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大桥西岸互通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福建东海[2017]技案)吉安大桥西岸互通工程固结灌浆专项施工方案合同编号:赣建吉市招字[2017]施99号福建省泉州市东海建筑有限公司江西省吉安大桥西岸互通工程项目部编制: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施工前期准备 (3)2.1 人员、设备进场 (3)2.2 熟悉图纸 (4)2.3原材料 (4)第三章、施工工艺和方法 (4)3.1一般规定 (4)3.2钻孔 (5)3.3 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5)3.4制浆 (6)3.5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 (7)3.6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 (7)3.7灌浆结束和封孔 (8)4、灌浆平面布置 (8)第四章、特殊情况处理 (8)第五章、工程质量检查 (9)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10)第七章、安全、环保措施 (11)第一章、工程概况桩号K5+765.5~K5-857段挡墙基础全部布置有固结灌浆,孔深为8m-11m。
布孔采用梅花型布置孔、排距为 1.5*1.5m,孔向一般为铅垂孔。
灌浆用水泥主要采用42.5级抗硫酸盐水泥,固结灌浆均在一米厚的混凝土基础浇筑硬化完后施工,保证灌浆效果,施工过程中将依据施工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示适当加深孔深,并且采用细水泥浆液或化学浆液灌注。
固结灌浆孔按排分两序、排内分一序施工,在施工之前,先进行物探孔、先导孔、灌前声波测试和压水检查的施工,以获取挡墙基础区域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资料。
施工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和“一次成孔、自下而上分段灌浆”的施工工艺。
加固原理:该方法是采用机械造孔,利用灌浆泵或泥浆泵将按比例配制的水泥浆液灌注到预加固地层,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进入土颗粒间孔隙中,将原来松散的土体凝固成为一个整体,以增强底层强度、降低底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的地基处理方法。
钻孔布置:在基础范围内共布置钻孔183个,总进尺1448m。
孔距1.5m,孔深7. 29〜9. 18。
钻孔深入基岩不小于1.0m。
成孔钻头(Φ110mm)对准孔位后,采取冲击成孔的方法钻进,垂直度偏差应不小于1%。
钻孔次序:钻孔灌浆工作按照先外排后内排,同排间隔钻灌的原则进行。
孔深以钻入咋填土为准。
按钻孔一下止浆塞一灌浆(自上而下)的工序进行。
在遇到塌孔不能成深孔时,则采用先上段后下段的灌浆工艺,灌浆与下段成孔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
浆液浓度: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采用灌浆的水灰比分别为3:1、2:1、1:1、0.8:1、0.6:1五个等级,开灌浆液水灰比为3: 1,依次逐渐加浓,当某一比级的浆液单位吸浆量大于10L/min,且灌入量大于200L时,则加浓一级。
若杂填土中局部孔隙较大,导致灌浆量过大时,采用水:水泥:细砂=0.8:1:1 的水泥砂浆灌注。
灌浆压力:灌浆压力原则上按照上部荷重和侧壁厚度确定,对外派取浆柱自重灌浆,当吸浆量很小(小于5L/min)时,则采用0.5kg/cm2的压力灌浆。
对于内排孔,一般采用0.5kg/cm2的压力灌浆注浆。
灌浆结束标准:当灌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0.5g/cm2,单位吸浆量小于0. 4L/min时,结束本段灌浆。
封孔:用1:2水泥砂浆逐次回填捣实的方法封至孔口平为止。
特殊情况下的技术处理措施在灌浆过程中,发现浆液冒出地表即冒浆,可采取如下控制措施:①提高浆液浓度,必要时掺砂或水玻璃;②限量灌浆,控制单位吸浆量10L/min或更小一些;③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即发现冒浆后就停灌,待15min左右再灌。
在灌浆过程中,当浆液从附近其他钻孔流出即串浆,可釆取如下方法处理:①加大第I次序孔间的孔距;②在施工组织安排上,适当延长相邻两个次序孔施工时间的间隔③串浆孔若为待灌孔,釆取同时并联灌浆的处理方法。
第二章、施工前期准备2.1 人员、设备进场1、劳动力计划2、设备计划2.2 熟悉图纸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有关设计图纸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工程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编制技术交底书,组织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2.3原材料灌浆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加固剂,其质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
对运到工地的水泥进行抽样检验,抽样试验频率根据规范要求及监理工程师意见确定,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直接抽取粮长河水作为拌合用水。
第三章、施工工艺和方法3.1一般规定1、灌浆施工工序:钻机就位→钻孔→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制浆→灌浆→封孔→灌浆质量检查。
2、灌浆在有盖重混凝土的条件下进行时,盖重混凝土应达到50%设计强度后钻孔灌浆方可开始,灌浆孔上覆盖砼厚度须大于等于2m。
3、固结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灌浆孔排与排之间和同一排孔内孔与孔之间,分为二序施工。
4、深孔固结灌浆可参照帷幕灌浆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3.2钻孔1、灌浆孔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
2、灌浆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值不得大于10cm,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实际孔位、孔深应有记录。
3、钻孔过程中,遇岩层、岩性变化,发生掉钻、坍孔、钻速变化、回水变色、失水、涌水等异常情况,应详细进行记录。
4、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可先进行灌浆处理,再行钻进。
如发现集中漏水或涌水,应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
5、灌浆孔(段)在钻进结束后,应进行钻孔冲洗,孔底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
6、各类钻孔当施工作业暂时中止时,孔口应妥加保护,防止流进污水和落入异物。
3.3 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1、各灌浆孔在灌浆前全孔采用压力水进行一次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时止。
