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金水科教园区杨金路首开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专业监理工程师):李之昭审核人(项目总监):李之昭河南省万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016 年11 月20 日一、本细则编写依椐1.1本项目工程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1.2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图纸。
1.3国家、行业及云南省现行的其他有效设计标准、规范、规程和标准图集:1.3.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61.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21.3.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1.3.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3.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3.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61.3.7《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121.3.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3.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41.3.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3.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1.3.12《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1.4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招投标文件、《郑州市金水科教园区杨金路管廊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情况:1.1 工程名称:郑州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1.2 工程地点:郑州市金水科教园区。
1.3 建设单位:郑州公用事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4 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院1.5 勘察单位: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三、工程概况及特点位置杨金路(渔场路-鸿苑路)综合管廊首开段全长约0.82公里。
管廊分四舱,分别是综合1舱(热力、污水)、综合2舱(给水、再生水、通信)、电力舱和燃气舱。
1、综合管廊各舱室划分防火分区;每区之间设一防火隔墙,隔墙设置甲级防火安全门,防火墙采用不增燃加气砼砖。
2、舱内地面采用C20细石砼以1.5%找横坡,全部做法最低处100mm。
3、垫层施工时须遵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有关规定。
4、逃生舱、吊装舱以及排水、排风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监理。
5、预埋件材料钢板:Q235B,支架选用Q235级热轧角钢或槽钢,结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焊条采用E43XX型,图中未注明焊缝均为搭接满焊,焊缝高度均为6mm对接为二级,其余为三级。
钢构件以及预埋件除锈后防腐,防腐漆膜后不宜小于120um。
6、钢筋、钢结构材质均符合GB50011-2010中3.9.2条规定。
7、位置如下图:8、四、工程施工监理要求1、事前质量监理要求:排查现场情况,对现场的需要拆迁物进行统计,例如房屋、道路、树木和各类管线。
协助业主一起制定保通道路、拆迁计划,为开工做出充分的准备。
A、监理人员对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在现场的沟槽开挖前应熟悉和审核各专业设计图纸,在此基础上,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
由设计人员介绍和说明,施工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可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并经设计人员认可,才能实施。
参与地勘但单位或设计单位的控制桩的交接,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控制桩的引入现场,并进行复核。
B、审查承包商资质,审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资格,对特殊工种人员(如焊工、起重工、安装工)要持有操作证,由监理人员认可后才能实施。
C、组织讨论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
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方可施工,承包单位不得擅自改动。
对工程中技术难度大的或有特殊技术要求的部分,需要承包单位做出专题技术施工方案及相应的技术措施,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专门审核通过后予以实施。
D、在沟槽主体结构施工时安装施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砼浇筑作好一切安装前期工作,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检查并签认隐蔽工程验收单,在安装开始前砼浇筑施工时,做好设备基础尺寸大小位置、标高、坡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工程师应配合安装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复测复量。
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要求直到合格。
E、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必须检查,检查合格并履行手续后方可使用。
同时对检测单位、商品砼拌合站、防水厂家进行考察,与投资公司、施工单位共同定下符合要求的厂家。
2、事中质量监理要求:A、沟槽开挖所用的工具的合格质量监控、场内运输安全的监控、扬尘治理监理;B、沟槽开挖的支护和安全保护的质量监控;C、沟槽开挖的场地的行车行人的质量监控;D、综合管廊的现场质量的技术监控;E、综合管廊检查人孔砼浇筑质量的技术监控;F、综合管廊钢筋间距的技术监控;G、通气孔道的质量技术监控;H、砼配合比的全过程监控;J、沟槽回填压实的监控。
