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政治经济学部分一、辨析题垄断组织的本质是扩大资本规模,提高竞争力。

答: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理由如下: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对生产和市场进行操纵和控制,以保证获得高于一般平均利润的垄断高额利润。

(1)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通过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分散于大量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为数众多,难于达成协定,即使它们当中许多单位联合起来,其产品生产和流通在本部门内的比重也难以大到能够进行操纵的程度。

而在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高度时,社会生产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里,这些少数大公司就完全可能成立协定,控制某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牟取高额利润。

(2)这类公司结成垄断的必要性在于:①生产集中使大公司生产极度膨胀,结果生产过剩、销售困难、利润下降,为了保持和扩大利润,就必须结成垄断组织以调节生产。

②大公司规模巨大,资本雄厚,其他中小企业难以与其较量,同时部门间资本的转移也受到资本量和需求量的限制,这些都会使自由竞争受到限制,形成垄断趋势。

③大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会对势均力敌的对手造成损害,为了避免两败俱伤,就会产生谋求暂时妥协、达成垄断协定的必要。

(3)垄断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①垄断资本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②垄断资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发展中国家的雇佣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剥削。

③垄断企业通过向非垄断企业低价购买产品和高价销售自己产品的途径,占有非垄断企业所得到的一部分利润;同时,也通过同样的方法剥削城乡小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把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和消费者的收入的一部分攫取过来成为垄断利润的一部分。

④垄断组织利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把国家所支配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

⑤垄断组织通过不等价对外贸易,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高额垄断利润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也反映了垄断企业占有非垄断企业一部分利润的关系。

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力商品区别于普通商品的表现特征。

答: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买卖对象的劳动力。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二是劳动力所有者除了自身劳动力这一商品以外,一无所有,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现存的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都是存在的,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力才成为要卖给资本家的商品。

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然而与一般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自己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②劳动力价值还应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构成和数量因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劳动力之所以成为特殊商品,最重要的原因和理由就是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相对于其它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这种独特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属性,其他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人们对商品的消费过程,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现象。

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2.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答:(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强调质上的提高,并不是说不要量,而是应该保持必要的量,只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在不同的产业和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其布局可以相应调整。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国有资产的配置结构上。

国有资产主要应配置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是:“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单一的国有企业上,而且体现在它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以及它参股的企业上。

经过产权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我国国有资产的配置形式也会多样化,将会形成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和国有参股多种企业形式。

国家作为投资者,在这些企业里都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从而使国有经济的作用更加广泛。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发挥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上。

我国国有资产高度集中于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中,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

(5)更为重要的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其先导作用上。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推广运用新技术、先进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先导作用。

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减少,但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三、论述题1.论述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土地所有者是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

答:(1)商业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商业资本是指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在流通领域中专门从事买卖商品的活动,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职能,也就是专门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①商业利润的本质:商业利润本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体现了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共同分配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a.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品经营,其目的也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且他们获得的利润不能低于平均利润,否则商业部门中的资本就会转移到生产部门去。

b.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这种售价大于买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

(2)借贷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①借贷利息的本质:借贷利息本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借贷利息的形成过程:a.借贷资本的形成和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必然形成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资本家因手中的货币资本不足而急需补充。

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贷款给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于是就在资本家之间形成借贷关系。

这样,闲置的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

b.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除了作为货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功能,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职能。

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割成为两部分: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另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利息的形式。

(3)土地所有者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一种非劳动收入。

①地租的本质: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

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用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交给土地所有者,便成为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②地租的形成过程:a.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级差地租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

b.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有机构成。

绝对地租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差额部分便构成了绝对地租。

2.给出的是刚出台的这个文件,大致是通过旅游等促进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背景,用经济原理分析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说明】本题我们没有搜集到文件的具体内容,对此我们感到十分抱歉。

尽管没有完整版的文件内容,但这并不影响答题,以下答案可供学员参考。

答:(1)消费需求是指一定商品经济条件下购买消费性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①经济因素包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