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召回制度
为了加强药品的使用管理,减少或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提高医院防范用药风险的能力,维护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称的药品召回,是指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或调配发放)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药品召回制度,收集药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对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药品进行调查、评估,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3.医疗机构应当协助药品生产企业履行召回义务,按照召回计划的要求及时传达、反馈药品召回信息,控制和收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4.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召回药品:
4.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告的质量不合格药品.假药、劣药或要求召回的药品;
4.2生产商、供应商主动要求召回的药品;
4.3已证实或高度怀疑药品被污染;
4.4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现或患者投诉并证实为不合格药品;
4.5调配发放已过期失效的药品;
4.6药房药品调配、发药错误。
5.药品召回与处理程序:
5.1接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药品召回通知或国家通报的问题药品,
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由药剂科负责通知临床相关科室,停止使用该药品,并将该药品从各病区和药房退回药库,等待处理。
5.2生产商、供应商主动要求召回的药品,报告主管院长,通知药房和临床科室,停止使用该产品,及时退回药库。
5.3在医院发现使用的药品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品,通知药品供应商,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4 发生药品不良事件时,临床药师应及时到相关科室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并封存该药品。
怀疑为药品质量导致的不良事件,应快速调查同批号产品的使用情况,一旦怀疑有群发不良事件的迹象,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封存相同产品,迅速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5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不良事件,按不良反应报告程序及时上报。
5.6因药房调配、发药错误或调配发放已过期失效的药品。
一经发现,立即通知用药患者并取回药品,对可能造成的伤害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5.7 病区或药房退回的药品,由药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退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