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及答案解释

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及答案解释

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及答案解释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
(课程代码0000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基本的动力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矛盾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
3.商品的价值
A.是商品的自然属性B.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D.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4.简单商品经济中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矛盾
5.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发生质变的阶段是
A.简单价值形式1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6.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是劳动力商品的
A.价值B.使用价值
C.价格D.交换价值
7.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可变资本的比率B.不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资本的比率D.固定资本的比率
8.名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
A.增加B.减少
C.时减时增D.无法判断
9.资本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A.c:m B.m:c C.c:v D.v:c 10.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贬值是
A.设备折旧B.物质磨损
C.有形磨损D.无形磨损
1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c+v+m)=I(c+△c)+Ⅱ(c+△c)
B.II(c+v+m)=I(v+△v+m/x)+Ⅱ(v+△v+m/x)
C.I(v+△v+m/x)=Ⅱ(c+△c)
D.I(v+m)=Ⅱc
12.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是
A.商品价值B.生产价格C.交换价值D.垄断价格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公司
C.跨国公司D.经济共同体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生产绝对过剩B.生产相对过剩
C.社会总供给不足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主体地位的是
A.公有制经济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D.外资经济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A.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性作用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7.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要求注重发展的
A.局部性、激进性B.超前性、差异性
C.全面性、整体性D.跳跃性、可能性
18.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技术手段的产业是
A.农业B.工业C.商业D.金融业
19.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的保障形式是
A.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C.社会优抚D.社会保险
20.新殖民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A.政治控制B.经济兼并 C.军事侵略D.文化渗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在简单价值形式l只绵羊=2把石斧中
A.绵羊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B.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
C.石斧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D.石斧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E.绵羊和石斧都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
2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有
A.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E.两者在资本主义发展各个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2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有
A.周转时间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资本回收方式不同D.资本回收期限不同
E.物质更新方式不同
24.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有
A.垄断在竞争基础上产生B.垄断的产生消除了竞争
C.垄断不可能消除竞争D.垄断与竞争并存
E.垄断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尖锐
25.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非歧视性原则B.透明度原则
C.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D.对发达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
E.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辨析题:判断对错。

并说明理由。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2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次劳动。

错。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2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对。

劳动力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能够创造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8.垄断价格的出现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对。

垄断价格的基础仍然是价值,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2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发展中国家。

错。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信用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
1)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2)加速资本积聚和集中。

3)加快商品流转速度、节省流通费用。

4)使家庭形成合理消费结构。

5)有效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31.简述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答: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使用资本和所消耗资本之间差额的大小。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32.筒述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答:
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33.简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答:
1)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4.简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答:
1)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

2)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3)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35.试述商品经济的主要特征。

答:
1)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3)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35.试述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答:
1)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需求。

3)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4)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5)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