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历史16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历史16课教案


【达标测试】 1、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 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 多的战役( ) 。 A、 赤壁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2、公元 207 年,曹操曾写诗明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暮年, 壮心不已。 ”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当时曹操 “志” 在何处 ( ) A、统一全国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3、 官渡之战中袁绍 10 万大军输给了只有 4 万人的曹操; 8 年后, 20 多万大军的曹操输给了只有 5 万人的孙刘联军,其相同原因是 ( ) 。 A、 骄傲轻敌 B、 天意为之 C、 借助东风 D、 不习水战 4、三峡库区兵书宝剑峡因传说藏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而闻名, 最近,文物工作者打开峡谷的悬棺,排除了存在兵书宝剑的可能。诸 葛亮是何国的丞相( )。 A、魏国 B、吴国 C、蜀国 D、 东汉 5、 下列有关三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魏国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 B、吴国造船业发达,海上交 通也得到了发展 C、蜀国丝织业发达 D、魏国人派人到了夷洲,加强了台 湾和内地的联系
高新区徂徕镇第一中学 备 课 纸
第___周 ___个课时
总第____至___课时 备 课 人:_______
备课时间:_______
徂徕镇第一中学备课纸
备课类型 新授
课题 课前检查 16 课 三国鼎立
二次备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概况;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 立。 2、通过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原因的分析,明白骄兵必败的道 理,懂得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 3、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两次战争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教学反思
6、三国时期战役众多,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 7、 “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 间故事与哪个人物有关(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8、 《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很大反响,问历史上三国鼎立局 面最终形 成的时间是( )。 A、公元 220 年 B、公元 221 年 C、公元 222 年 D、.公元 229 年 9、杜甫的诗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赞扬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10、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 ”这 是宋朝大文豪苏轼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感叹( )。 A、赤壁之战 【堂堂清】 1、官渡之战:200 年,曹操与袁绍决战官渡,曹操挥师南下,与孙刘联军对垒赤壁。周瑜采用诈降和 火攻,火烧赤壁,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3、三国鼎立:220 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正 式形成。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战役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 以令诸侯”;经济上采用
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许,“挟天子 的措施,势力逐渐壮大起来。与占
据黄河以北的 争雄北方。 2、概况:200 年,曹操和袁绍在 进行决战。曹操采 取 、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迅速歼灭了袁军 主力。 3、影响: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1、概况: 年,北方的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割据 势力,统一全国。 联合孙权迎战曹军,两军在 对垒。 2、经过:曹军初战失利,撤到江北。周瑜采纳部下 的 建议,向曹操采用诈降并用火攻,大败曹操。(典故:草船借箭) 3、影响: 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的影响,为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三国鼎立: 1、背景: 后,曹操转战关中,完成北方的统一。刘备 占领湖南、湖北,又向 发展,占领 、云贵地区。孙 权占据江东,又向湖南、湖北扩展。 2、三国鼎立: ①魏国的建立: 年, ②蜀汉的建立:221 年, 称 。 ③吴国的建立:222 年, 在 在 在 称帝,国号魏。 称帝,国号汉,史 称王,国号吴。三国
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3、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①魏国:重视 ,大力兴修水利。 ②蜀国:在丞相 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 速西南地区开发。 ③吴国:造船业发达,积极发展海外贸易。230 年,孙权派 率领船队到达 ,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合作探究】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