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美版春夜喜雨课件

完美版春夜喜雨课件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 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 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
库中的瑰宝。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 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人。 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 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 白”,那这个“杜”是----:对于杜甫,我 们并不陌生,大家还记得以前曾学过他的 什么诗?
《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 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词也。”
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
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 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 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 作有很大影响;
• 《五经》中以《诗经》最有文采。韩愈《进学解》:“《诗》正而 葩”。“葩”,此作华丽有文采解。后来《葩经》被用作《诗经》的 代称。《诗经》的 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 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的特点(诗经的段落称之为“章”)。
《诗经》手法:赋、比、兴。宋代朱熹在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即直陈其事;指铺陈排比,也可以是直接铺叙,使诗歌显得
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就是打比方;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即即景生情、托物兴感,由具体事 物引发想象和联想。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形式,“赋”、 “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合起来被称为诗 经的“六义”。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节奏划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解题: 春夜喜雨
整体把握诗歌: 请问:题目《春夜喜雨》这四个字中哪一 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近杜甫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他长期与下层人民生活在一起, 安史之乱中看到了许多国破后的惨象。 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广阔社 会面貌,故被称为“诗史”。风格多 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被后人称为 “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分别代表着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座高峰。 现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 世。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 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 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 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 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 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流行
歌曲或者山野传唱的民歌。(共160篇)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就像
奥地利歌剧一类的高雅音乐。(共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从文学价值上看,有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的说法。
李商影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是啊,诗人思念妻子,却不 能回家,他因雨而思,因雨而 愁,因雨而苦。那杜甫为何因 雨而喜呢?
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
(1)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 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 饱经战乱之苦的杜甫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成
《诗经》 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
源头。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 《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是由周王朝通过各诸侯国 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撰而成的。反映了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 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背得真流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 的另一首诗——《春夜喜雨》。请同学们 看这首诗,它属于哪一类?
五言律诗。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 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 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 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 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 狁之难很紧急啊。
“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
因何而喜呢? 因雨而喜。
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的心里很高兴。
说得真好!其实,雨是一种 极其平常的自然之景,本来无 所谓喜与不喜,可进入诗中就 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依托。因 此,同是写雨,作者表达的情 感你们看一样吗?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都定居,过上安稳的日子,他能不喜吗
(2) 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 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 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他看 到绵绵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他能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