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审核、批准
发放范围及份数
修订历史
目的:为加强公司环保事故管理,及时汇报处置环保事故,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依据公司有关规定、制度、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分类:
1、环保事故是指违反公司生产工艺操作,或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排放污水超标或废气排放至环境中导致人体不适。
2、环保事故分为:车间污水排放超标事故、车间废气排放事故、公司污水站排放超标事故。
3、根据水质指标,车间污水排放超标事故分为以下二类:
3.1 一般事故:车间排放低浓水水质指标40000 mg/L<COD<80000mg/L, 2500mg/L<氨氮<5000mg/L。
3.2重大事故:车间排放低浓水水质指标COD>80000mg/L,氨氮>5000mg/L。
4、根据危害程度,车间废气排放事故分为以下两类:
4.1一般事故:产生的废气对车间内员工感官受到刺激,影响正常工作。
4.2重大事故:车间产生的废气对公司厂区内外人员感官受到刺激,影响正常工作。
5、根据水质及监控数据,公司污水站排放超标事故为以下两类:
5.1一般事故:排水口水质异常,400 mg/L<COD<500mg/L, 35mg/L<氨氮<45mg/L。
5.2重大事故:排水口水质异常,COD>500mg/L,氨氮>45mg/L。
报告程序:
6、车间污水排放一般事故发生后,当班班长30分钟内汇报至污水处理负责人,污水处理负责人1小时向排放车间主任告知并汇报至分管安环副总。
排放车间主任在24小时内向安环部提交书面事故报告,书面报告包括: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具体措施、整改情况、及部门内责任人处理意见等。
7、车间污水排放重大事故发生后,当班班长30分钟内汇报至污水处理负责人,污水处理负责人立即向排放车间主任告知并汇报至分管安环副总,安环副总告知生产副总及相关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生产部在24小时内向安环部提交书面事故报告,书面报告包括: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具体措施、整改情况。
分管安环副总在接到事故报告在24小时内汇报公司总经理,并向公司办提出处理相关责任人意见。
8、当废气排放一般事故发生后,车间主任30分钟内向安环部及生产部汇报,生产部及安环部及时到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处理,车间主任24小时内将事故报告以书面形式汇报至安环部。
9、当废气排放一般事故发生后,当事车间主任必须立即向安环部及生产部汇报,部门接至汇报后,立即赴现场处理并向分管负责人汇报。
生产部在24小时内向安环部提交书面事故报告,分管安环副总在接到事故报告在24小时内汇
报公司总经理,并向公司办提出处理相关责任人意见。
10、污水站排放超标一般事故发生后,当班班长必须在1小时内向部门负责人汇报,部门负责人在12小时内查明事故原因,并向安环副总汇报,并将超标原因书面形式向环保局汇报,超标原因包括:超标时间、原因、已采取相关措施、责任人的相关处理等。
11、污水站排放超标重大事故发生后,当班班长必须在1小时内向部门负责人汇报,部门负责人在6小时内查明事故原因,并向安环副总汇报,安环副总在24小时内向总经理汇报,并将超标原因书面形式向环保局汇报,超标原因包括:超标时间、原因、已采取相关措施。
12、公司环保部门应当保证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发生报告与实际有出入,应立即纠正并上报。
任何部门及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都瞒报。
13、各类环保事故均应记入环保事故台帐。
14、对于不及时上报按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