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
对岩溶、断层、大型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以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地段,裂隙冲洗按设计要求进行。
冲洗时控制好压力,防止岩层抬动变形,如发现岩层异常的预兆,立即停止加压或降压。
2、各灌浆孔灌浆前全孔应进行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目的了解地质条件;岩层分布和在灌浆压力下岩层吸浆量的情况;检查各次序灌浆孔的透水率值在灌浆次序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规律;了解各段的灌浆变化情况,有无异常的变化,如有异常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还可通过压水试验,选定不同的灌浆方法、灌浆段长;了解各灌浆段在灌浆前的渗透性,便于备料和浆液的初始配合比。
压水试验是在裂缝冲洗后,灌浆前24小时内分段进行.水压采用80%灌浆压力,在稳定压力下,每5min测读一次压力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升/分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
3、、固结灌浆孔灌浆前的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试验孔数不宜少于总孔数的5%。
3.4制浆1、制浆材料必须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重量称量法。
2、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密度。
3、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不少于3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宜不少于30s。
4、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浆液类型和灌浆泵的排量相适应,并应能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
5、灌浆泵性能应与浆液类型,浓度相适应,容许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并应有足够的排浆量和稳定的工作性能。
灌注纯水泥浆液应采用多缸柱塞式灌浆泵。
6、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7、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应安设压力表。
使用压力宜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
压力表应经常进行检定,不合格的和已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
压力表与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
8、灌浆塞应和采用的灌浆方式、方法,灌浆压力及地质条件相适应。
胶塞(球)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且易于安装和卸除。
9、所有灌浆设备应注意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并应有备用量。
3.5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1、灌浆方式采用孔内循环自上而下灌浆,浅孔(5m)开采用一次灌浆发灌浆2、进行固结灌浆时,如钻孔中岩石灌浆段的长度不大于5m,可一次灌浆;大于5m时,进行分段灌注。
3、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一般可不待凝,但在灌前涌水、灌后返浆或遇其它地质条件复杂情况,则宜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4、固结灌浆孔相互串浆时,可采用互串孔并联灌注,但并灌孔不宜多于3个,并应注意控制灌浆压力,防止上部混凝土或岩体抬动。
3.6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1、灌浆压力采用0.3MPa,以不抬动已浇砼块体为原则(灌浆时需在周围布置好观测点)2、采用纯压式灌浆,压力表应安装在孔口进浆管路上。
压力值宜读取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值,指针摆动范围应小于灌浆压力的20%。
3、灌浆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对于注入率较大或易于抬动的部位应分级升压。
4、灌浆浆液应由稀至浓逐级变换。
固结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3:1、2:1、1:1、0.8:1、0.6:1、0.5:1六个比级。
5、浆液变换原则如下:(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某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6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尤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水灰比。
(3)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6、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7、灌浆过程中应定时测记浆液密度,必要时应测记浆液温度。
灌注稳定浆液时还应测记浆液黏度和析水率。
当发现浆液性能偏离规定指标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7灌浆结束和封孔1、固结灌浆结束条件为: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后,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
2、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进行封孔。
4、灌浆平面布置详见后附坐标表及平面图第四章、特殊情况处理1、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
2、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应一泵一孔同时进行灌浆。
否则,应塞住串浆孔,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再对串浆孔进行扫扎、冲洗,而后继续钻进或灌浆。
3、灌浆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按下述原则处理:(1)应尽快恢复灌浆。
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再恢复灌浆。
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再恢复灌浆;(2)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即可采用中断前水泥浆的比级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应逐级加浓浆液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