开车、换纱团等。
(一)接头基本要求:打蚊子结,结尾长度标准3—5毫米具体操作:1、右手找出筒子上的纱头,引进上导纱杆,转给左手引进下导纱杆和导纱钩,并剪去10厘米左右的弱捻部分。
2、右手将纱框上的绞纱头找出后,放到右手拇食两指捏住的筒子纱头下,两纱头成十字形。
3、右手拇指两指捏住绞纱头上端,顺向绕左手拇指一圈,再压在筒子纱头下。
4、右手食指将绞纱头另一端过压在筒纱头上,再用拇指将筒纱头按入圈内并压住用左手拇指将绞纱头顶起,右手用剪刀剪去结尾过长部分,使结尾长度符合标准。
(二)换筒应根据车速快慢,在筒纱快纺完时,预先按开关,保证根数。
换筒操作:1、左手拿筒纱,右手同时空筒管并将空管放到车顶板上找出筒纱头,右手协助左手将筒纱插入锭座内,随后将纱引入导纱杆和导纱钩。
2、按接头方法进行接头。
(三)满绞剪头满绞停车后,将纱框推向生头框处,将头剪断。
(四)扎绞基本要求:采用左手扎绞法扎绞线长度:第一道扎绞线为28—32厘米(包括结尾3—4厘米),第二道,第三道双“8”字绞扎为30—36厘米(包括结尾4—5厘米),具体操作:第一道扎绞1、右手拿剪刀,中指,无名指夹住扎绞线,再用食指(或中指)钩起纱框内的扎绞线,并拉出14—16厘米,然后用拇食二指捏住。
2、左手拿起绞纱的头尾,交给右手的拇食、中三指,然后左手将扎绞线和绞纱的头尾理顺,接着用左手拇、食两指,在距右手拇、食指的前上方约8厘米处捏住四根纱线,同时右手用剪刀按规定的扎绞线长度剪齐四根纱线,左手拇食进行加捻打结(或采用右手扎绞的方法)。
第二道和第三道扎双“8”字绞,右手拿剪刀、中指、无名指夹住扎绞线,再用食指(或中指)钩起纱框内的扎绞线,左手拉出16—18厘米,然后用右手的食指在绞纱的菱形空隙中均匀的钩扎绞线两次,左手的扎绞线穿在右手钩起的扎绞线内,将扎绞线理须,接着用左手拇、食两指在距右手拇食指的前上方约8厘米处,捏住两根扎绞线,同时用剪刀按规定的扎绞线长度剪齐两根扎绞线,左手拇食指进行加捻打结。
(五)下纱(绞)扎完绞后,将纱框(合)收拢,转动半圈,然后将绞纱由车头向车尾抹下纱框,并套在另一只手的手臂上,引入下纱盘转动转盘,将绞纱取出并挂在纱架上,随手向上略翻,便于挽绞。
(六)穿扎绞线、生(搓)头开车1、下完纱后,先挂车尾纱框小皮带,再将纱框拉起,然后以生头纱框为准,上面、下面、对面纱框各绕扎绞线一根。
2、在生头框上搓头,头稍偏左搓好。
3、推转纱框半圈,到车头挂纱框皮带,再推转纱框一圈,检查有无漏头,然后将计数仪清零开车,注意纱线是否经导纱钩。
(七)挽(绞)纱团基本要求:平整、光滑、扎绞线不露在外边、排放整齐、纱团挽出长度要30厘米以上。
具体操作:1、左手从挂纱架上拿下绞纱,拇指插入纱内,随后右手进入绞纱内,用手背将绞纱分开绷直。
2、右手顺向绕一张,左手反向绕半转,随即双手合拢。
3、右手协助左手退出大拇指,随后左手又协助右手退出四指,并绞纱左端插入右端圈内,随即两手将挽好的绞纱团拉直并放到绞纱箱上(内)第六节、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保障人身安全、保护国家财产,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一环。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思想集中、坚守岗位、坚决防止和杜绝人身、质量、机械、火警事故发生。
1、上车前必须穿戴好工服工帽,不准穿高跟鞋和拖鞋上班,更不允许赤脚。
2、开车前必须注意周围是否有人在场工作,不能冒失开车以免伤人。
3、车间内不准打闹乱跑,不准敲击机件和坐各种车辆玩耍。
4、不得向地面泼水及乱扔杂物,车弄内不能放其它物件以免绊跌。
5、机器在运转时,不能在无人顶替下离开机台。
6、车头清洁,必须关车进行。
7、筒子放在车顶板上要平稳整齐,拿筒子时要防止脱手跌下,开车时严禁抛传筒子。
8、接班或饭后开车时,先转一下纱框,然后开车,防止因螺丝松动、缺件而打坏纱框。
9、电气故障或机器有异响、焦味,应及时开车,并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处理。
10、如发现重大事故,必须保持现状,便于分析,吸取教训。
11、人人都要懂得消防知识,会使用消防器材,发生火警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灭火抢救。
第七节、摇纱挡车工应知内容(一)本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筒子纱线按规定的长度(圈数)或重量摇成层次分清,张力均匀的绞纱线,以便成包。
摇纱挡车工的主要工作是生头、接头、换筒、生头、扎绞、挽纱团和把关捉疵。
因此减少停车时间,提高产质量,把关捉疵是摇纱挡车工的基本任务。
(二)前工序的疵品类型脱结小辫子纱结头上回丝飞花附入油污纱双纱错支绊纱蛛网纱(三)本工序疵品及产生原因、预防方法第八节、疵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小包疵点的产生原因及防止中包机疵点的产生原因及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