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灾难类1、失火1.家庭失火:是指在居室,因疏忽大意、人为原因等引起油锅着火、电器起火、液化气钢瓶失火等火灾。
应急要点:(1)炒菜油锅起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
切忌用水浇,防止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其他可燃物。
(2)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服将火压灭。
电视机起火,灭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3)液化气罐着火,除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捂压外,还可将干粉或苏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火熄灭同时关闭阀门。
(4)人身上着火,大多是衣服、鞋帽先烧着,应立即将其脱掉,踩或浸入水中;如果来不及脱,可就地打滚,将火压灭。
专家提示:(1)油类等易燃液体起火,不能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2)千万不要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者的创口感染,加重伤情。
(3)家中无人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
(4)不要卧床吸烟,乱扔烟头。
(5)家庭应准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并将它们放在随手可取用的位置。
2.高楼失火:是指在高层建筑楼内发生的火灾,因高层建筑烟囱作用明显,易形成大面积燃烧。
常出现人员拥挤阻塞通道,造成互相践踏的惨剧。
应急要点:(1)及时扑救。
发现初起火灾,应及时利用楼层内消防器材扑灭。
(2)准确判断。
如果察觉楼内发生火灾,应先触摸门板试探,如果温度过高,不能通过楼道逃生。
如果门板不烫,可轻开缝隙,有火焰或烟气窜进门缝,须立即关紧门,跑到窗口或阳台,另寻逃生办法。
(3)随手关门。
离开房间后,随手关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4)向下撤离。
火势向上蔓延,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快速向楼下有序撤离。
(5)注意防烟。
用湿毛巾等物掩住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前进。
带婴儿逃生时,可用湿布轻轻蒙在婴儿脸上。
(6)理性逃生。
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置的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逃生,也可将撕开的被单、台布等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7)等待救援。
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
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阳台,发出求救信号,如白天挥动鲜艳的物品、向楼下抛物、击打东西发出声响等,夜间可用发光的手电、应急灯等。
(8)靠墙躲避。
消防人员进入室内救援时,一般沿墙壁摸索行进。
(9)禁乘电梯。
供电系统随时会断电;电梯直通各楼层,烟气涌入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可能被浓烟毒气熏呛窒息。
(10)视情跳楼。
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或楼层不高,跳楼不会致命情况下,才考虑跳楼。
专家提示:(1)熟悉学习、工作、生活或临时光顾地环境,尤其是安全通道、出口等。
(2)掌握报警、求救方法。
(3)不要在公共通道堆放杂物,容易引起火灾,且妨碍火灾时的逃生和救援。
3.人员密集场所失火:是指在超市、酒店、影剧院、体育馆、大型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的火灾。
常因人员慌乱、拥挤而阻塞要道,发生互相踩踏惨剧,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要点:(1)发现初起火灾,应及时利用楼层内消防器材扑灭。
(2)保持头脑清醒,听从工作人员指引,从疏散通道逃生。
(3)火势蔓延时,应用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
勿大声呼喊,防止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
(4)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紧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专家提示:(1)出入酒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特别留意火灾逃生通道图、安全门或非常出入口标志,了解安全出口方位。
(2)不要轻易跳楼,除非火灾已经危及生命。
(3)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
4.汽车失火:是指因汽车故障、碰撞、装载货物起火或人为原因等引起的火灾。
不仅威胁乘客和驾驶员安全、损坏车辆,而且影响交通秩序。
应急要点:(1)汽车发动机起火,迅速停车,切断电源,用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的根部灭火。
(2)车厢货物起火,立即驶离重点要害、人员密集区域,迅速报警,并用随车灭火器扑救。
(3)汽车加油时起火,立即停止加油,迅速开出加油站,用灭火器及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地面如有流洒的燃料,立即用灭火器或沙土灭火。
(4)汽车被撞后起火,先救人,后灭火。
(5)公共汽车在运营中起火,立即打开所有车门,让乘客有序撤离,并用随车灭火器灭火。
如果情况紧急,可打碎玻璃,从车窗逃生。
专家提示:(1)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随车配备灭火器,学会正确使用。
2、交通事故1.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应急要点:(1)立即报警,请求支援。
(2)关闭引擎,若撞车后起火燃烧,迅速撤离,防止油箱爆炸伤人。
(3)警察到来前,保护好现场;肇事车逃匿,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及特征,为侦破工作提供线索。
(4)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应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至右侧路边或应急车道内,并迅速报警。
