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1. 科学就是正确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体系化的知识。

2. 科学的三种主要功能:技术功能、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3. 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也称研究法。

4. 科学的主要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5. 根据科研成果的性质分类可分为:5.1基础性研究:是指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自然界、社会有关领域中的新奇疑难现象和根本矛盾,旨在揭示其中存在的某些客观规律与法则,验证或创立新的科学假说理论、定律的科学研究活动。

人体机能活动规律、超量恢复理论、红白肌纤维学说等研究都属于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具有超前性、创造性、理论性的特点。

5.2应用性研究:是采用已有的基础研究成果,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着重解决把先进的科学理论转化为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方法的研究活动。

5.3推广性研究?:是指“产品研制成果的扩大”。

它是将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应用到生产、生活、教学、训练实践中去的研究过程,或称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中的最后环节。

6.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分类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三种类型。

7. 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7.1确定课题。

选题是科研过程中较为困难的环节,又具有对整体的制约和统率的作用。

7.2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又称为科学假设或科学假说(有人亦称为理论假设),是形成和建立科学理论的预制品,且必须有一定的科学和事实根据,并且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7.3制定研究方法7.4制定研究计划(方案)7.5搜集研究材料7.6对研究材料的加工整理7.7撰写论文,获取研究成果。

(这个程序通常可以分为准备阶段设计阶段调查与实践阶段形成科学成果阶段)8. 科研选题的概念:就是研究人员有目的、有步骤地选择某一科学领域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意义:科研选题是每项科研工作的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恰当的选择题目,将对科研工作的成败和成果价值起决定作用。

9. 研究问题通常都来源于:9.1体育实践中遇到的大量的理论与实际问题9.2体育传统理论、观点、方法和结论的质疑9.3从文献资料中去搜寻课题9.4从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中去发现问题9.5从学术争议的问题中提出问题9.6科学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与“边缘地带”发现课题。

10要确定一个研究题目,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研究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迫切性、可能性、研究者的主客观的条件等。

1实践需要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兴趣性原则11. 1确定研究的方向2查阅文献资料,初步提出研究问题3科学剖析论证,择优选定课题4确切、科学地表述题目12据国外学者研究,体育运动领域内主要科学的文献‘半生期’为;体育理论为3.8年;基础理论为5.2年;专项运动技、战术为5.4年;体育教学法为7.2年。

13 .查阅文献资料;1觅弱法.2借鉴法3引申法4综合法14阅读文献的一般要求;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2阅读与理解、记忆相结合3掌握阅读科技文献的一般程序15文献检索方法:1.常用法。

(根据查找的顺序和要求等的不同又把常用法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2追溯法是指利用已有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查找的方法。

3 循环法是指既利用检索工具书查找,又利用文献资料后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两种方式分期、分段的交替使用的文献检索方法。

16.体育文献检索工具包括书目、计算机光盘、国际互联网、声像目录。

17.文献资料综述是研究人员积累加工和利用资料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将分析研究资料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点与评价,按问题系统地、书面地表述形式。

18.横剖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人口普查和民意测验多采用横剖研究的方式。

纵贯研究的分类: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

19.假设的特点:1假设要以一定的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2假设具有一定的推测性和或然性。

3假设具有可验证性。

20.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然科学研究以客观事实作为研究的起点,又以研究得出的客观事实或现象为研究的终点,它既具有理论性更具有应用性。

21.操作定义是依据抽象定义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观测的指标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即把概念与可观测的指标联接起来。

(可测性是操作定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

)22.构造操作定义的方法:1 采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或数量标准做概念的调查指标。

2用可观测的社会现象作为概念的调查指标。

3对于一些很难用具体客观标准和社会现象来界定的概念,可采用社会测量和主观评价的方法设计指标。

23.测量的组成:测量的对象和属性、测量的工具和法则以及测量的结果和数字。

24.测量法最基本的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属性。

25.测量误差:在科学研究中,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具有误差,误差始终存在于测量的整个过程中。

26.随机误差:在重复测量时,纯属偶然因素产生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27.测量是效度:在科学研究中,一般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为测量的信度,把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称为测量的效度。

28.随机误差的来源主要有:被调查者调查者测量内容测量环境和时间。

29.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3效度低,信度可能很高。

4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30.抽样: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取一部分调查单位作总体的代表,被抽取到的调查单位称为样本。

