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心得体会先学后教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
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只有做到四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自学的目标和方向,学生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练习”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它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能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并且很好的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落到了实处。
2、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
由于教师不讲,学生自学,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后进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辅导。
而优等生本身知识就学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积极性,会更愿意努力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3、运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使师生得到了共同解脱。
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不但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老师,解决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老师满堂灌、学生不
想学的问题。
并且课堂上由于有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有效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学生也就更爱学了。
预习是自学的一种形式,是学生走进文本的起始阶段,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开始,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一环。
搞好预习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效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学习的过程,是探究并体会的过程,是形成见解和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为了上好课,总会在课前作一番精心的设计,以此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但是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而教材的知识量也很大,仅靠四十分钟完成要求的内容,时间会显得非常紧迫,而且效果也未必会理想。
伴随着新一轮课改及素质教育的落实,在课时减少而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课堂效率更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课堂上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课后作业却成了老师最大的麻烦。
因此,激发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掌握有效预习策略,养成预习习惯,便成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
小学是初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时候,而预习则是自学能力之一。
一方面学生有自学的条件;另一方面,预习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
度,易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教师的课堂工作量。
课前预习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检验效果方面仍有待提高,这将成为我新学期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