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即兴演讲的两个特点
会议即兴演讲的两个特点
第一:短小精悍
这一特点是从形式上与上述特点相适应的。
因为即兴演讲往往都安排在会议即将结束之前,与会者在会场坚持了几个小时之后急迫难耐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有些会议的即兴演讲安排在会议中间,而即兴的“即”字也决定了不可能做长篇大论的发言,精彩的即兴演讲大都是短小精悍的。
如:在洛阳市民盟主办的洛浦美术学校1987年大专班开学典礼上,主持人邀请我校文史美术系主任简梧秋同志做即兴发言。
他略加思索,脱口而出:“今天洛浦美校举行首届大专班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洛阳大学文史美术系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其次,我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两校为发展洛阳的美术事业成为合作的伙伴、竞争的对手。
我本人愿意在合作与竞争中甘作牵线人、铺路石!”
第二:若即若离
我们认为,这里的“即”是指即兴演讲者应根据当场会议的内容、感受、气氛等因素而起兴。
换言之,即兴演讲的内容应来源于演讲者对会议内容的理解和领悟。
“离”则是指即兴演讲的内容不能是会议内容的简单再现,而应当对会议内容有所补充或阐发,要有点睛之语。
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特点的话,那就是即兴演讲要“源于会议,高于会议”,使与会者听后感到既
不是对会议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是离题万里的任意拔高。
如果过分地“即”,讲者徒费口舌,听者也索然无味;如果过分地“离”,讲者亦恐难以起兴。
即使兴起,听者也必定如坠五里雾中,不知所云者何。
所以,要准确地把握“若即若离”这一特点。
1988年5月,全国秘书学研究会在安徽省的黄山市召开。
开幕式上,黄山市吴副市长讲话后,王千弓会长的即兴演讲就非常精彩,很好地体现了“若即若离”的特点。
他说:“在今天上午的开幕式上,黄山市吴市长给我们介绍了黄山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使我们了解到黄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们相信,有吴市长这样的好领导,有黄山市勤劳智慧的好市民,一定能够把黄山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同时,有吴市长及黄山市对我们学会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大会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黄山市吴副市长一个多小时的讲话内容:欢迎来黄山市开会;黄山市的建制沿革;风土人情;志士仁人;名胜古迹等被王千弓会长用“历史、现状和未来”一句话作了高度的概括,紧接着又把黄山市与这次会议联系在一起,做了令人振奋的展望,不愧为精彩的即兴演讲。
要做好会议结束时的即兴演讲,演讲者必须注意如下几点:首先,必须从会议一开始就做个有心人,认真听,用心记,在边听边记的同时,还应边分析、边判断,及时地把自己当场产生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这样,即兴演讲时就能够高屋建瓴、以简驭繁。
其次,要打好腹稿。
在上述基础上,演讲者要善于把在会议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组合好,或层层深
入,或并驾齐驱,以便在演讲时有所遵循,而不致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再次,平时要注意锻炼提高自己的辞采修养。
即兴演讲要求若即若离、短小精悍,要有点睛之语,辞采修养很好的人做了即兴演讲之后,不仅会为会议内容平添几分色彩,而且这即兴演讲本身又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1984年4月牡丹花会时,洛阳师专邀请北大中文系吴小如教授作了《从文字到文学》的学术报告。
会后叶鹏校长作了即兴演讲,他说:“听了吴教授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
吴教授报告的内容,是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是对祖国文学艺术的热爱,更是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叶鹏校长先对吴小如教授的报告内容作了总的概括,接着用三个排比句,层层深入地阐发了吴教授学术报告的重要意义,使与会者深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