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报告摘要: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

但大学却并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当不少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

此时,逃课程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

大学生逃课现象并不罕见,不少大学生基于心理压力、情感因素,个人情绪以及身体不适的原因,往往将逃课作为最好的对付办法。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极为流传。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然而,大学生逃课率居高不下,既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引发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既有高校扩招引起的负面影响,又有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

因此,本文针对普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主要就不同的性别,年级,专业,成绩,课型、逃课原因、看法、感受及建议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依据数据分析结果,相应的从课程合理安排,加强学生思想,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学生自由选课及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这五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调查分析 SPSS一、问题的提出㈠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㈡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大学生逃课的现状,找出产生大学生选择逃课问题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的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对策,以丰富大学生四年宝贵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学有所成。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随机出样的方式对本校的5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从年纪、性别、专业及成绩四方面对被调查者个人信息进行汇总,结果见表1—4。

表1年级汇总信息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一年级14 28.0 28.0 28.0 二年级14 28.0 28.0 56.0 三年级16 32.0 32.0 88.0 四年级 6 12.0 12.0 100.0 合计50 100.0 100.0表3专业汇总信息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文法类11 22.0 22.0 22.0 数信类14 28.0 28.0 50.0 外语外贸类13 26.0 26.0 76.0 体育类 5 10.0 10.0 86.0 其他7 14.0 14.0 100.0 合计50 100.0 100.0表4成绩汇总信息表2性别汇总信息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男27 54.0 54.0 54.0 女23 46.0 46.0 100.0 合计50 100.0 100.0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优秀14 28.0 28.0 28.0良好14 28.0 28.0 56.0中等14 28.0 28.0 84.0其他8 16.0 16.0 100.0合计50 100.0 100.0二、调查数据及分析㈠对逃课情况的调查分析1、对逃课情况的整体分析图1 逃课情况整体分析针对“请问你平均一周逃几节课?”此问题展开调查,汇总信息见图1。

结果表明,从不逃课的学生人数为13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的学生人数为23人,平均一周逃3~4节的学生人数为11人,平均一周逃4节以上的学生人数为3人,分别占总人数百分比为26%、46%、22%、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有时逃课,而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从不逃课的,偶尔逃课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可见逃课问题存在的范围很广,必须引起重视。

下面对学生逃课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2、对不同年级学生逃课情况的比较分析图2 不同年级逃课情况比较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逃课情况有差异吗?对逃课问题在年级分布上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一年级, 6人从不逃课,5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2人平均一周逃课3~4节,1人平均一周逃课4节以上,分别占一年级人数百分比42.9%、35.7%、14.3%、7.1%;二年级,5人从不逃课,5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3人平均一周逃课3~4节,1人平均一周逃课4节以上,分别占二年级人数百分比35.7%、35.7%、21.4%、7.1%;三年级,2人从不逃课,10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3人平均一周逃课3~4节,1人平均一周逃课4节以上,分别占三年级人数百分比12.5%、62.5%、18.8%、6.2%;四年级,0人从不逃课,3人平均一周逃课1~2节,3人平均一周逃课3~4节,0人平均一周逃课4节以上,分别占一年级人数百分比0%、50%、50%、0%。

从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四个年级逃课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3、对不同性别学生逃课情况的比较分析图3 不同性别逃课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性别的学生逃课情况有差异吗?对逃课问题在性别分布上进行剖析,见图3。

结果表明:平均一周逃课4节以上的男生比例达到了39.3%,而女生却没有,可见男生的逃课现象更为严重;平均一周逃课1~2节和3~4节的男、女生比例较为接近,分别为44.4%和39.1%以及25.9%和21.7%;而从不逃课的女生比例为39.1%,大大高出男生的18.5%,这体现出女生具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以上数据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逃课情况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逃课现象明显比女生严重。

4、对不同专业学生逃课情况的比较分析图4 不同专业逃课情况比较分析不同专业的学生逃课情况有差异吗?对逃课问题在专业分布上进行剖析,见图4。

结果汇总如下表5:专业文法类数信类外语外贸类体育类其他平均一周的逃课情况从不逃课 1 6 4 2 01~2节7 6 4 1 53~4节 2 2 5 1 1超过4节 1 0 0 1 1 总计11 14 13 5 7表5 不同专业逃课情况汇总表数信类和外语外贸类专业的学生从不逃课的人数高于文法类,体育类和其他专业的人数。

