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智能化施工技术
摘要: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群或建筑物内用于数据、语音、图像的传输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本文以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纸厂为例,厂房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达到厂区内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目的。
关键词:综合布线,智能化,有线电视
1.1管线技术
(1)厂区建筑物比较分散,其中污水厂、原水厂、油库采用暗埋PVC管到机柜的形式,机修、仪修、中控楼采用架设PVC线管和金属线槽的形式,地磅房采用明装PVC线槽的形式,APMP#1和APMP#2车间层高在5米以上的走地板,层高在5米以下的走天花。
所有线路都尽量与房基线成90°角,并保持一致。
垂直线槽采用金属白色喷塑材质,尽量贴墙并置于较隐蔽处。
(2)在充分了解线槽线管的性质、分布、位置、大小和技术要求的情况下,计算线槽中将要布放的线缆的数量与重量,以便于做线槽支架,同时通过实地勘测和其他专业相关资料更好的解决线管敷设中的问题。
现场施工时注意不同材质的线槽的切割和成形问题,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剌,各种附件齐全,鉴于穿线时毛剌可能会剌坏电缆和干扰穿线,要特别注意检查其内侧有无毛剌,线槽接口应平整,接缝处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脚,出线口的位置应准确,管路敷设应采用丝扣连接和扣压式管连接。
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个连续导体,并作好整体接地。
(3)墙面型信息插座在墙上离地30cm处,与强电插座平齐,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为强电插座、语音接口、数据接口、电视接口,地面型信息一般安装于实验室和机房,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
(4)建筑群光缆连接技术:在污水处理厂光纤进线采用了工序为挖开路面→拐弯处设人井→埋钢管→穿线缆的直埋电缆布线技术。
建筑物主干线光缆连接如光纤进厂机房与地磅、污水厂综合楼之间采用电杆架空敷设:电杆之间距离为30~50米的间隔,根据线缆的质量选择钢丝绳,本工程选用8芯的钢丝绳。
先接好钢丝绳,每隔0.5米架一钩,架设的光缆净高度大于4.5米。
架空时,同共杆架设的电力线(1KV以下)的间距不小于1.5米,同广播线的间距不小于1米,同通信线的间距不小于0.6米。
共杆时,因杆增加了线缆的牵引力,可能使杆受力不均而向一边倾斜,故此在其牵引力的反方向加装地锚,配以钢丝绳引拉杆顶。
(5)架空敷设线缆技术:在机修车间与仪修车间的两机房之间需架设光纤及大对数电缆,我们采用了高空安装钢索配线装置,钢索配线安装工艺:钢索支架采用L50×5角铁根据现场情况制作,制作完成后要刷防锈漆和面漆,然后用φ10膨胀螺丝固定在混凝土墙或梁上。
将预先抻好的钢索一端穿入花蓝螺栓的耳环,并折回压住心形环,再用两只钢索卡子固定。
为了防止钢索末端松散,可用22#铁线将其绑紧。
将花篮螺栓两端的螺杆完全旋进螺母,使其保持最大距离,
以备调整钢索的松紧度。
将钢索的一端固定在花篮螺栓上并钩住一端支架,另一端与花篮螺栓同时拉起,把花蓝螺栓钩住支架,将两个钢索卡子稍微夹住钢索,然后从下面用力拉紧钢索,再将两个卡子上紧,将钢索剪断。
用中间的吊钩把钢索固定好,调节花篮螺栓的螺杆使钢索的松紧度符合要求。
吊装完毕后应做整体的接地保护,接线盒的两端应有跨接地线。
穿线完毕应用压线帽对各分支导线进行连接,最后用镀锌螺丝将盖子在接线盒上固定牢固。
(6)吹光纤技术:用一个空的塑料管(即微管)建造一个低成本的网络布线结构,当需要时将光纤吹入微管,从而减少资金投入,同时也减少了对数据网络的干扰。
每根微管内可吹入8芯光纤,如果光纤被损坏时或已过时,则可以简单地将其吹出,并用新的光纤代替。
当吹入微管后,再与接好的尾纤融接,然后放入专门设计的地面出线盒或配线架上的端接盒。
这技术将光纤与楼宇内的微管分为两部分,当塑料微管安装好以后,只要压缩空气就能够将高性能的光纤吹入所造的管道,能够做到随用随做。
(8)光纤融接技术:根据光纤类型正确合理地设置熔接参数、预放电电流、时间及主放电电流、主放电时间等,一条线路上采用同一批次的优质名牌裸纤,不在多尘及潮湿的环境中露天操作,光缆接续部位及工具、材料应保持清洁,不得让光纤接头受潮,准备切割的光纤必须清洁,不得有污物。
