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格式模板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格式模板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格式模板
为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到实处,并能扎扎实实的展开,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动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提升,达到学生各方面水平的发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一)校本研修的管理体系:建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管理”研修体系。

1、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2、校本研修质量评价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3、校本研修组织实施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二)各组织机构职责
1、学校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实际,提出落实校本教研的具体措施,组织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展开对本校课堂教学的
评价工作,选拔本校的课改骨干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增强对学校各
学科组校本教研的规划管理,总结,推广校本研修的经验。

2、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学科校本研修小组。

其主要任务是
规划本组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每周一次的研修活动,落实区、校级
校本管理机构的任务,确定本学科校本研修的专题,组织展开同伴互
助和案例研究。

3、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建立学科年段研修小组。

组织本组教
师研究和解决在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教师自觉实行自我反思。

落实学校、学科组的校本研修任务。

4、教研组要提交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
教育教学实际需要。

二、时间安排:
1、20xx年10月10日~10月30日(第一轮10月15日,第二轮10月30日)
(1)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并上报区相关领导。

(2)各教研组对教师实行宣传和动员工作。

(3)各教研组作好研修课题申报工作,拟定学科组研修课题实施
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于10月20日前教务处(高中交新校区教务处,
初中交老校区教务处)
2、20xx年10月21日~20xx年年11月30日
①根据区领导对规划的审批意见展开校本研修的第一阶段活动。

②对研修活动实行资料积累。

③即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④各教研组对前期工作展开情况作汇报(书面和召开专题研讨会),由教务处组织。

3、20xx年12月一20xx年1月
①在对第一阶段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下阶段校本研修工作实行
进一步的规划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阶段的检查工作
4、20xx年2——20xx年4月
(1)各教研组研修课题全面总结工作
(2)接受学校质量评价小组的验收
5、20xx年5月
接受区师培与教育研究中心的组织验收
三、校本研修的管理
1、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制定学期研修计划,并由教务处审核。

2、教务处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结果制度,每周一
次与集体备课时间同时实行。

3、教研组根据区师培与教育研究中心拟定的研修课题,提交各
备课组选择。

4、教研组长参与研修并实行考勤。

5、各备课组长做好研修活动过程记录和研修活动总结。

6、各教研组每一阶段向教务处汇总活动情况。

四、校本研修的评价及奖励。

(1)根据对研修资料和研究课查验的情况评定等第,分为优秀、
合格和不合格
(2)每学期末,学校对教研组、备课组,展开活动情况实行总结、评定,评选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并予以量化,一定奖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3)凡未组织校本研修的教研组教研经费人平扣30元,不合格的
教研小组人平扣10元。

(4)凡是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个人在职称评定,区级优秀,名师
选拔上享受优先和加分待遇。

篇二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全面推广,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提升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动学生的全面发
展和健康成长,加快“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课题研究的实施,特制定
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很多于一小时的意见》、《全国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
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
生身心健康为目的。

二、实施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展开要简易、方便、可行,
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确定活动项目,做到人人参与
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

(二)全面性原则。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
坚持寓教育性、健身性于活动之中。

(三)趣味性原则。

体育活动要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

趣味性越浓,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锻炼身心,陶冶情操,发展智力。

(四)校本原则。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学校规模、场地、设施等特点,挖掘体育资源潜力,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

(五)安全原则。

根据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指导学生适度实行体育活动、设置运动项目和相关活动。

增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三、目的任务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体质;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和变化规律,调整心态,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促动骨骼发育,改善运动、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传到功能;降低近视率,减少肥胖症;促动学生的休息与睡眠;科学使用脑力和体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和集体主义观点的团队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到大风小雨不间断,酷暑严冬照常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的健身意识。

四、实施步骤
(一)课题申报(2007年底前)
申报课题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课题实行论证,搜集相关资料,深入课题内容研究,确定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二)评审课题,启动,推广(20xx年)
20xx年2月实行座谈会,全面启动课题;5-6月份实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10月份在全市推广展开。

(三)课题鉴定,总结(20xx年)
20xx年5月实行课题中期调查分析,实行成果评选。

10月实行
课题实验总结,写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组织课题鉴定,推出一批优
秀课题研究成果。

五、实施要求
(一)各市区教研中心和市直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制定
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地展开本地大课间活动。

更新管理观点,注重过程指导,把展开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深化新课程
改革,与落实《课程标准实验方案》结合起来。

(二)学校要精心制订大课间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体现特色、确
保安全,要将大课间活动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改善活动场地和器械,完善相对应的管理制度。

(三)鼓励教师、学生创编活动内容,制作活动器材,培养学生创
新意识和创新水平。

创编室内健身操与健身游戏,补充室外活动空间
的不足,使大课间活动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

(四)大课间活动每天一次,每次25-30分钟;全员参加,练习密
度100%;练习负荷保持在低、中强度,做有氧运动,符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六、课题申报
课题申报学校,参照课题研究“目的任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
自定研究主题和课题名称,该主题范围之外的研究课题本次不予立项。

所有申报课题既是本课题的子课题,也是市规划办独立立项的规划课题,按照威海市规划办立项课题实行管理。

选择优秀学校作为我市今后重点示范基地。

课题申报数量具体为:荣成、文登、乳山各10项,环翠8项,经区、高区各5项,威海一中、威海二中、威海四中、威海工业技术学校各1项。

申请人按照规定认真填写申请书一式三份(一份原件,二份复印件),由各市区“体育大课间活动”课题领导小组初审汇总后,于12月10日前统一报送课题领导小组,申报表和汇总表可从威海市教育网站“通知通报栏”下载。

七、组织管理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课题的过程管理、指导、督导、评比和检查,树立并推广优秀典型。

为了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展开,威海市教研中心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王义君同志任组长,张启刚、毕志玲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市区教研中心相关负责人、体育教研员和课题实验学校的负责人组成。

各市区教研中心和学校也要成立相对应的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申报时一并上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