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波堤钓的思与行(下)

防波堤钓的思与行(下)

日照港防波堤由于基础外延较大,给远投钓底增加了难度,严重刮底,令参赛选手十分头疼,"与海底拔河"成为赛场的一道风景。

此次比赛让选手们有着共同感受:防波堤钓很难!防波堤为何难钓呢?
路亚和拟似路亚钓法
路亚钓法在防波堤上的应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至今尚无很成功的例子可以引证,起码在山东地区的几个防波堤是这样。

借采访青岛·日照联谊赛的机会,笔者在日照港岚北码头防波堤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去日照之前,一位钓友告诉笔者:“在那个堤上,恐怕用模拟饵钓不上鱼来。

”笔者欲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这一论断是否正确。

具体做法是:首先试用铅头钩挂塑料软虫,向堤头的强海流抛投,结果,不仅没钓到鱼,还白白舍弃了两套虫子。

然后改用一个50克重的小铅坠,后接一段60厘米长的透明尼龙线,绑一只路亚专用钩,再挂一只完整的软虫,在堤头的迎潮面,沿堤根抛竿,很快就钓到一条两斤左右的鲈鱼。

尽管就钓到一条,但足以证明路亚钓法在防波堤是可行的。

拟似路亚钓法是将上述钓组中的软虫,改为淡海水混养小白虾或养殖大虾。

去年秋季,青岛的一位钓友在这个防波堤上,用这种办法,一天钓了48尾鲈鱼。

钓点是在海流较强的堤头,钓法是挂虾抛出去,让饵下沉数秒后,慢慢往回收线。

在这次比赛中,没有一位选手采用这种钓法,可能大家认为钓位不适合这种钓法。

“打漂”钓法
“打漂”亦可称其为重矶钓。

装备上,较之通常意义上的浮游矶钓更加笨重,一般采用5号以上的矶竿,阿波也是5号以上,或廉价的大号硬质泡沫塑料漂。

不打窝诱鱼,为增加聚鱼效果,可使用带诱鱼笼的钓组。

钓点最好选在海流较强的地方,如堤头的强海流里(海流还不太强时),强海流与回流区的交界处,海流太强时,在回流区。

把漂抛到海流中,让其随波逐流。

当海流较小时,呈扇面向外远投,一般至少50米,慢慢收回,主动找鱼。

钓饵最好是活的大虾,一般从头背的脊骨横穿挂钩,让虾尾动起来。

也可使用多只大沙蚕或管食加大沙蚕为饵。

大沙蚕用前最好经过吸水处理,以增加抗甩性。

这种钓法具有良好的普适性,不仅可用于各种类型的防波堤,还可用于钓取鲈鱼、黑鲷、黑鮶、梭鱼等多种鱼。

但垂钓时,应根据主钓鱼种,确定合适的钓棚,一般规律是:梭鱼>鲈鱼>黑鮶>黑鲷>真鲷,梭鱼最高,真鲷最低。

本次比赛,个别选手采用了这种钓法,但钓棚设置、钓法上都把握不够准确,故没有什么作为。

“戳窝”钓法
这是过去用的最多一种钓法,但现在已很少有人用。

其钓具就是一只6-8米长的手竿。

钓组是4-5长的钓线(长度可调),加一粒10-20克重的铅坠,再接一段长20-30厘米的子线,绑一把钩。

钓饵是虾或沙蚕。

钓法是把饵垂直投放到近处消波桩的缝洞之中,并不停地提动,以引鱼上钩。

这种钓法的长处是,钓具简单、感应敏捷,诱鱼效果好。

该钓法的缺点是中鱼后摘钩麻烦,而且,白天很少能钓到大鱼,要想钓到大鱼,最好是夜间施钓,最好是涨潮时分。

在黄岛电厂的防波堤上,笔者用这种钓法,曾创一晚上钓获30多尾鲈鱼的记录。

这次比赛,用得也不多,只看见国内海钓名将宿斌和用了这种钓法。

钓点、钓法、钓饵的选定原则及匹配
无论是参见比赛,还是日常休闲钓,要想有理想的渔获,必须对堤的构造(基础类型及其延伸距离)、水情(堤前水深和海流强度和方向)、鱼情(鱼的种类、大小和密度),做到知根知底。

确定钓法、钓组、钓饵的基本原则是“以鱼为中心”。

比赛和休闲钓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被动选择钓位,后者是主动选择钓位。

比赛钓
首先根据钓位在堤上的位置,如属强海流区?还是回流区?判断所在钓位的主要鱼种,从而确定钓法、钓具和钓饵。

如果,你所在的钓位,正处在较强海流区,又恰好是涨潮或跌潮开流后(海流刚刚形成阶段),那么,该钓位,鲈鱼、真鲷、较大型的黑鲷往往会较多。

建议采用远投钓底、“打漂”、路亚或拟似路亚钓法,主攻海流中的“大物”。

如果正处于回流区,小黑鲷、梭鱼、黑鮶等较多,最好用浮游矶钓或“打漂”钓法。

休闲钓
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先确定主攻鱼种,然后再确定钓位、钓法、钓具和钓饵。

同一种钓法,钓取不同鱼种时,应选用不同的钓饵,钓棚亦应不同。

如用浮游矶钓法,以黑鲷和真鲷为主攻对象时,最好
以南极虾、养殖虾、小白虾或大沙蚕为饵,钓棚离底半米以内。

如以黑鮶为主攻对象,则以小比管鱼、泥鳅、扁食(红岩虫)或管食(管沙蚕)为饵。

黑鮶这种鱼,脾气非常倔强,索饵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还尤其喜爱白色的东西,对钓饵的总体要求要柔软、强韧,最好是白色。

钓棚设置要比钓取黑鲷和真鲷略高一些,一般离底50-100厘米。

如钓取梭鱼,最好以大沙食(大沙蚕)为饵,一钩挂多只。

大沙蚕有万能饵之称,可兼钓鲈鱼、黑鲷、真鲷、黑鮶等鱼种。

钓棚较之前几种鱼,就要更高一些,起码离底1米以上。

不管是比赛还是休闲钓,在带有消波桩的防波堤上,更换钓位都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携带大量钓具,在巨大的消波桩上攀登,十分费力而又危险。

因此,一般不做大距离迁移,在一个钓位,持续性上鱼的举措之一是,根据潮位适时地更换钓法和主攻鱼种。

例如,钓位海流较强是,就用远投钓底、拟似路亚钓法或“打漂”,主攻流中的鲈鱼、真鲷或大型黑鲷。

当海流减弱后,这类鱼会随流而去,就用浮游矶钓钓取中小黑鲷、黑鮶和梭鱼。

死守一种钓法必然会导致宝贵时光的流失。

在这次比赛中,不少钓友就犯了这一错误。

在一点流都没有的情况下,还坚持远投钓大鱼,而不即时改用浮游矶钓法攻取梭鱼等趋流性稍差些的鱼种。

经验总结
可把上述内容提炼归纳为:大鱼钓强流,梭、鲷钓回流。


流钓鲈、鲷,无流钓梭、黑。

涨潮钓近,跌潮钓远。

起流钓大,无流钓小。

流大钓低,流小钓高。

大鱼用大饵,小鱼用小饵。

总之,在防波堤上垂钓,要多掌握几种钓法,要多准备几种钓具和钓饵,要学会随钓位、海流和所钓鱼种作出及时应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