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
雷家九义校:马小科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的分类》,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流程;五、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分类”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明确三角形的特征,学习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掌握了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形象地揭示三角形按角分的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二是三角形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按边分类较难一些,教材不强调分成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也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些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测量、比较、分类,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通过动手测量操作,会按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等腰
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它们的特征。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教材特点,我把“使学生能按角和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能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
接下来我说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1、创设情景——为自主探究搭建平台;
2、积极引导——为有效学习指明方向;
3、主动参与——为合作交流营造氛围;
4、激励评价——为主动学习鼓励加油。
学法:1、观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问题;2、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决问题;3、分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问题;4、独立反思——在总结中内化问题。
四、说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入——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巩固应用——课堂总结”五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趣导入。
(3分钟)
首先是激趣导入,这一过程用时大约3分钟。
我通过课件出示一些国家的知名建筑,从中抽象出7个三角形。
学生在欣赏三角形建筑的同时,不仅感受到了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教学提供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也由此引出了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给三角形分分类。
(二)合作探究。
(8分钟)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所以,在课堂中,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
首先提出小组合作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要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可以分成几类?有几种分法?分类的依据又是什么?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明确要求,为学生自主探索指明方向,使接下来的小组活动更有效。
然后学生开始小组合作,拿7个三角形比一比、分一分。
学生在分类活动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
(三)汇报交流,整理提升
这一过程用时大约18分钟。
共有以下几个步骤:
1、汇报分类结果
通过探究学生会出现2种分类结果。
在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及分类依据时,我随机在黑板贴上相应的三角形,并板书分类依据,一是按角分,二是按边分。
及时反馈学生的操作成果,使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
学生也懂得了给物体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2、研究按角分的三角形
我引导学生观察按角分的三角形,归纳出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命名,我随机板书名称。
接着出示3个三角形,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一种,再次感受每类三角形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去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也感受到了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学习的信心。
3、研究按边分的三角形
还是先观察三角形,归纳特征后命名,我随机板书名称。
接着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各部分名称。
最后让学生量一量、折一折,发现这两类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
学生在活动中手脑并用,充分体现了“做”数学的理念,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4、验证小结
刚才的分类活动只是针对这7个三角形,这样的分类标准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三角形呢,为了证明这一点,我设计了验证小结的环节。
我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三角形,这时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画的三角形种类都在黑板上。
我顺势进行小结: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分类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至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实破,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第一题,判断题,目的是辩明概念。
第二题是猜三角形的游戏。
目的是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深刻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练习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层层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全课总结(1分钟)
我让学生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帮助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的知识,
及时有效地巩固新知。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意在突出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既有学生分类的作品展示,也有教师板书的知识点。
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最后我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说课:“如果能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成一种礼物来领受”。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