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星歌(4)

红星歌(4)

《红星歌》
一、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和排练《红星歌》活动,能与他人合作,使用轻柔的声音、准确的音响演唱自己的声部。

2、能准确理解指挥的手势变化如强、弱、渐强、渐弱、特殊、换气等,并在演练中做出灵敏快捷的反应。

3、能主动参与对本作品艺术成就等内容的讨论、探究活动;对他人的演唱和指挥做出评价;能与同学一起,对歌曲做出艺术处理,提出有益建议,使合唱的排练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重点:
各声部要达到合唱效果要求。

四、教学难点:音准,节奏。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活动:学生推举的合唱队指挥与老师共同组织学生对童声合唱的艺术性展开讨论。

教师活动:参与交流。

2.感受与比较:
学生活动:(1).学生指挥者介绍《红星歌》的背景,并范唱。

(2).听赏《红星歌》。

(3).分组实行比较性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活动:(1).电子琴伴奏。

(2).播放《红星歌》。

(3).参与讨论、解答疑惑。

3.气息练习与发声练习
学生活动:(1).指挥组织同学:①缓呼缓吸练习:②头声位置练习:③循环呼吸,渐长渐弱练习。

(曲谱略)
(2).指挥对练习提出意见和要求。

教师活动:以场外指导或普通合唱队员的身份发表自己的建议性意见。

4.歌曲学习(曲谱)
学生活动:声部长带领本声部学生识谱试唱,并对歌曲演唱应该注意的问题实行讨论。

(如:①音色的统一;②音高的准确;③歌唱状态与声音位置;④换气;⑤咬字的准确;⑥情感的把握等。

)教师活动:到各声部巡回指导。

5.曲谱演唱与评价:
学生活动:
⑴各声部独立演唱,其他声部的同学实行评价。

⑵实行多声曲谱演唱练习。

⑶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指挥评价。

教师活动:
⑴启发引导评价方向,参与评价,对评价情况记录。

⑵引导学生从音准和音量的均衡、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和谐等方面实行评价。

6.词、曲合练:
学生活动:⑴由个别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歌词。

⑵多声部合唱复习巩固。

(歌唱前指挥者提出相关要求,如:①口型。

②句头喷口要柔和一些。

③强调上节课同学提出来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改进意见,避免重新出现。


教师活动:聆听赞许,发表提示性或建设性意见。

7.艺术处理:
学生活动:⑴学生指挥者安排合唱队以声部为小组分开讨论、商量对歌曲做出的艺术处理,并由声部长指挥本声部队员试唱、试听并形成演唱方案。

⑵声部长分别向指挥提交本声部的艺术处理方案,并在全班发言、诠释,与大家共享。

⑶学生指挥安排各声部长交流个声部的处理方案并按上述方案指挥演唱一遍。

⑷学生指挥征求大家意见,确定最佳处理方案,并指挥合唱队有表情地展示演唱。

8.教师课堂小结(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