选用精度高的光纤端面切割器来制备光纤端面,切割后光纤不得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多尘潮湿的环境中。
并且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末的去除。
每次使用前应使熔接机在熔接环境中放置至少十五分钟,根据当时的气压、温度、湿度等环境情况,重新设置熔接机的放电电压及放电位置,以及使v型槽驱动器复位等调整。
熔接机的功能就是把两根光纤熔接到一起,所以正确使用熔接机也是降低光纤接续损耗的重要措施。
(7)光缆的外护层要达到阻水、防潮、耐腐蚀,对鼠咬或白蚁严重的地方采用金属带皱纹纵包或尼龙护层套层加以保护。
光缆敷设要防止光缆打结,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20cm,人力牵引或机械牵引径向牵引力须小于980N,并且受力在外包装胶层或钢丝上,距离较长时应分段多处同时牵引,为避免破坏光缆胶层,要防止汽车等重物横向碾压,过马路段应采用架空或暗埋钢管的形式。
光缆敷设到所指定的配线柜后,留有一定余量,将光缆固定在墙角上,以方便光纤熔接。
光缆在线槽中敷设时,要与已有线缆平行,不得与其他线缆扭绞在一起。
光缆端接时要用光缆夹将光缆完全固定,剥出的纤芯的长度以1m为限,待熔接完成后,将纤芯按顺序排列在光纤终端盒或光纤配线架的绕线盘中,盘绕时注意纤芯的弯曲半径,将纤芯排好后,按色标和序号在尾纤上标明标签。
1.2部分主要设备安装与调试
(1)控制室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前应作检查,做好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控制室地面敷设架空防静电地板,各种线缆经吊顶内沿墙引下进入地板内,地板内敷设金属线槽。
设备及各构件间要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要有防锈层。
机柜应有基础槽钢支撑,本身的机柜地脚要做接地跨接。
(2)线路放大器选用4734系列放大器,安装于TCL配线机柜内或固定在楼房内的墙壁上,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缆都要留适当余量,防止电缆收缩,插头脱落。
放大器的供电有交流220V和远距离交流低压(30~60V)等方式,这里一律采用交流220V的供电方式。
放大器按照从前端到用户顺序逐台进行调试,确保输入输出电平附合要求,不同类型的放大器有不同的调平方法,电平调整须需按照其说明书,首先将场强仪接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测量最高频道信号输入电平,看其是否与设计值一致,不一致则调整放大器输入端的衰减器或均衡器,或检查线路是否连接牢靠以及有无短路现象,直至输入电平与设计值一致为止。
调整前级间衰减片时,按以下原则:若测量值比设计值大,先加大级前衰减片值,直到满足系统要求。
输入信号均衡后,为避免可能引起频道间出现互调现象,各频道信号幅度平坦度最好控制在±3dB以内,以使传输质量最佳。
为避免放大器过载,可能引起谐波干扰,互调干扰等现象和为保证一定的载噪比,使放大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进入放大器模块信号电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一般情况下,经放大器可调衰减后进入模块的信号电平应在68~76dBuV之间。
调试完之后,合闭上、下盖并紧固螺钉密封,电缆线与接头连接处防水措施要良好,以免漏水,损坏放大器。
分支器和分配器的安装,这里主要采用暗装于接线箱或机柜内和明装于房檐下边,电视线路线槽旁的方式。
(3)配线架分为主干配线架MDF和分支配线架IDF,集中安装于交换机、路由器、光纤配线架等设备的下方,安装方法也大同小异,这里用110配线架作为语音终端连接配线方式,安装于立式机柜中。
屏蔽双绞线STP的安装都使用配线板,也用到110型配线架模块。
在配线架打线时注意跳线接口和编号、线序和颜色要一一对应。
(3)交换机的安装与调试:Cisco交换机上的vlan配置任务包括定义vtp 域、创建vlan、划分vlan成员端口、配置vlan trank等。
全厂网络采用多种技术保证网络的高效性,如实现分布层设备冗余的HSRP协议、等路径的多链路负载均衡、防火墙模块的FAILOVER等。
安全配置包括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服务模块配置和IDS服务模块配置,此外,根据厂方要求设置管理配置,这些都要用计算机接到交换机逐一设置。
1.3标签与标识
系统的各种线缆、配线架及其端口、机柜、网络设备等均使用标签进行明确标识。
标识的编码规则由业主提供。
标签采用缠绕式线缆标签、尾纤旗形标签、平面标签等形式,采用专用标签材质,使用专用标签打印机进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