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区发展模式研究——以宁波镇海为例

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区发展模式研究——以宁波镇海为例

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区发展模式研究
——以宁波镇海为例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Port Logistical Hub Area Based on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A Case Study of Zhenhai Bulk Purchase Port, Ningbo
王娅1陈睿2郝之颖2
WANG YaCHEN RuiHAO Zhiyin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室,北京,100044;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北京,100044
[摘要]以宁波镇海港为例,探讨了以多式联运为特征的港口物流枢纽地区的功能结构、物流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与管理等问题。

认为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地区是港口运输功能与城市服务功能互动发展的结合点,是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交汇集聚的枢纽,是带动城市高端生产服务功能发展与城市升级的重要支撑。

因此在空间详细规划中须充分体现对交通、仓储、物流增值服务以及市场贸易功能的统筹安排,作好与城市功能的对接,从而有效提高港城联动发展的效率。

港口;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区;宁波镇海
D912.6A
・中彩页9.
・中彩页10.
中彩面11・
@@ [1]文华.港口多式联运体系的发展经验与发展趋势[J].综合运输,2008(9):67-70.@@ [2]苏德勤,屈玉斌.我国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与“十一五”发展展望[J].港口经济,2006 (2):57-59.
@@ [3]贾可等.加快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体系建设[J].综合运输,2006 (3):50-52.
@@ [4]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编.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与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98-309.
@@ [5]丝奇雅・沙森著.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 [6]苏德勤,曹春晖.安特卫普港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启示[J].中国港口,2006(2):57-59.
@@ [7] Masahisa Fujita, Paul Krugman, Anthony J. Ve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99.
王娅(1978-),女,安徽铜陵人,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室,城市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城市设计。

本文受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安市城镇化质量动态监测(No.11J098)”资助和西安科技计划项目“西安城市创新发展路径选择研究(HJ1112(1))”资助。

@@ [1]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农业大学,2005.
@@ [2]刘晓霞.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
@@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和分类管理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 [4]刘艳军,李诚固,孙迪.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演化及驱动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06 (6),22-29.
@@ [5]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6]周晓农.以生态城镇为目标,推进小城镇建设[J].贵阳学院学报,2008 (4):122-126.
@@ [7]姚士谋,冯长春,王成新.中国城镇化及其资源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8]张沛,董欣,侯远志.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