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产品供求日趋丰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出来。
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村发展”的总目标,积极服务于“三农”事业,始终倡导“安全、健康消费”理念,强化安全检测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和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综合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XX县基本情况XX县辖19个镇,207个行政村,7.46万户,总人口28.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7万户,24.04万人。
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89万公顷,林业用地3.09万公顷,天然草坡3.21万公顷。
农业主导产业主要有烤烟、油菜、蔬菜、茶叶等。
全县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产品1个;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面积45万亩,建设绿色食品基地10000亩。
1、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成效与现状1.1健全机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一是从20xx年开始相继成立了农业局监管办、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等机构,调配人员组成了一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开始全面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具备农药残留定性快速检测能力的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的检测室已建成,县检测室项目建设也在有序开展,县检测站承担对全县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合作社、农贸市场、超市等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蔬菜瓜果等进行农药残留速检,全面开展蔬菜瓜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2加强农产品安全消费宣传,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每年组织召开1-2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在县政府网、县农业信息网、县电视台开辟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专栏;同时充分利用“农资整顿活动月”、“科技三下乡”、3.15、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等活动和检测抽样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生产知识及安全消费的宣传培训。
近几年全县共开展各种宣传培训60多场次,培训和接待咨询1万余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0万多份,编发《XX农检信息》20余期,有5篇质量较高的调研论文在省政府门户网、《XX农业》和《决策与实践》上发表,《XX日报》和省、市、县网络媒体登载我县开展检测和监管等工作信息50余条。
通过宣传培训,生产者的安全生产、商家的依法经营、消费者的科学消费意识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格局。
1.3 坚持不懈,扎实开展蔬菜农残检测工作加强日常抽检和例行监测,提高农产品安全综合监管水平。
县农检站全面加强对农产品日常检验检测、例行监测和抽样检测的力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督检测水平,从20xx年开始,每年都制定了“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和监督抽查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工作。
一是市场检测制度化,坚持每周到县城农贸市场、超市抽样;二是产地检测经常化,对全县蔬菜生产基地、种菜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抽样检测;三是重点时期检测专题化,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期间,组织力量开展专题检测。
自20xx年以来,累计各类抽样检验检测220批次16165个样品,发布检测信息98期次,农产品总体合格率99.7%。
配合部、省、市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21次,抽检样品310个,农产品合格率100%。
1.4努力探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一是抓好县城三大超市蔬菜销售的市场准入,建立检测制度,凡经检测不合格的蔬菜,一律不得上架销售,进行无公害化处理;超市与蔬菜生产基地或专业户建立了对按签订蔬菜供销合同,建立了蔬菜进货检查验收、进销台账、销售标志标识制度。
二是要求农产品生产者遵守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对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可直接进入市场,没有通过“三品”认证的,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制度。
三是建立溯源制度,抓好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生产专业户田间生产档案建立,鼓励他们与销售市场、超市建立对接或签订销售合同,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1.5 稳步推进,抓好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品牌建设工作“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快速发展。
为加快推动全县“三品”认证工作和生产监管,一是深入基地,具体指导认证。
我站业务人员先后多次深入生产基地,了解生产、加工等环境情况,指导编制质量控制措施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填写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同时多方联系检测机构,组织集中送检,有力提高了生产者认证积极性。
二是认真贯彻“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方针,结合本县实际,加大认证工作力度。
在农产品“三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方面,XX县已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5万亩,全县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产品1个;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形成了板栗、茶叶、名优杂豆、腊肉等一批质量较高的名优产品。
在做好认证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做好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推介,多次参加中国农产品交易会、农校对接洽谈会、杨凌农高会等展示展销。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开展“无公害蔬菜产地与超市对接洽谈会”、“蔬菜直销”等各种推介活动20多次,累计签订合作协300余份,交易产值达2000万元,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1.6严格执法,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每月定期、不定期对监管的企业、基地进行巡查,规范企业、基地的生产、经营行为。
对超市、农贸市场、企业和基地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农业投入品使用、产地环境、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等情况。
结合农产品监管示范县项目的实施,建立了XX茶叶有限公司、XX现代农业示范园、XX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点,指导XX镇、XX镇5个重点镇规范化检测室建设。
与全县3个大型超市、2个蔬菜批发市场及12个企业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在超市、农贸市场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公示牌,印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档案》、《农产品质量安全入市销售台账》,严格执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将每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进行公示,方便群众监督。
1.7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项目体系建设。
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按设计要求自20xx年5月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XX万元,地方配套XX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XXX平方米和购置仪器设备XXX台(套)。
目前实验室改扩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建成农残检测室、兽残检测室、天平室、气相色谱室、液相色谱室等检测室XX间,检测室工作台、中央台、通风渠、气瓶柜等检测设施已按项目设计方案已按装到位,并调试结束开展工作。
2、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监管人员力量不足,XX县虽然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但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监管队伍不健全,工作涉及面广,一人兼数职。
2.2 监管环节多,监管困难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生产环节,面广、量大、专业性强、工作量大、抓落实难。
2.3 市场准入工作进展缓慢由于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多元化,既有企业(公司)、商贩,又有农民;销售渠道自由化,既有批发、又有零售,还有外地流入,市场准入制度有待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2.4 检验检测体系尚有待健全检测仪器不齐,只能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不能进行定量分析。
超市、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没有建立自律性检测室,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监督管理。
2.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金缺乏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县财政困难,经费难以纳入财政预算,监管工作难度较大。
3、建议与对策3.1 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职能单位的监管职责,逐步形成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格局;要严格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模式,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做到运作措施有力,事件查处坚决,监督管理有效;农业部门作为直接监管部门,要勇挑重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真正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责。
3.2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组织送法下乡,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农业法》、《食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广大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组织农民举办培训班,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使用和限制使用规定的培训,提高他们无公害化生产水平,使他们自觉地按照标准化、无公害要求从事生产,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4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要结合衡东农业种植实际,政府应组织农业、质监等部门抓紧对蔬菜、水稻、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制定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市场准入制;二是要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购置仪器设备,完善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建设,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在农户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学校配备中小型速测仪器,建立自律性检测室,努力构建以县农检站为中心,基地、加工企业、市场自律性检测室为补充的检验检测体系;三是加强认证认可体系建设。
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和认证,创建名牌农产品,并对认证的农产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3.5 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市场准入要求,强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进入农贸市场、超市销售的农产品必须具有农产品有效合格证方可销售,建立“三品”农产品专营区,严禁不安全农产品投入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经销店、超市与基地对接,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基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承诺并承担责任,逐步推进农产品分级包装上市,标明产地和生产地点,建立经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