3、事后质量监理要求A、现场工程项目由监理工程师组织牵头,成立验收小组,确定验收小组人员名单,由承包方制定验收方案,经验收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按分项、分部工程竣工验收。
B、检查综合管廊的分部工程和检查井人孔,支墩、支架预埋件的间距尺寸。
C、在检查过程中,如有问题需整改,可写出纪要,列出需整改的内容,承包商限期整改,然后再检查合格后逐个消项,直至完全通过,进行签认手续,由监理工程师写出质量评估报告,报质检站备案。
4、审核竣工图及其它文件资料;A、审核竣工图的正确性,完整性,以及设计变更图纸和有关文件是否齐全。
B、审核进场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记录,及设备基础复试记录。
C、审核综合管廊系统各种隐蔽工程验收原始记录,及会签手续是否齐全必要处有示意图。
D、审核进场主要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以及各种钢材,钢筋的准用证。
E、综合管廊的砼浇筑和砂浆的防水性能和配合比试验、卷材的质量。
五、综合管廊基坑开挖及支护阶段的监理控制一)、基坑开挖A、根据支护设计、降水要求,确定开挖方式。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土质情况,首开段采取大2级开挖的形式。
2、基坑坡度为1:1,中间设置2m平台,坡顶采取500高的砖砌挡水墙,坡底设置400x400的排水明沟,坡体采取8cm厚c15网喷细石砼。
根据上表土质情况,金水科教园区的首段综合管廊采取边开挖边支护,重点防止边坡失稳。
3、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2m。
B、临时坐标点和管道轴线控制点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开槽铺设垫层时沿线临时坐标点,每200m不少于1个,临时坐标点,沟槽轴线控制桩,标高桩,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
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5的规定;施工测量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水准测量工程闭合差平地±20 √⊥(㎜)注:1、L为水准测量闭合路线的长度(Km)2、n为水准或导线测量的测站数。
C、当开挖沟槽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应采用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F、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综合管沟所需的宽度尺寸。
4.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应为±20㎜,开挖石方时应为+20㎜。
-200㎜。
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阶段监理1、监理主要工作流程2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3、监理施工注意事项2.1挖土期间基坑边严禁大量堆载,地面载荷数量绝对不允许超过设计支护结构时采用的地面超载值。
2.2深基坑支护上部应设安全护栏和危险标志,夜间应设红灯标志。
2.3基坑开挖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者扰动基底原状土。
2.4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2.5基坑开挖到基底附近应该停止机械作业,预留50cm采取人工开挖,避免基底扰动,禁止超挖。
2.6开挖到基底标高应该立即满闭并进行垫层、基础施工。
2.7地基承载力不小于90kpa,否则换填300厚碎石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7.3、监理工作方法3.1监理巡视检查1)检查施工单位施工准备情况,如道路、排水、降水措施,建筑材料设备准备情况;2)检查支护施工情况,根据支护结构型式(如钢筋砼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参照相关专业监理实施细则进行监督检查;3)检查钢筋砼支撑、钢筋隐蔽检查验收、砼浇筑施工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参照基础砼监理细则检查;4)检查开挖过程是否遵守先支护后开挖原则,发现违反规定或不按施工方案行为应发通知要求改正;5)检查降水效果,检查核查支护监测数据和周边环境数据,发现支护变形异常或周边建筑沉降等异常情况,及时组织设计、勘察、施工等单位研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必要时变更修正设计施工方案。
3.2 监理旁站监理1)各种支护结构砼施工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2)对现场拌制砼做好前、后台跟踪管理,砼配比称量控制符合规范要求,监理按规定进行砼试块见证取样;3)砼施工符合各支护结构工艺对砼浇筑施工的要求。
3.3监理平行检验1)支护结构施工中,桩施工按专业监理细则规定在成桩过程中及时进行各项隐蔽验收并形成检验记录;2)支护监测和周边环境监测,监理可与施工单位共同监测或平行监测,形成检验记录;3)基坑完成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监理进行平行检查,组织勘察、设计、业主等单位进行基坑验收;4、基坑变形监测及应急措施4.1.基坑变形监测基坑开挖前在工基坑边及邻近建筑物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一般不大于20m,在距基坑周边不小于2H(H为基坑深度)布置监测基准点,数量不少于两个,基坑开挖掘前进行监测点及基新途径点测量,测量至少两次,以取得初始值。
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期间每天监测一次;当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每天监测两次。
当有事故征兆出现时,应连续监测。
支护施工结束后,地下结构工程施工期间第同监测一次直到基坑填土结束。
4.2.基坑保护等级及警戒值(1)基坑保护等级,基坑变形控制保护安全等级标准见表2。
表2基坑变形控制保护安全等级标准(2)警戒值。
二~三级基坑警戒值20~25㎜,一级基坑警戒值宜为8㎜;每天变形不超过2~3㎜,达到警戒值均应报警,研究措施,防止变形发展,达到稳定,确保基坑安全。
4.3.应急措施(1)地面出现裂缝,顺裂缝注入水泥与水玻璃混合液,防止地表水灌入增加坑坑壁压力,地面用水泥砂浆抹平,在裂缝外侧布置钢筋钉,增加抗拉力,稳固变形主体。
(2)水平位移达到报警值,采用水平或斜支撑,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可采用脚手架加水平支撑,限制水平位移发展。
(3)坡脚滑移,采用砂石草包堆叠坡脚,阻止坡脚继续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