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检测题)
命题人:张雨萌检测人:刘军录
一、命题意图说明:
这套试题本着“重视基础,考查能力,体现导向,注重发展”的命题原则,并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立足基础,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从现有能力水平和学生发展潜力角度,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
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检测学科核心知识与能力,对学科教学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体现了评价功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本套试题覆盖选修3-4第一章的所有内容。
二、试卷结构特点:
1.试卷结构(时间60分钟,全卷共100分)
2.试卷的基本技术指标
(1)题型及比例
基础知识性试题在试卷总分值中约占60%,中等难度试题在试卷总分值中约占30%,开放性试题的比例约为试卷总分值的10%。
(2)试题的难度简单题占60%,中等题占30%,难题占10%。
(3)试题的数量
第一卷共10道题,第二卷共7道题,全卷共三道大题,17道小题。
三、试题简说:
在本套试卷中,按照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分类,由易而难,紧扣教材,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参与物理活动的能力。
例如第5小题,考查简谐运动的特点,就是针对机械振动部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获,注重积累,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
第17小题,考查简谐运动在力学问题上的应用,与必修一、二所学知识相联系,注重探究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第一课件网
第一课件网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下列各题中,有的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的得2分,错选、不选的得0分)
1.关于简谐振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一周期变化一次
B.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C.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D.大小变化是均匀的,方向一周期变化一次
2.一单摆摆长为l,若将摆长增加1m,则周期变为原来的倍,可以肯定l长为()
A.2m
B.1.5m
C.0.8m
D.0.5m
3.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将两上摆的摆球由平衡位置拉起,使摆角
θ
乙>θ
甲
<5°,由静止开始释放,则()
A.甲先摆到平衡位置
B.乙先摆到平衡位置
C.甲、乙两摆同时到达平衡位置
D.无法判断
4.对单摆的振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摆动时,摆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处处相等
B.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所受合力
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5.如图5-27是某振子作简谐振动的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振动图象可由实验直接得到,所以图象就是振子实际运动的轨迹
B.由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周期、振幅,还能知道速度、加速度、回复力及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C.振子在B位置的位移就是曲线BC的长度
D.振子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
的切线方向
图5-27
、B两个弹簧振子,A的固有频率为f,B的固有频率为4f,若它们均在频率为3f的策动力作用下作受迫振动,则()
A.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f
B.振子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f
C.振子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f
D.振子B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4f
7.如图5-28所示为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图象,从图象可看出()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
B.质点振动的振幅为4cm
C.t
1
时刻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D.t
1
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8.图5-29为一物体作简谐振动的图象,根据图象判定下列哪个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最大,方向沿x轴反方向()
末末末末
图5-28 图5-29
9.如图5-30所示,一根水平细钢丝两边固定,它下面悬挂三个摆长为
l A =1.00m,l
B
=0.50m,l
C
=0.25m的单摆,三个摆球相
同,现用周期变化的外力作用于细钢丝上,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外力的频率为时,B球振幅最大
B.外力的频率为1Hz时,A球振幅最大
C.外力的频率为1Hz时,C球振幅最大
D.外力的频率为2Hz时,A球振幅最大
图5-30
10.以下振动现象中表现为共振现象的是()
A.钱塘江大桥上正通过一列火车时的振动
B.挑水的人由于行走,使扁担和水桶上下振动,结果水桶中的水溢出
C.工厂中机器开动引起厂房的振动
D.快艇上的机关炮正连续向敌人射击时的振动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30分)
11.如图所示,一个偏心轮的圆心为O,重心为C,它们所组成
的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自由振动的频率为f.如果偏心轮以角速度
ω绕O轴匀速转动,则当ω=_____时振动最为剧烈,这个现象称
为_____ .
1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是
A、20cm长细线
B、1m长细线
C、1m长粗线
D、小铁球(带小孔)
E、塑料球(带小孔)
F、毫米刻度尺
G、厘米刻度尺
H、秒表
I、时钟
J、铁架台
K、游标卡尺。
为了较精确地测量重力加速度g值,应选用的器材编号是___________ 。
13.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摆球质量不均匀,按照正常的方法进行实验,会给测量结果造成误差。
一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可以
避免上述误差,实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测得悬线长为L
1,测得振动周期为T
1
;
第二次只改变悬线长为L 2,并测得此时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 2,根据测量数据导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14.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通过反复实验 ,得到了摆长和周期的一组数据L 1、T 1;L 2、T 2┅且画出T 2?L 图线。
量得图线与L 轴夹角为θ,则重力加速度g 值=_______。
15.如图5-37所示,摆长为L 的单摆,原来的周期为T 。
现在在悬点O 的正下方A 点固定一颗钉子,使OA=L/3,令单摆由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以A 为悬点作简谐振动,则这个摆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是 。
图5-37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结果没有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的不能得分)
16.一个质点在平衡位置O 点附近做简谐运动,当质点从O 点向某一侧运动时,经过3s 第一次经过某点M ,再向前运动,又经过2s 它第二次经过M 点,求该质点再经过多长时间将第三次经过M 点?
17.如图示,质量为m 的砝码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滑块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砝码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要使砝码与滑块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相对运动,问最大振幅等于多少?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下列各题中,有的小题只
θ L
T 2
O A B
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的得2分,错选、不选的得0分)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30分) 11.2πf ,共振现象第一课件网 12.B D F H J K 13.4π2(L 1-L 2)/(T 12-T 22) 14.4π2cot θ 15.T 6
6
3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结果没有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的不能得分) 16.(15分)14 秒或 10 / 3 秒 17.(15分)μ(m + M)g / k
第一课件网
第一课件网检测结果
检测人:刘军录、刘利平
第一课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