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组成
心血管系统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动脉(artery):为输送血液出心室的管道。
管壁厚,管腔小。
⏹根据管径,动脉可分为大动脉(弹性动脉)、中动脉(肌性动脉)、小动脉和微
动脉(阻力动脉)。
⏹典型的中动脉管壁由内膜、内弹性膜、中膜、外弹性膜和外膜构成
动脉在器官内的分布
动脉间的吻合:交通支,动脉弓,动脉网,动静脉吻合
静脉:为输送血液回心房的管道,分微小中大静脉。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属支多,管径越合越粗。
⏹体循环的静脉分浅、深两种。
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含门静脉系)和
心静脉系。
⏹静脉管壁的内面有静脉瓣,有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但有些部位的静脉中没有
静脉瓣。
⏹静脉的吻合比较丰富。
静脉间的吻合:静脉网,静脉丛
特殊的静脉:
硬脑膜窦(sinuses of dura mater)
板障静脉(diploic veins)
毛细血管:为物质交换的场所,连于动静脉之间,管壁仅由单层内皮细胞围成,其外有一层基膜。
二血液循环
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血液沿心血管系统循环不息。
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右心室------左、右肺动脉------各级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各级肺静脉----------左、右肺静脉--------左心房
三血管的吻合和侧支循环:
第二节心
心的外形:中空性肌性器官四个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房间隔、室间隔
一尖心尖
一底心底
两面胸肋面和膈面
三缘右缘、左缘和下缘
三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
功能:血液循环的“泵”,内分泌功能
二,心的位置:胸腔中纵隔内,2/3在左侧,1/3在右侧,形似一尖朝前下的圆锥体。
心得前方对着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一小部分与胸骨体下部左半及左侧第4,5肋软骨接触;后方平对第5~8胸椎
三,心的各腔:
(一)右心房
(二)右心室
(三)左心房
(四)左心室
心腔内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
1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冠状窦瓣等
2乳头肌--腱索
3心传导系
4心房肌和心室肌的不同时收缩
Tricuspid complex
右房室口纤维环
三叶瓣
乳头肌
腱索
Bicuspid complex
左房室口纤维环
二叶瓣
乳头肌
腱索
四心的构造
1.心壁是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组成
2. 心骨骼:纤维环,左纤维三角,右纤维三角
3. 房间隔与室间隔
五心的传导系统Conduction System of Heart
窦房结sinoatrial node(起搏点)-----结间束(心房肌收缩)----- 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 房室束----左、右脚(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收缩)
六心的血管
(一)动脉: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
右冠状动脉: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
左右冠状动脉之间有广泛的吻合,但吻合支细小,当一主干发生急性梗死时,侧支循环不能很快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各心腔的血液是按从静脉流入心房,到心室,再到动脉,这一恒定的方向流动的。
(二)静脉
(三)冠脉循环:心需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拥有相当丰富的血液供应
心肌有着一套独立的血管系统,称为冠脉循环,为体循环的一部分
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左右窦-----左右冠状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心肌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心大中小静脉----冠状窦----右心房
七心包
八心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
动脉韧带(肺动脉分叉处与主动脉之间)
在肺循环—肺动脉及其分支仅分布于肺,运送静脉血
二,体循环的动脉:在体循环—主动脉及其分支:
分布于全身,运送动脉血;营养一定的区域和器官:分器官内动脉和器官外动脉
器官外动脉在人体的分布规律
对称性、节段性
壁支和脏支
有静脉、神经干伴行(血管神经束)
多行于身体的屈侧、躯体的深面、利于隐蔽的部位或肌群及肌层之间
管径与器官功能有关
(一)升主动脉
(二)主动脉弓:(见系统解剖复习学习指导,后面简称大白本)
(三)胸主动脉(见大白本)
(四)腹主动脉(见大白本)
(五)髂总动脉(见大白本)
第四节静脉
一肺循环的静脉
在肺循环—肺静脉
起自肺门
每侧各二支
运送动脉血
二体循环的静脉
—浅静脉(superficial vein)
位于皮下,不与动脉伴行,名称独立
—深静脉(deep vein)
与动脉伴行,与动脉同名,每一中、小动脉常有两条伴行静脉
静脉的分布:
包括上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
两端均为毛细血管
心静脉系
详细分支见大白本
淋巴系统
第一节淋巴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淋巴系统的组成
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淋巴器官lymphatic organ(淋巴结、胸腺、脾和扁桃体)
淋巴组织lymporganc tissue
功能
运送淋巴(液)
参与免疫功能
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lymphatic capillary
位于组织间隙,盲端起始,内皮构成管,具有较大通透性
2.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
管壁由三层膜构成,有瓣膜
分浅、深两种
浅淋巴管随浅静脉走行
深淋巴管随血管神经束走行
3.淋巴干lymphatic trunks
由较大的淋巴管汇合而成,共九条
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的淋巴)
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的淋巴)
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的淋巴)
左、右腰干(收集下肢的淋巴)
肠干(收集腹腔脏器的淋巴)
4.淋巴导管:由淋巴干汇合而成,共二条
右淋巴导管: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
胸导管:乳糜池cisterna chyli(左、右腰干;肠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
第二节人体各部主要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淋巴器官:淋巴结,扁桃体,脾,胸腺
1.淋巴结lymphatic node
结构:(淋巴结)门,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
位置:成群分布肢体屈侧,(脏器)门的附近,血管分支周围,与血管同名分浅、深两种功能:过滤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免役
2.淋巴组织: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