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相同的物种内部亲代和子代的相似性。
2、变异:相同的物种内部亲代和子代的不相似性。
3、染色体: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功能的核成分,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4、同源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形态、大小、结构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这样一对染色体称~。
5、细胞周期: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一段历程。
6、联会: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的现象。
7、二价体:一对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所形成的复合结构。
8、四分体:一个二价体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包括4条染色单体,故又称~。
9、性状:一个生物任何一个可以鉴别的表型特征。
10、等位基因:占据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的两个基因。
11、杂交:不同遗传型个体进行有性交配。
12、回交: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案。
13、测交:即测验杂交,指把被测验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个体杂交。
14、不完全显性:F1的表型不同于两个亲本,而是介于两亲本之间的显性。
15、完全显性:F1的表型与显性亲本的表型完全一致的显性。
16、致死基因:由于遗传能够导致个体在性成熟前死亡的基因。
17、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两个及以上的基因。
18、基因互作:共同影响一个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19、互补作用:两对基因(或显性或隐性)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新性状的发育。
20、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共同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基因能够抑制另外一对基因的表现。
21、重叠作用:指有两对基因的显性作用是相同的,个体内只要有任何一对基因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其性状即可表现出来,只有当这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性状才不被表现,而这两对基因同时存在显性时,其性状表现与只有一个显性时是一样的。
22、多因一效:控制或影响某一性状的基因往往是很多的。
23、一因多效:一对基因控制了两对或多对性状。
24、修饰基因:许多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表现,在这些基因中有一些基因依靠于主要基因的存在而存在,作用的性质是影响主要基因的作用程度。
25、连锁群: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即称一个基因~。
26、基因定位: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27、基因连锁图:把一种生物各连锁群内基因的排列顺序和遗传距离给予标定,绘制出的即~。
28、性别决定:关于性别的发生、分化以及产生雌雄差别的机制问题。
29、性染色体理论:性染色体上有性别决定的基因,它控制着胚胎早期原始生殖细胞所组成的性原基的分化发育,如果性原基的髓质部永久性的保留和发展,皮质部退化,将来发育成雄性的性腺;如果髓质部退化,皮质部向内生长发育,将来发育成雌性的性腺。
如上的性腺决定着性激素的产生,而性激素最终决定了生物的第二性征。
30、基因平衡理论:雌性化基因系统(X染色体上)与雄性化基因系统(Y和染色体)平衡决定生物性别,哪一种基因系统占优势,性别的分化就趋向哪一方,而胚胎早期性别是双向的。
31、伴性遗传:性染色体决定的遗传现象。
32、从性性状:位于常染色体上,性别是影响因素,由于受到性别不同的影响,导致性状的不同。
33、限性性状:由于受到性别不同的影响,导致生理结构不同,使性状局限于某一性别。
34、基因:核酸分子上具有特定功能的一段DNA片段。
35、遗传工程:是按照人们预先设计的蓝图,将一个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导入另一个生物体,使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遗传操作。
36、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
37、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38、染色体结构改变:在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的条件下使染色体的某区段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的数目、位置和顺序。
39、结构杂合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是正常的,而另一条发生了结构变异,含有这类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称为~。
40、结构纯合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都产生了相同结构变异的个体或细胞。
41、缺失:一个正常染色体上某区段的缺失。
42、重复:一个染色体增加了与本身相同的一段。
43、倒位:一个染色体上某区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了180°的颠倒。
44、易位:两对非同源染色体间某区段的转移。
45、染色体组:每一种同源染色体之一构成的一套染色体。
46、整倍体:含有完整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
47、一倍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
48、单倍体: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
49、多倍体:具有两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
50、同源多倍体:含有两个以上染色体组并来自同一物种的细胞或生物。
51、异源多倍体:含有两个以上染色体组并来自不同物种的细胞或生物。
52、非整倍体:细胞中含有不完整的染色体组的生物。
53、单体: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染色体(2n-1)的生物个体。
54、缺体: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成员全部丢失(2n-2)的生物个体。
55、多体:二倍体染色体增加了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的通称。
56、嵌合体:含有两种以上染色体数目和类型细胞的个体。
57、基因突变:基因水平上遗传物质中任何可检测的能遗传的改变,不包括遗传重组。
58、群体:指一个种、一个亚种、一个变种、一个品种和其他同类生物类群所有成员的总和。
59、孟德尔群体:具有共同的基因库,并由有性交配个体所组成的繁殖群体。
60、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
61、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占其同一位点全部基因的比率。
62、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个体数占群体总数的比率。
63、平衡群体:在世代更替的过程中,遗传组成不变的群体。
64、遗传漂变:由某一代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发生机误,这种机误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称~。
65、杂种优势: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优于双亲的现象。
