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ppt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ppt
Flynn临床评定标准
丢失携带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0~5°为 优;
5°~10°为良; 10°~15°为可; >15°为差。
具体手术操作步骤
体位:平卧位,患肘屈曲旋后。
切口的选择:新Leabharlann 骨折取外侧切口,陈旧 骨折取肘后正中切口
显露骨折断端。
清理骨折断端后,行手法复位。
将骨折近端托出,直视下将1枚克氏针先 由骨折近断端2-3cm处外侧骨皮质进针, 从断面内侧中间出针,针尖与断面平齐, 复位后继续进针1-1.5cm
张力带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 疗中的应用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儿骨科 苗武胜, 姜海,吴革,汪兵,吴永涛,张博
皓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19年8月396例患者。男 310例,女86例。
左侧肘关节126例,右侧肘关节270例。 年龄3-14岁。 伸直型312例,屈曲型84例。 伸直型中Gartland分型Ⅰ型35例,Ⅱ型
王春,王金华,王以进。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中 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15(1):33-34
切口
新鲜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外侧切口,骨 膜下剥离,对肘关节的功能影响小。
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后正中切 口,术后的瘢痕会影响肘关节的屈曲功 能。
复位的重要性
只有术中尽量达到解剖对位,才能获得 良好的术后效果。
复位者; 3、损伤时间长,失去复位机会者; 4、有筋膜间隔综合症迹象者。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肘内翻 骨折远端内移
肘内翻
张力带的优点
生物力学:交叉克氏针加8字钢丝内固定 的抗弯曲强度约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的
2.3倍
杨勇,王建华,邵斌等。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 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中华骨科杂志,2019,22(1):36-39
另1枚克氏针从骨折远端外侧外髁处进针, 从骨折近端内侧骨皮质穿出。
用1枚钢丝8字环绕于桡侧的两个针尾, 拧紧,松紧适度,埋于骨皮质上。
张力带内固定后可用X线电视,观察两根 克氏针的角度和长度。
典型病例
讨论
手术适应症: 1、经两次手法复位失败; 2、有神经损伤,患肘肿胀明显不宜手法
46例,Ⅲ型231例。
分型
Ⅰ型:骨折无移位; 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
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
全移位。
损伤机制
高处跌落
肘关节过伸
肘关节屈曲
伸直型
屈曲型
结果
随访6月-3年。 按照Flynn临床评定标准,优282例,良
92例,可22例,差0例。 无肘内翻、肘外翻发生。
术中直视下,通过手指感觉骨折端掌侧 及背侧,眼睛观察骨折端的桡侧面,通 过三面位置来确定骨折的复位情况。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取得术后肘关节良好
活动度的关键。
缺点
手术费用大,需二次手术。 有永久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