抽样调查就是以样本的指标数值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的一种调查。

31.抽样误差: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范围的差异性,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算总体的参数值时总会有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抽样误差。

32.抽样的基本程序:1界定研究总体和调查总体。

2设计和抽取样本。

3评估样本与总体进行估计。

33.衡量样本质量的主要指标:准确性和精确性。

34.一份问卷通常包括四个部分:说明词、主体、编码和结束语。

35.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形式和封闭形式两大累;在内容上又可分为有关事实的、有关态度的和有关个人背景资料的三大类。

36.开放式的问题一般放在问卷结尾。

37.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有关个人的背景资料。

38.大规模的调查多采用封闭式的问题。

39.特尔菲法:是分别依靠有关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和匿名问卷的形式,请专家分别对事物进行评估、判断分析,以期最后获得一致意见的调查方法。

40.专家:在该专业领域有十年以上连续工作经验,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有较多(著名)学术成果和较高知名度。

专家人数: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范围及研究者的条件,一般选择15~20人为宜。

41.访问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是体育研究中最重要的调查方法之一。

42.按照对访问过程的控制程度进行分类,按照这一分类方式,访问分为结构式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43.结构式访问有称标准化访问,它是一种对访问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

44.从观察描述的结果来看,可以把观察法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45.观察法必须遵循客观性和典型性两个基本原则。

46.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即首先以一个理论假设为起点,这个假设是一种因果关系的陈述,它假定某些自变量(静力拉牵)会导致某些因变量(肌肉酸痛)的变化。

然后进行如下操作:1在实验开始时对因变量(y)进行测试(即前测)。

2引入自变量(x),让它发挥作用或影响。

3在实验结束前再测量因变量(即后侧)。

4比较前侧和后侧的差异值就可以检验假设。

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从而推翻假设。

如果有差异,则可证实原假设,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

47.实验主要组成部分:实验对象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在实施实验刺激以前对实验对象(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的测量称为前测。

而在实施实验刺激后对他们的测量称作后测。

48.实验的基本原则:随机化原则均衡性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49.实验设计大致可分为两类:简单设计和多组设计。

50.资料一般分为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两大类。

51.资料整理程序分三阶段:审查分类与编码及汇总。

52科研论文按科学性质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体育社会科学类论文53.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常见的论文结构:前言(又称引言、导言、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这一部分是科研论文论述的重点所在,是全文的主题部分,是论文结论赖以产生的基础。

)结论(结论是全篇论文的精髓所在,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54.撰写论文的一般步骤:确立论点,选择材料总体构思,拟定提纲撰写论文初稿认真修改定稿55.体育科研论文中的表格一般只使用三线表格。

56.论文评价的形式:专家个人评价专家集体评价57.科学态度:是指人们对科学、科研工作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和事的认识和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

58.科学态度对科学研究的影响:1对科研工作的意义及特有的规律性的深刻理解和研究者献身科学的精神。

科学研究既是崇高的、伟大的工作,又是平凡的、艰辛的劳动。

2.客观地认识事物,获得研究材料。

客观的地而不是主观臆断的认识事物,客观、详细、全面的获得研究材料,是科研工作在确定研究课题后的中心工作环节,是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的前提和条件。

3在研究中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科学研究活动是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与繁杂而精细的操作劳动的高度统一。

4勇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科学研究者应具备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动机和目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客观严整的学风谦虚谨慎的态度59.科研道德属于职业(或特定活动领域内)的行为规范,它是以一般意义的道德规范为基础,结合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和对人们态度行为的特殊要求而形成的,适用于科研活动领域的行为规范。

而科研道德修养,就是科研人员对这种行为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及以此为基础在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

59.科研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1献身科学、造福人类2尊重事实、捍卫真理3严谨求实、客观公正4不慕虚名、甘于奉献5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60.逻辑知识是在科研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知识。

一方面,逻辑推理是揭示客观规律,形成科学认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另一方面,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在选择课题和进行研究设计的过程中,在科研论文撰写和科研成果的展示及交流过程中,由于对语言、定义、概念的准确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必备的逻辑知识既不容忽略,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其它知识所无法替代的。

61.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应。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对智力水平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

思维的各种品质对于工作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思维的广度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善于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思维的深度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善于透过普通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以及揭示其有价值的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