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汉字的魅力

中国汉字的魅力

中国汉字的魅力作者:如影随从09年摘要:汉字,是中国人为了记录人们在长期重复的农耕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认识而产生的文字;是世界唯一沿用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表意文字。

本文认为汉字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形体的强烈审美意识形态及文化意蕴上。

关键词:汉字;魅力;形体;审美;文化;意蕴ASTRACT:The ancient Chineses,who often worked in the farmland repeatedly,was in order to record and sum up th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from farming.Then Chinese was born.After that,Chinese is the only characters that used from old day to now still energetic,which express meaning but not sound.Here,we think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mainly reflect in its appreciations of the beauty and the meaning of its culture.Keywords:Chinese;character;structure;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culture;the meaning of the culture引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是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

在人类的历史上,比汉字更早的文字有两河流域的钉头文字和埃及的圣书文字,但是它们早已灭绝了,所以目前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

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说,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梁颖如,女,1988年,对外汉语专业。

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

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此外,汉字是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维方式(欧语系是一维文字)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因此有方块字的别称。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

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

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以致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

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有人将汉字誉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且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也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

由此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它具有其它文字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汉字的优越性所在之处,即其魅力所在之处。

而汉字的优越性则分别体现在汉字形体强烈的审美意识形态及其文化意蕴上两个方面上。

一、汉字的审美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汉字独特的结构形体上(一)汉字的节律形象有人说:“字像人,见其字如见其人。

”可见,汉字与人体之间,有着共同的审美特征。

基于汉字是中国古人在长期重复的农耕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文字,以汉字的雏形和人的形体之间的关系为例描述汉字的构型的审美特征最为形象不过了。

下面有两个简单的例子,只要一看就会明白了。

其一,当人直立两手横向伸直时,两手之间的长度都是等于身高(按照一般人来说)。

从正面看,人体所占有的空间位置刚好是正方形。

与此同时,汉字本来就是方块字,字形也是方形。

和人体一样,每个汉字都是独特的,但每个汉字内部的构字要素和构字规则是相互联系的。

其二,笔画是汉字最基本的零配件,而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横(包括提)、竖、撇、点(包括捺)、折”则是人体肢体动作的传神演绎。

如果对宏观的汉字构型图和人体构型图进行匹配概括,就可以把头从躯干中划分出来,得独立的点(、);双手横向伸直从躯干中划分出来,得横(一)线;舍去头部,躯干成立正姿势站立,得竖(︱)线;把双脚从躯干中划分出来概括为一种形式,得两个斜(/\)线;忽略上述肢干,光看手臂与肩,双臂向左右方向抬起,与肩之间有一定的角度,得折(ㄥ)线,如果上述这些(、一︱/\)人体构成,按原有位置进行重新组合,得出“永”字形的结构形态。

再看汉字,横竖撇捺点(、一︱/\)既是汉字的基本笔画,也是组成汉字的基本构成,如果这些笔画根据一定的顺序重新组合,也可以得出“永”字形的结构形态。

再者,汉字所有的笔画都是在横竖撇捺点这五种基本笔画的基础上演变产生出来的,且横竖撇点折的变体笔画并非凭空产生的。

人体有高度灵活的四肢,能够做出各种形态优美的动作,正如上文的例子,几乎所有汉字的笔画都能与人的肢体动作一一对应。

也就是说,汉字的笔画与人体的肢体动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的来说,人体方形与汉字方形,人体构成和汉字构成已形成同行同构——即“节律同构”。

因此,汉字也成为具有审美内容的节律形象。

此外,从结构上来看,汉字是由偏旁部首和笔画组成的,而偏旁部首又是笔画构成的。

由此可见,偏旁部首和笔画都是汉字的构成。

目前汉字的笔画和偏旁部首都有相应的名称,如横(一),单人旁(亻)等,也是汉字的节律形象。

(二)汉字形体的艺术性无论哪派美学都有共识:美与感性、形象密不可分,美就寄寓在感性形象中,美的必定是“感性形象”的。

汉字的形体造型,展示出种种鲜活的生命形象和无尽的生命信号,给人以极强的审美感受。

每一个汉字都像是一朵开放着不同颜色和样子的花,阿罗多姿。

由此可见,每个汉字的形体都是独特,其艺术审美性无所不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图画美诗人刘湛秋曾说:“它们(指汉字)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

