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颂
《梨花颂》
·简介·
• 《梨花颂》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属于京歌。讲述大 唐贵妃杨贵妃的故事,结合梅派剧目《贵妃醉酒》及《太 真外传》而成。
李胜素
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 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工青衣、花衫。河北 省柏乡县人。现任国 家京剧院一团团长, 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 该团领衔主演。
• 学习演唱《梨花颂》 ,应该从两个方面着 手:
京 大 剧唐
贵 妃 谢
谢 欣 赏
总结
在上京剧课之前,对京剧一点都不了解。这短短的几次课, 让我发现了京剧独特的美。京剧,看起来只是一个剧种,靠唱、 念、做、打来表演的一种娱乐形式。其实,京剧的内涵的确是博 大精深,奥妙无穷,有着极伟大的精神和艺术魅力。我很喜欢京 剧的服饰,蟒袍玉带,素衣罗裙,既是艺术,也是历史。京剧的 旋律丰富多彩又动听悦耳。时而嘹亮高亢,时而缠绵拖腔。还有, 演员在舞台上的肢体表情表演,能叫观众跟着演员有时悲喜交加, 有时惊心动魄,有时义愤填膺,有时目瞪口呆。唱腔有板有眼如 行云流水,念白京腔京韵又文采高雅,动作表情即夸张又逼真灵 巧,武术又和舞蹈珠联璧合,一个兰花指,一个秋波,一转身, 一挪步,那都是极具魅力的。 虽然,京剧课结束了,但我已经学会了欣赏戏曲,我会发现 京剧更多的美。
的动作上,虽然大都是一些行当上的技艺,但正是通过这些动作丰富了人
物的性格,强化了剧情。这些场面的设计正可谓是以人物的性格特点来设 立的,这样不仅能给观众同样的感受,而且更能带动观众的情感。又如在 第六场《魂断马嵬》中,陈元礼为逼宫杀杨贵妃时,壮士们自杀的舞蹈程 式的不同和动作的夸张性,表现出当时情形的紧迫性,这都是《大唐贵妃》 在形势上美的表现。
• 1、唱腔 • 2、表演
《梨花颂》
• 1、咬字:字头流畅, 字尾归韵力度适中 • 2、装饰音的重要性 • 3、节奏:非常平稳 • 4、音量大小变化不明 显 • 5、尾音:抛物线甩音
《梨花颂》
梨花开 春带雨 梨花落 春入泥 此生只为 一人去 道他君王 情也痴 情也 痴 天生丽质 难自弃 天生丽质 难自弃 长恨一曲 千古迷 长恨一曲 千古思
《梨花颂》的歌词写得简练、 形象,概括力强,琅琅上口。 其旋律则写得情感真挚,优美 动听。作曲家运用的是戏歌写 法。《大唐贵妃》是京剧,主 人公是梅派青衣应工,因此这 首戏歌旋律基本都选自梅派的 二黄戏。这首戏歌虽然篇幅不 大,但旋律的起伏很大,而且 朴实、含蓄,与词义结合得相 当好。 • 梅派戏的身段无处不美, 他把大量的舞蹈动作根据历史 人物生活,合情合理的揉化于 各种身段之中,唯美至极。
个人感受
听着这样的唱腔,想象着如雪的梨花。我似 乎能看到,唐姬舞动起霓裳羽衣,一边舒展的广 袖,一边吟唱着“我这里款款一曲诉深情,切莫 道佳期如梦难觅寻”。在这花影涌动中,似乎又 再现了她那窈窕的身影,一边举头望月,一边发 出“我分明见你飘飘欲仙展彩屏,切莫道云海迢 迢星河远”的叹息。千年唐姬,在梨花丛中,演 绎着千年的情爱,而如雪的梨花,就是真爱最好 的见证。
• 《梨花颂》结构严谨,词曲典源自雅,意境深渊,回味悠长,感 人肺腑。唱腔优美抒情,句读 分明,越是高音,越是甜润。 嗓音脆、亮、甜、润、宽圆俱 备。 • 舞台动作揉进昆曲表演的艺术, 雍容华贵、端庄温婉、意境和 美、深沉含蓄,令人感觉到花 团锦簇,照眼皆迷。《梨花颂》 不愧为是新编剧中的经典!
从形式上来看,《大唐贵妃》可谓是一个较为大型的戏曲剧目。该剧 糅合了诗、乐、舞、技、画等多种表演艺术元素于一体,把场景,布景, 舞台效果等诗意地串联起来,来配合塑造主要人物的性格,戏曲的综合性 和虚拟性也更具有美的特征。观摩《大唐贵妃》,从域象到景象间的间接 渲染,,经过加工,虚其形,拟其神,从而达到浓厚的写意色彩。就像第 二折《华清赐浴》一场中,域象与景象间的融合,增加了华清池的高贵与 典雅加之华丽的灯光和优美的舞蹈。无形中向观众展现了皇宫的奢华,然 而,这种衬托的手法又何尝不是剧情的有意安排?在第三场《梨园知音》 中不似之似的表现程式的运用尤其表现为开场伊始的两个丑角滑稽而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