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微观经济分析的假设前提: 1、“理性人”或“经济人”假设。 2、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要素报酬 要素市场
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厂 商
居 民
商品和劳务
商品市场 消费支出 y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1.需求概念 2.需求函数 3.需求价格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经济理论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 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 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一、经济模型
由于显示的经济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所以, 在研究每一个经济事物时,往往要舍弃一些非 基本的因素,只就经济事物的基本因素及其相 互关系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从而使得经济理 论能够说明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 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 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 几何图形和方程式)来表示。
•供给定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与 供给量呈正方向变化。价格较低供给量较小, 价格较高供给量较大,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向 倾斜
•供给价格---供给曲线上对应的每一价 格是特定时间、特定市场上生产者提供 一定量商品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化的区别---供给 量的变动是指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 时,由于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商品供给量 的变化;而供给的变化是由确定一条供 给曲线时假定的其他不变因素发生变化 所引起的供给变动。供给变化引起供给 曲线本身的移动。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经济数学模型一般是用一组变量所构成的方程式或 方程组来表示,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变量 可以被区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是指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 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以知变量,它是 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 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 内得到说明。 参数指数值通常是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 为可变的常数。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 亦可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式中△Q/ △P是需求曲线曲线斜率的倒数, 是弹性系数公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弧弹性---是测定需求曲线上某一区间的 平均弹性。弧弹性公式如下:
ED ED Q (P P ) / 2 1 2 P (Q1 Q2 ) / 2 Q (P P ) 1 2 P (Q1 Q2 )
P
S P0
P2 PE
P1
.
Q2 QE
E
主要是农产品,当期产 量决定于上期的价格, 是上期价格的反映。而 当期产量只能按当期价 格出售。
蛛网的收敛或发散取决 于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弹 性。
O
P
Q
D2
D1
天津财经学院 杜木恒
Q
• 需求---是指特定时期一定市场上消费者在每 一价格下愿意并能够买的商品的数量。
•需求表---是在一定时期消费者在每一价格下 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数量的表格。 •需求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量是价 格的函数,需求量与价格这两个变量可以建 立函数关系。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 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 概念
本章说明市场运行的基本原理,使 学生了解市场运行的最基本的机制, 即需求、供给和价格之间的一般关 系。掌握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单个基本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 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市场及单个商品 价格的决定。 分三个层次研究 1、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即消费者的 效用最大化、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 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
1均衡概念
P
盈余 P! P* P2
S
2.均衡价格
3.均衡数量
E
短缺 D
4.供求定理
P E’ S E D O Q Q’ Q D’
O
Q1 Q2 Q* Q3 Q4
Q
P
P1 E
S
E’
S’
F
P’ P1
P’
O Q1 Q’
点弹性---是弧弹性的极限,测定某以 线性或非线性曲线上任何一点的需求 弹性。
ED Q P dQ P Lim P 0 p Q dP Q
需求弹性分类
1、需求单位弹性, ED=1。 2、需求缺乏弹性, ED<1。 3、需求富于弹性, ED>1。 4、需求完全富于弹性, ED=∞。 5、需求完全缺乏弹性, ED=0。
ES =1单位供给弹性; ES =0供给完全缺乏弹性
ES =∞供给完全富于弹性。
第七节 供求理论应用
经济生活或经济运行中的许多经济现象表 现为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供求相互变动中 的联系问题。因此,在分析、预测和解决 经济问题中供求理论的应用十分广泛。
第八节 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
1932年由英国经济学家 卡尔多定名为蛛网理论。 主要用来考察价格波动 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
第六节 弹性理论
弹性理论主要问题
Q
.需求的价格弹性:
P
Ed
Q P
.需求的交叉弹性
概念与公式 交叉弹性分类 .供给的价格弹性 概念与公式弹性分类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概念与公式、弹性分类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需求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Q Y Ey Q Y
.需求的收入弹性 概念与公式、收入弹性 分类
二、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表 2、需求曲线 3、需求定理
三、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需求函数可用下式表示:(式中P表示商品的价格, Qd表示商品的需求量)
Q Q
d
f ( P) P
线性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d
式中、 为常数,且、 0
P
需求曲线
D
需求量变 动与需求 变动的区 别
自变量变化百分之一时,因变量变动百分之几。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
二、需求弹性
是商品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 比率。用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 P表示价格,Q表 示需求量,△Q表示需求量变动量,△P表示价 格的变动量。需求弹性系数公式如下:
Q / Q Q P ED P / P P Q
•需求定律---当其他条件(消费者收入、偏好、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等)不变时,商品价格 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需求曲线向右下方 倾斜。
•需求价格---需求曲线上对应的每一价格是特 定市场上一定时期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产品 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化的区别---前者是指影 响需求的其他经济变量为常量时,该商品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后 者是指当确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中其假定的不 变因素发生变化时,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 移动。
三、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用于测定某一种 商品的需求变动对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 应程度。用EC表示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 △QX表示X商品变动增量,△PY表示Y商品 价格变动增量。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公式如 下:
QX / QX QX P Y EC P / P P QX Y Y Y
•市场出清---是指市场供求一致时,既无赢余 也无短缺的状态。
•市场均衡过程---是指自动均衡过程。当价 格高于均衡价格,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出 现市场剩余。市场压迫价格下降,生产者 为减少非自愿库存积压也要降价,直到供 求相等。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 大于供给量市场出现短缺,市场压迫价格 上升,直到供求相等。
Q EI Q I I
Q I I Q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分类:
正常商品,EI>0。 必需品,0< EI <1。
奢侈品, EI >1。
低档品, EI <0。
恩格尔定律---随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 用于食物的开支在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会越 来越小。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的食品开支 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可以标志着这个 国家或家庭的富裕程度。
E
Q P JH JE JH Ed P Q JE OJ OJ
需求曲线上任意点的需求弹性可用线段之比来表示。
需求曲线斜率、位置与需求弹性
P P
B
Ed>1
H
D O
.
Ed=1
Q=AP-1 直角双曲线
Ed<1
D
B Q
O
Q 需求为单位弹性时其需 求曲线为直角双曲线
线性需求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 不同,越向右下方移动弹性越小。 H点是需求曲线AB的中点。
需求曲线斜率、位置与需求弹性
P P A
P1
P1 P2 B
A
B
D
图=2
P2
O
Q1
Q2
Q
D
O Q1 Q2 Q
从需求曲线的平缓和陡峭区分弹性大 小
图-1
线性和非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需求弹性ຫໍສະໝຸດ P A 测定E点的需求弹性:K
.
O J
过E点作切点的切线AH,三 角形AKE与EJH相似,则有: D Q H JH/OJ=OK/KA=EH/AE
P
S
供给曲线
供给量变动 与供给变动 的区别
O
P S1 S2
Q
F
O
Q
•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特定市场上,与 每一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 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供给表---是指一定时期每一价格下生产者愿 意向市场上提供的某商品的数量表格。 •供给曲线---把供给表中价格与供给量的组合 关系点在坐标系中描绘出来,就是一条供给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