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8月第29卷第8期总第362期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评析王琪①杨帆①摘要: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是建立在经验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
她认为人类本身具有成长改变的能量,症状行为是对误入歧途的适应性努力,而不是人的固有的个性特征。
为此,她逐渐拓展了自我价值、家庭系统的内涵,形成了沟通姿态、转化历程等核心理念,并开发出一系列生动实用的干预技术。
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关键词:家庭治疗,沟通姿态,转化历程,家庭重塑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72(2008)8-0058-03OnAnalysisofTheSatirFamilyTherapyModelWANGQi,YANGFan.DepartmentofPsychology,XuzhouNormalU2niversity,Xuzhou221 116,ChinaAbstract:TheSatirfamilytherapymodelisbasedonexperiential-humanisticpsychotherapy.Satirbelievedthathumanityitselfhadtheenergyofgrowthandcha nge,symptomsweretheeffortstoadapttothemisguided,ratherthantheinherentcharacteristics ofthepersonality.Shegraduallyexpandedtheself-esteem,familysystemsandotherconceptsandformedcommunicationstances,transformatio nprocessandothercoreconcepts.Shealsodevelopedaseriesoflivelyandpracticalintervention s.TheSatirfamilytherapymodelhasuniqueadvantages.KeyWords:familytherapy,communicationstances,transformationprocess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是维吉尼亚・萨提尔(Virginia,1916-1988)创建的的人物之一,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1]哥伦布”。
2007年5月1690周年。
(HumanVali2dationProcessModel),是一种以经验人本为取向的健康治疗模式。
该模式认为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当事人的自我价值,整合其内外资源,帮助其做出选择,提高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实现表里一致的沟通,从家庭规则和父母的限制中培养个性化以及学习管理情绪,最终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1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介绍1.1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念萨提尔早年曾跟随卡尔・罗杰斯学习,并深受人本主义观点的影响。
她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每个人都具有可以被充分发展的潜能,只要给予合适的养育条件,儿童会像种子一样,能够长成健康的成人[2]。
萨提尔逐渐拓展了自我价值、家庭系统等概念的内涵,并形成了沟通姿态和转化历程等核心理念。
自我价值、家庭系统、沟通姿态三者息息相关,自我价值和沟通姿态是构成家庭系统的重要元素,家庭系统又是影响个体发展自我价值和沟通姿态的核心来源,而转化历程是自我价值、家庭系统、沟通姿态得以实现改变的途径。
1.1.1自我价值(TheSelf-esteem) 在萨提尔看来,自我价值无论对个体本身还是对人际关系都是最重要的,它是个人力量的源泉[3],是一种面对自我的能力,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每个人都有对自我价值的感觉,或强或弱,因人而异。
自我价值高的人通常表现出正直、真诚、勇敢、责任心强、能力出众、充满活力等品质;自我价值低的人往往自卑、懦弱、推卸责任,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萨提尔认为,所①徐州师范大学心理系江苏徐州22111658,因为低自我价值不是与生俱,,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人们都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因此,提升自我价值是萨提尔模式的治疗目标之一。
1.1.2家庭系统(TheFamilySystem)萨提尔把家庭看作一个系统。
家庭是个体在生命历程中所参与的所有系统中的第一个,从出生的那一瞬间起,个体就处于一个家庭系统之中。
个体与母亲、父亲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原初的三角关系(theprimarytriad),对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对自我价值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
萨提尔认为,自我价值、沟通、规则是组成家庭系统的元素。
据此,她又把家庭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两种形式。
开放系统具有自我价值高、沟通平等和规则人性化的特征,封闭系统具有自我价值低、沟通不平等和规则非人性化的特征。
对任何一种系统来说,都有持续存在的倾向,个体努力维持着系统的平衡。
1.1.3沟通姿态(CommunicationStances)萨提尔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称为沟通姿态。
沟通姿态可以反映出人们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以及如何做出内部和外部的反应[4]。
萨提尔认为,沟通姿态是辨别内部和外部加工过程、识别掌控现实世界的方法,以及定义自身价值的关键。