”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说:“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绘画是汉字起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汉字是由绘画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人由对自然界进行描摹的图画变为笔画简单的文字,再进一步创造出了大量新的文字。

可见,汉字具有很强的可视性。

下面以汉字中的象形字为例。

汉字中的象形字需要用最简练的笔画描摹事物的特征,而不可能象图画那样细致地去描摹事物的全貌,因而在视觉上就可能产生“见仁见智”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给人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

如“日”:一轮红日高悬天空,它的轮廓是圆的,并且是个发光体。

“月”:画成一轮弯月,月有阴晴圆缺,但一般只有阴历十五,十六的月亮最圆的,所以古人具备了一定的天文知识,把它浓缩到汉字中来。

“牛”:有健全的四肢、躯干,还有头有尾以及牛的姿态,或立,或卧,或引颈哞叫;而象形字的“牛”则只是突出牛角。

但无论怎样象形靠线条描摹事物,都能使读者通过汉字的形状来理解汉字所表达的意义,正是汉字形体的魅力所在。

2.建筑美汉字的结构形式独特,与拼音文字有明显的区别。

拼音文字是呈线性的,字的结构成分象线似地依次分布,向一个方向展开,呈一维直线。

汉字的整体构成则是二维的平面,各个构件可以魔术般组装,单一式,二合式,三合式,多合式,内外包容式。

但是不论怎样,总是一字一块,不越雷池。

汉字的结构美主要在于,多种笔画、多种结构成分、多种组合方式在一个方块里协调配合,以达到稳定和谐,而又灵活美观。

这和我国的建筑风格十分相似,也是我国“大一统”文化思想在文字和建筑上的反映。

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在结构形体上变化丰富。

由于字母多由圆、曲线、直线构成,自身没有多少形体变化,只有不同单词的线性变化,而汉字则不同,有多少汉字就有多少形态,形态上呈二维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形成了汉字独特的结构美。

3.对称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天然的对称体(在宏观的角度上看),如人体,蚂蚁,月亮等等。

可见某些汉字的产生是遵照了一定的大自然规律的。

此外,中国古代的绘画,雕塑,建筑都是十分讲究对称、均衡布局,力求达到庄严、宏伟、朴素等艺术效果。

基于这共同的审美感受,汉字的形体也保留了这种形式,是其与汉民族的文化在内容上也得到完美的统一。

以下是几个结构完全对应的汉字:林,双木为林;从,一人在前一人追随其后为从;并,二人并排站立;炎,火多为炎。

这些形体都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意符组成的,结合后表示一种新的意义。

这种对称的形式往往给人视觉的一种审美的愉悦。

二、汉字形体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汉字形体引发的联想上象形是汉字形体美的基础,但不是说汉字就是“象形文字”。

汉字是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的一种文字。

汉字不仅“形美以感目”,而且“意美以感心”,在变幻无穷的线条组合中,汉字不仅融入了事物自然形态的感性之美,而且移注了极丰富的生活和伦理内涵的人文美,它是“自然的人化”,凝结了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生命意识,显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高度理解和对其形式规律的把握能力。

余秋雨曾作过精彩的描述:“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感的缆索,在创作过程中又是主体力量盈缩收纵的网络。

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他们在瞬间走向想象,然后又从想象中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正因如此,汉字书法才能“若飞若动”,具有强烈的运动感,才能“若愁若喜”,高度自由而酣畅地抒发情感。

这就是汉字的优越性。

通过对汉字形体的联想,从而领会汉字是怎么教我们做人的。

下面以“人”字为例:人要对得起“人”字的一撇一捺。

据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阳刚之美;一捺代表女人,体现阴柔之美。

《说文解字》对人的释义: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从人的结构看,一撇一捺相互支撑。

人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时时刻刻离不开他人的支撑。

越是现代高科技,更离不开他人的支撑,试想一下:有哪一位是离开了别人支撑而独立人世之外的呢?恐怕找不出。

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感谢支撑自己的人。

自己也应该时时事事支撑他人。

什么是支撑,支撑就是奉献,是牺牲。

支撑是崇高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称为“人”的精神,才能称为道德之美。

“人”字一撇一捺,好写难做。

现在确实有的人只思索取不考虑奉献。

或者有的奉献,便高高在上。

甚至于鱼肉百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