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目名称:《社会心理学》
作者:崔丽娟、才源源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
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
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所以,当我阅读完《社会心理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
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一些认识,所以我想就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是学校教育目的性得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有谁不能想起某个特殊教师的影响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教师就被赋予“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且,教师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和体现者。
因此,在儿童社会化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下面,我即从两方面说下我对于第二编中谈及的关于社会化在教育中的体现的感想。
一、教师威信。
有威信的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思想活动,把高深的伦理原则与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事物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实现其社会化。
这些都能从我们身边找到具体的体现:比如,当学生确认教师所讲的知识如果是真的,所提出的意见与希望是正确的,他们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实现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此外,学生还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
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
我还发现,学生对于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易于接受,并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
获得表扬会感到愉快、自豪,从而产生想要表现更好的愿望;而未获得表扬的学生会去积极争取;而即便获得批评甚至处分,也会有所触动,心服口服,并决心改正。
此外,学生还会把有威信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仿效。
二、教师期待。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所以,要想使学生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因为当教师准确地认识学生的能力和成就之后,对学生给予某种希望,用赞赏的目光看待他的一举一动,在不知不觉中给以肯定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学生也就产生了对教师的信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师生间在彼此交往中发生了某种微妙作用,产生了一种默契,因此提高了学习成绩。
小学生心理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近几年心理及教育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更为丰富的研究。
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生来讲,这个年龄是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逐渐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时期。
同时这个年龄又是他们青春萌动的时候,在心理上与幼儿园学生有了实质的不同。
这些发展与变化都会反映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包括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家长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学校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以及同学的态度。
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培养都既强调智力因素的教育,又强调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虽然社会、学校、家长都已对学生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热情,但不可否认,这两大方面还有许多需要了解和沟通的地方。
我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应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记得比尔盖茨说过:“假如你有的只是一个榔头,那么你就希望你面临的问题都是一些钉子”。
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
把自己所学的基本知识与你对世界的观察,理解联系起来。
同时,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转化旧的知识是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然这样就出现:学物理的人看到的是个物理的世界。
学心理学的人看到的是个心理学的世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号:090703013
专业:项管Q0941
姓名:赵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