66、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各个变异之间差异明显,有质的区别,无量的差异,是由少数基因控制,不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67、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的变异,无质的区分,只有量的差异,只能说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而无绝对的界限,很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遗传基础是微效多基因。
68、重复力:某一个个体同一个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
69、遗传力:指数量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广义:基因型方差)70、遗传相关:畜禽有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各部分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是生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所以遗传的,由此造成的相关称为~。
71、母体效应:由母体的基因型决定后代表现型的现象。
简答1、遗传学三个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连锁规律。
2、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①每个子细胞各具有与亲代细胞在数目和形态上完全相同的染色体;②既维持了个体的正常发育,又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3、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①保证了物种在世代交替和延续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亦即保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②通过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随机重组,产生了配子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创造了物种的变异性。
4、孟德尔定律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①杂交亲本的生物必须是二倍体;②被研究的相对性状要明显;③等位基因间的显性基因是完全的,并且不因其他基因的影响而改变;④不同对的基因要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⑤减数分裂要形成雌雄数量相等的配子;⑥杂交的后代处于相似的环境下;⑦被研究的群体含量要足够大;⑧雌雄合子以及由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具有同等的生活力。
5、影响性别形成的环境因素①温度:变温动物,如龟、蛙;②营养:蜜蜂③激素:奶牛的异性双胎中雌性不育(异性双胎使雌性胎儿激素水平不正常,最终生殖器官发育出现畸形,而不具备生殖能力)。
6、伴性遗传育种上的应用①判断基因的位置方法:正交、反交结论:正反交结果相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同——基因在X染色体上。
②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别:雏鸡的性别判断7、伴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的比较①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正反交结果不同;在两个性别中均可表达,性状的分离比在两性中不同;有交叉遗传与隔代遗传现象。
②从性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正反交结果相同;在两个性别中均可表达,不同性别中显隐关系不同;出现假显性现象。
③限性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无固定的遗传模式;仅在一个性别中表达,但另一性别仍带有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限性性状只在雄性个体表达。
8、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必须能精确地复制,使后代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以确保物种的世代连续性;②必须稳定地含有关于有机体细胞结构、功能、发育和繁殖的各种信息,以保证物种的稳定性;③必须具有强大的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物种复杂多样性的要求;④必须能够变异,以适应生物不断进化的需要。
9、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直接证据:①1928年,英国人Griffth,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发现了遗传物质。
1944年,Avery等,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核酸(DNA)是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的侵染:再次证明核酸(DNA)是遗传物质。
③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间接证据:①所有生物染色体都含有DNA,而蛋白质则例外;②同一种生物不管年龄大小,每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含量都相似,而蛋白质的含量不同;③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中DNA的量和质恒定;④紫外线诱变的有效波长中,以260nm左右的诱变作用最有效,DNA吸收紫外线的最高峰也是260nm左右。
10、遗传密码的特点①方向性: 5’→3’;②起始密码:AUG(真核、原核)、GUG(原核);③终止密码:UAA、UAG、UGA;④连续性和无标点:从起始密码起,每3个碱基连续阅读;⑤无重叠性:病毒除外,密码子中的碱基不重复阅读;⑥简并性:除Met、Trp外,其它均有2-6个密码子;⑦通用性及例外:所有生物体共用一个密码表,但有例外,如,UGA在支原体、人和牛的线粒体编码Trp;⑧摆动性: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时,前2个碱基严格互补,第3个碱基配对时有一定的灵活性。
11、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聚合过程;②都以DNA为模板;③方向都是5’→3’;④都遵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2①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②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的确定;③遗传密码的破译。
13、基因工程的步骤①获得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载体相连;③转化受体;④检出重组体→克隆。
1415①稀有性和随机性;②重演性和平行性;③多向性和可逆性;④有利性和有害性。
16、平衡群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必须是大群体;②随机交配;③无迁移现象;④无突变;⑤无选择,包括无人工选择和无自然选择。
17、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的要点①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世代不变;②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直进行随机交配,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不变;③在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为:D = p2,H = 2pq,R = 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