萨提尔把沟通姿态分为表里一致(congruence)、讨好(placa2ting)、指责(blaming)、超理智(superreasonable)、打岔(beingir2relevant)五种类型,其中表里一致是健康的沟通方式,具有直接、清晰和坦诚的特点,人们的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一致,是高自我价值的表现,被描述为健康改变目标之一[5]。
其他四种不一致的沟通姿态,是不健康的沟通方式,沟通间接,暧昧不清,而且不真实不坦诚。
讨好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曲意迎合他人;指责意味着藐视他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他人;超理智者通常过分谨慎,保持非人性的客观,太讲原则,过于僵化;打岔是超理智的对立面,打岔者企图将别人的注意力从正在讨论的话题上引开,不断变换想法,不表示明确的立场,唯恐得罪他人。
MedicineandPhilosophy(Humanistic&SocialMedicineEdition),Aug2008,Vol.29,No.8,T otalNo.362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8月第29卷第8期总第362期萨提尔认为不一致的沟通姿态源自人们儿时所习惯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之间彼此的互动模式(即原始三角),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是在人们感觉生存受到威胁时,自然会有的实时反应。
家庭成员的沟通姿态反映出其自我价值、家庭规则与外界如何连接等层面。
1.1.4转化历程(TransformationProcess)改变是一切治疗和教育工作的基础。
萨提尔所使用的改变,主要是指通过转化历程(即内部的转换)来引起外部的变化。
萨提尔的转化是以增加法则(addprinciple)的方式,通过吸收新的、更适合的、具有建设性的行为模式来应对压力,扩充、调整、重新塑造旧的习惯模式,使个人更富有弹性、更具选择性,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每个人的自我价值。
这种从失衡的模式中找到正面潜能种子的想法,运用转化而非全然去除缺点的视野,是萨提尔模式最具人性的一方面。
1.2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萨提尔发展了一系列可称为“改变工具”的干预技术,她的(PartsParty)和两项被世人熟知的技术就是“角色舞会”“家庭重塑”(FamilyReconstruction)。
在晚年,萨提尔又开发出第三种重要的技术手段———互动成分技术。
1.2.1角色舞会(PartsParty)角色舞会是萨提尔的一个主要改变工具。
通过该技术,可以近距离地审视人类个体所拥有的许多特质,控制它们,资源。
事实上,资源的过程:“主();描述主体的各种特体”质是怎样运作的;;转化各种特质,解决冲突;完成整合仪式。
1.2.2家庭重塑(FamilyReconstruction)在萨提尔开创的所有治疗方法中,家庭重塑也许是最能代表她关于成长和改变理论的技术,在19世纪60年代就为世人所知[6]。
家庭重塑是指摆出家庭成员的典型姿态,使家庭成员历经其生活中某一特定的过程,帮助当事人重新进入到原生家庭历史和心理的矩阵(historicalandpsychologicalmatrix)之中[7],为当事人提供一个看待自己和父母、现在和将来的新视角,这种新视角为其带来更多可能性,并提升其责任感。
家庭重塑采用雕塑的方法,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行动,协助当事人描绘家庭系统的互动,使家庭成员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对不断重复的模式产生洞察。
家庭规则可因此获得修正,新的行为也得到尝试的机会。
1.2.3互动成分(InteractionParts)互动成分技术又称成分干预技术,关注人们在加工信息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内部的精神和情绪步骤的模式或序列。
该技术可以鉴别出什么是当事人已经学到的,并将以前的学习经验替换为更新、更相关、更健康的互动方式,从而达到更加完善的功能状态。
在使用成分技术的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学到改变应对模式,学会表里一致的沟通,提升自我价值,将规则更新为指南,降低防御。
在帮助当事人坚定他们的知觉、感受、期望和渴求方面,互动成分技术无疑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2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评析2.1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的优越性2.1.1健康取向的治疗模式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是健康取向的,其治疗目标是促进健康,而不是消除症状,是将使个体或者家庭表现出病态的能量转变为有利的用途。
个体潜在的健康已经存在,只是个体因其理念和原则阻碍了这种健康的实现。
症状被认为是表达健康的努力,是那些认为自己处于隔离、敌意、恶劣系统中的人们努力适应和生存的方式。
萨提尔认为,治疗师所要做的不是消除症状,而是附加一个改变过程,阻止症状的发展。
这个过程,与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相类似:当打开电灯,黑暗就消失了,人们所做的只是增加了光亮,并没有消除任何东西。
2.1.2积极向上的成长模式萨提尔模式是一种成长取向的治疗模式,是建立在人们拥有解决问题的内部资源的信念基础上的。
成长治疗的前提是:人可以被教导成为能够表里一致、清楚而直接地表达,正确地沟通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愿望,以便能够处理这些事情[8]。
萨提尔提出“种子”模型的信念,认为人类本身具有潜在的智慧,每个人都拥有他们成长发展必需的所有资源。
治疗过程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到这些资源,并且学习如何使用它们,最终获得新的应对技能。
2.1.3,在其技术、,她将这些基本元素,能够将那些晦涩难解的。
萨提尔常使用具像化和行动化的技巧。
她以身体的姿势来探索内在情感,或者运用绳索(一种隐喻方式)来加强当事人的身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