专家提示:(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禁止酒后驾驶,禁止非司机驾车,禁止驾驶中打手机,不要疲劳驾驶。
2.铁路交通事故:是指火车因脱轨、颠覆、碰撞、起火、爆炸等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包括铁路行车事故、路外伤亡事故、其他运营事故等。
应急要点:(1)火车发生脱轨、颠覆、火灾、爆炸时,旅客应保持镇定,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或积极参与抢救伤员工作。
(2)察觉火车发生剧烈抖动、有可能脱轨或颠覆时,应立即就近抓住可稳定身体的物品,如茶几、座椅、卧铺铁栏杆、厕所扶手等,严禁在过道走动,尽量照顾好老人、小孩、病人、孕妇等,注意保护好头部等关键部位。
(3)车厢颠覆,可用车厢上的消防锤砸破车窗玻璃,爬出车厢逃生。
(4)发生火灾,离火灾最近的旅客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其他旅客切勿慌乱,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撤离。
(5)事故发生在电气化区域,破窗逃生时应注意躲避上方接触网,防止电击。
发生在铁路桥梁,从车上跳下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
发生在双线区段,逃生旅客应从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跳下,防止被邻线来车伤害。
(6)逃生旅客,迅速撤到安全地带,防止二次伤害。
专家提示:(1)情况紧急时,以保全生命为先,切勿因不想舍弃随身财物而错过逃生时机。
(2)火车尚未停稳,严禁跳车,防止发生人身意外。
(3)逃生过程中不能采取危及他人安全的手段和措施。
(4)旅客中的医务工作人员或有丰富医疗卫生知识人员,要积极配合做好对受伤人员的初步救治工作。
3.地铁交通事故:是指在封闭状态下运营的地铁列车,因设备故障、技术行为、人为破坏、不可抗力等各种原因发生的意外事故。
一般停电是地铁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
应急要点:(1)突然停电,应原地等候,不要走动,不要惊慌。
工作人员会进行广播解释和疏散。
(2)在站台,应迅速就近沿疏散向导标志或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撤离。
(3)在隧道运行时停电,千万不可扒门、拉门或自行离开车厢进入隧道,应耐心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救援人员将打开无接触轨一侧车门,悬挂临时梯子,指挥乘客撤离。
撤离时注意排成单行,不要拥挤,依次沉着冷静地按照工作人员指定路线撤离。
(4)隧道内行走要小心脚下,以免摔伤或被障碍物碰伤。
专家提示:(1)站台停电时,随即启动事故照明灯。
即使照明不能立即启动,正常驶入车站的列车将暂停运行,利用车内灯光为站台提供照明。
当城区供电系统出现电源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时,地铁内常备的危机照明系统将保证45分钟-60分钟的蓄电池照明。
(2)不必担心隧道中行走看不清路。
除了引路的工作人员,每隔一段路还有工作人员执灯照明,乘客也可用自己的手机等随身物品取光。
(3)不必担心人多被关在密闭车厢会出现呼吸困难。
即使停电,列车上有可维持45分钟-60分钟的应急通风。
(4)如无其他意外发生,停电时一般不要拉动报警装置。
(5)不要擅动地铁列车车门上方的“紧急开门手柄”。
如果列车正好停靠在站台上,可拉下“紧急开门手柄”;一旦列车停在隧道中时拉下,十分危险。
(6)如果停电造成地铁车门打不开,没有工作人员的指引,千万不要擅自扒门。
(7)不要直接跳入隧道,列车距离地面一米多高,且地面情况复杂,容易崴脚并造成混乱。
4.水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等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或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
应急要点:(1)保持冷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防止突然涌向一边造成船舶倾覆。
(2)尽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如通信设备、烟雾弹等发出求救信号(水上搜救电话:区号+12395)。
(3)如果发生火灾,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向起火的上风(即迎风)位置逃避,需要跳水逃生时,从上风一侧下水。
(4)跳水逃生:跳水前多穿厚实保温的服装,并系好衣领、袖口等以防寒。
如条件允许,跳水前穿上救生衣,或拿上救生圈,尽可能向水面抛投漂浮物,如空木箱、木板、大块泡沫塑料等,以便跳水后用作漂浮工具。
跳水时,两肘夹紧身体两侧,一手捂鼻,一手向下拉紧救生衣,深呼吸,闭口,两腿伸直,直立式跳入水中。
不要从5米以上的高度直接跳入水中,尽可能利用绳梯、绳索、消防皮龙等滑入水中。
如果船只正在下沉,千万不要在倾倒的一侧下水,防止被船体压入水下难以逃生;如果船体尾部先下沉,应逃到船头处下水。
跳水后要尽快游离遇难船只,防止被沉船卷入漩涡。
出现获救机会前尽量依靠漂浮物,少游泳,减少体力和热量消耗。
如果发现四周有油火,应脱掉救生衣,潜水游向上风处;到水面上换气时,用双手将头顶上的油和火拨开后再抬头呼吸。
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便于互助,扩大目标使救援人员容易发现。
专家提示:(1)报警时,保持冷静,尽量说清所处方位,如位于某显著参照物(岛屿、桥梁、建筑物、海图上的某助航标志等)的方位、距离。
夜间,恶劣天气无法判明方位,有GPRS功能的手机可让其处于开机状态,陆上搜救部门可根据手机定位功能测出遇险者所在位置。
(2)不要喝海水。
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3)掌握救生衣使用方法。
5.民用航空事故:是指与民用航空器运行相关的不安全事件。
包括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民用航空地面事故、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征候(严重、一般和飞行训练事故征候)和其他不安全事件。
应急要点:(1)遇空中减压,应立即戴上氧气面罩。
(2)飞机紧急着陆和迫降,应采取正确姿势:弯腰,双手紧抱双腿,头贴在双膝上,两脚平放用力蹬地,系紧安全带。
(3)飞机失事前兆:机身颠簸;飞机急剧下降;机舱内出现烟雾或尘土飞扬;机身外出现黑烟;发动机关闭,伴随的飞机轰鸣声消失;高空飞行时发出巨响等。
(4)舱内出现烟雾,应降低身体姿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有序撤离。
(5)紧急疏散注意事项:竖直椅背;收回小桌板;打开遮阳板;摘下眼镜、项链、戒指、假牙和高跟鞋,口袋里的尖锐物件,如手机、钢笔等;听从指挥,避免混乱;如果使用滑梯,两臂交叉抱在胸前,肘缩向内,双腿并拢,跳离舱门口0.5米-1米进入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