平均一周逃课1~2节,3~4节以及4节以上的学生占该专业比例相差不大。

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学生逃课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5、对不同成绩学生逃课情况的比较分析图5 不同成绩逃课情况比较分析在班上的成绩表6 不同成绩逃课情况汇总表逃课会影响学习成绩吗?调查结果见图5及表6,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成绩优秀及良好的学生从不逃课所占比例最高,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平均一周逃课1~2节所占的比例最高,而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平均一周逃课3~4节及4节以上的比例最高。

这说明成绩与逃课情况的关系非常大。

这表明不同成绩的学生逃课情况有显著差异,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学生逃课情况更为严重。

可见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关注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严格管理,以防恶性循环的状况发生。

6、对课程性质与逃课情况的关系研究图6 课程性质与逃课情况的关系分析逃课现象的发生与所学的课程有关吗?对此问题进行调查,见图6。

结果表明,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学生人数很多,为19人,说明学生逃课有一定的偶然性,逃课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次逃课人数较多的依次是公共课和选修课,人数分别为22与9;而没有人逃过专业课。

这说明学生对公共课及选修课的重视度不强,上这类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逃课现象相对严重。

所以学校优秀良好 中等 其他 平均一周的逃课情况从不逃课4 28.6% 6 42.9% 2 14.3% 1 12.5% 1~2节 9 64.3% 6 42.9% 6 42.9% 2 25.0% 3~4节 1 7.1% 1 7.1% 4 28.6%5 62.5% 超过4节0.0%17.1%214.3%0.0%应加强对这类课程的关注度,使它们更能吸引学生,从而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

(二)对逃课原因的调查分析逃课原因频数百分比(%)不想上课7 14.0不喜欢这门课11 22.0老师讲得不好8 16.0老师不常点名 5 10.0工作冲突 4 8.0考试会划重点,上课无所谓7 14.0其他8 16.0合计50 100.0表7 逃课原因调查分析表“请问你逃课的原因是什么?”对此问题展开调查,见表7,可以看出,学生逃课原因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部分因为态度不够端正,7人表明“不想上课”,他们已经承认错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另一部分或许情有可原,4人表明逃课是因为“工作冲突”。

第二方面原因与教师授课、课程设置、考核制度有关。

其中,有极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老师而逃课,这一点是大学生自身不够理性,“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的表现。

图7 逃课后行为调查分析“逃课后,你一般用这些时间做什么?”调查表明,逃课后去玩的学生人数最多,占逃课学生总人数的38.0%,可见,一旦发生逃课行为,大部分人是会选择去玩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情况较严重,很容易恶性循环。

其次是去上自习,所占比例为14.0%,这部分学生逃课后去上自习,对学习至少是不厌恶的,所以学校及老师应该尽可能丰富课堂的趣味性,从方式方法上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而选择做兼职,运动或其他所占比例各为26.0%、16.0%、6.0%,可以看出大学生做兼职也不是个别现象,运动有益身体健康,但这不应该成为逃课的理由,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上课可以说就是个磨刀的过程,只有在课上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如果是想积累工作经验的话,可以用寒暑假去实习,运动则更应该利用课后时间,坚持每天锻炼,而不是走逃课这条歪路。

(三)对待逃课问题的态度分析图8 对待逃课问题的态度分析“有人说‘逃课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不逃课枉为大学生’,您赞同吗?”见图8,调查结果表明,78%的学生竟非常赞同这一说法,可见逃课现象存在于高校校园已有一定广度,大部分学生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必须尽快遏制这一不良作风的蔓延。

只有22%的学生不赞同这一说法,体现出他们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学校可以利用好这部分学生的榜样作用,改善逃课现状。

图9 对待逃课问题的态度分析“您认为逃课对成绩有影响吗?”见图9,由图可以知道,10.0%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46.0%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影响,可见大部分学生对逃课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一定的认识。

但仍有38.0%的学生认为逃课对成绩没有影响,6.0%的学生认为要视情况而定。

学校还要加强教育,使学生们更充分地认识到逃课带来的危害。

(四)缓解逃课现象发生的措施分析方法频数百分比(%)自由选课12 24.0老师经常点名11 22.0学校采取严厉措施9 18.0同学间相互监督11 22.0其他7 14.0合计50 100.0表8 减少逃课现象方法汇总表“你觉得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逃课现象?”调查结果见表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