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目录 (1)附表: (1)第一章工程综述 (2)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2)第二节工程概况 (3)第二章施工组织准备 (3)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 (3)第二节工前教育 (6)第三节开工前准备 (6)第四节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7)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8)第一节总体施工部署 (8)第二节土石方施工方法 (9)第四章安全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8)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9)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 (25)第七章工期及进度计划 (25)附表二: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28)附表:附表一:拟配备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二: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第一章工程综述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及省市颁布的有关建筑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法规、文明施工条列等。

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J300-8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83-9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DGBJ50-078-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TJ033-200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 80/2-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

4、我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现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地上建筑、标线、地下管线、环境条件及工程材料条件等。

6、现有的技术力量、资金能力、机具设备、施工管理水平、施工经验等综合生产能力。

二编制说明及内容1、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编制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工程规模土石方数量表增加工程力量以甲、乙双方签证为准。

三、工期要求满足业主工期总体要求,同时满足业主对各项工程初步进度设想的目标要求,土石方工程计划于2013年5月29日开工,估计于2013年6月30日结束。

第二章施工组织准备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一、施工组织机构设置为实现本工程建设的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的目标而奋斗,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部管理体制。

项目经理部为我单位派出机构,全面负责对所承包工程的管理。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各1人和施工技术部、安质监察部、测量组、物资设备部4个部室组成。

配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

详见后附的《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

二、主要施工人员及现场主要施工施工管理配置备注:上表为基本配备,根据施工需要随时增减人数。

三、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职责1、项目经理(一)贯彻业主的总体目标要求,按IS09002系列标准,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制定承包范围的各项具体目标,明确职能分工,保证目标的实现。

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负全面责任。

(二)认真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强化项目管理的“工期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保证兑现合同承诺。

对项目的全面建设负责,实施项目标准化管理,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负全面管理职责。

(三)对项目的人力、资金、材料、施工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均衡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2、项目副经理(一)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合理组织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审定事故处理方案,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三)负责组织编制竣工,制定施工方法、工艺。

3、项目技术负责人(一)组织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参加业主或设计单位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并做好会审和交底记录。

(二)组织制定有效措施,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依据合同和业主提供的图纸资料,组织制定关键工序及特殊工程施工指导文件。

(三)审核材料需用计划和加工订货计划,保证进货和工程质量控制符合标准和有关要求。

(四)组织重要部位和特殊工序的隐蔽工程验收,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措施的落实情况。

(五)组织项目的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努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操作技能。

(六)严格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管理,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实施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

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处理质量活动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对质量持有否决权。

定期组织项目工程质量检查,主持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仲裁工程质量争议。

4、施工技术部(一)负责整个承包工程的技术管理和科研工作,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出施工总体安排,确定具体施工方案。

(二)负责调度管理工作,督促施工计划的执行和落实,协调施工与相关单位的合作。

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努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操作技能。

(三)编制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实施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

(四)负责变更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贮存保管和移交。

(五)负责提供并审核外购产品标准,负责测量试验室指导和管理工作。

5、安质监察部(一)负责整个承包工程的安全质量工作。

确保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制定安全质量管理、环境保护办法,落实安全质量目标。

(二)办理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签证、评定工作。

(三)定期组织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时研究处理质量活动中的问题。

(四)做好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制定安全计划,建立施工安全制度措施。

检查和监督项目安全体系运行情况。

6、测量组负责施工测量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工作并配合施工技术科作好竣工文件的整理。

7、物资设备部(一)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颁布的设备管理规定,制定项目设备管理办法,为施工全过程提供施工设备保证,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提高设备检修能力。

(二)确保施工材料保质、保量按需地购进施工现场。

第二节工前教育一、目的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确保工期、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实现文明施工,确保业主满意。

二、时间队伍进场后进行全员岗前教育。

分批组织,平均受教育时间不少于16小时。

三、内容1、各种管理规章制度教育。

2、现场质量、安全措施、注意事项、文明施工教育。

3、技术交底、专业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规章教育。

第三节开工前准备一、现场准备人员及物资设备的进场,总体原则是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的实际需要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入现场,并依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施工人员和部分应急使用的机械设备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的3天内进驻现场。

进场人员的准备工作有:清理平整场地、修筑便道、接通水电线路、建立对外通信联络、埋设施工标志、修建临时房屋及围护结构、建立各种必需的临时设施、与业主建立联络网络,办理有关施工的各种证件、手续(包括进场人员、车辆的施工通行证、人员的暂住证等),建立工地安全施工体系,征求业主的意见、进行工程信息咨询等。

二、技术准备及交底人员进驻现场后,即着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分为外业技术准备和内业技术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一)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二)进行临时设施建设的细部组织规划工作;(三)结合现场编写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四)编写各种针对性的保证措施;(五)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技术交底;(六)准备施工中需要查阅的各种参考资料、施工手册、国家有关规范及水文地质资料及专业图表;(七)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的规定与要求,采集各种临时设施的符合性数据;(八)根据招标文件、合同文件的要求编写应提供给业主或监理的其它资料。

2、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设计依据与施工现场的情况是否一致;(二)施工图纸中有无矛盾,及说明是否齐全;(三)图纸上的尺寸、高程、轴线和工程量计算有无差错、遗漏和矛盾。

3、外业技术准备(一)现场详细调查,完善施工所需资料;(二)现场桩位交接、保护、加密与复测;(三)各种工程材料的调查与合格性检测分析并编写试验报告;(四)各种计量仪器设备的检测,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五)采集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技术准备按时间进程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前期是基础、中期是强化、后期是完善。

技术准备工作坚决做到:准备项目齐全、执行标准正确、内容完善齐备、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重在检查落实。

第四节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一、平面布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二、临时设施位置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我单位在施工现场拟址设办公和生活驻地(项目部、施工工程队),因此施工场地内只设置施工机具设备停放场地。

三、施工用电用水从由甲方提供连接点接入。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第一节总体施工部署本标段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填方区场地清理、主要清除植被、树木、杂物、淤泥(系增加工程量甲、乙双方现场签证按实结算)、土石方的开挖、调配转运、回填。

针对本工程施工工期短,工程任务量大的特点,确定本工程的施工原则为分段施工、流水作业、由远及近、减少交叉、各个歼灭、保护成品、一次成优。

本工程总体施工步骤如下:一、施工测量1、施工前与设计及监理单位进行控制网的交接并进行复测,复测过程中,发现有松动、沉陷和丢失的平面、高程控制桩,应由测量单位予以加固和恢复,并重新测算。

2、对本标段内的工程进行控制桩测设,并进行闭合计算。

按照设计图纸对中线桩、边线桩、边界桩、场界范围、水准点等进行桩位布设、校核并采取保护措施;施工控制桩两侧及中心线的延长线上设置,埋设位置应便于施测、保留、稳定和不影响施工。

水准点每30米~50米埋设一个,最大视距不大于70米。

表4-4-1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表4-4-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3、与相邻标段进行中线、高程的联测,所有复测、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后方可施工。

4、本工程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精度均应符合下表要求。

二、施工作业段及施工顺序的划分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首先满足场内调配,由于工期紧,应采取平行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