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聊]闲淡籽料选购图解
图解, 和田玉, 尘缘斋, 籽料
本帖最后由 hell_yg 于 2010-9-14 22:07 编辑
家人选购两串籽料,自己也顺便了解一下混乱的市场!有错的地方大家指教!
和田玉身份的高贵,让假货制造者兴奋不已,市场上假货横行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造假者的手段高超,内行人连呼上当而不知。
籽料的上色,也是让我开了眼见!。
卖籽料商家的手,大部分都是黄色的,这已经不是什
么秘密啦,当街上油上色。
但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比如从皮色及滚料识别入手,当可窥见一二:
一:活皮。
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
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
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
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
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
细小的裂子里。
那活皮的色是从玉里透出来的.
(真皮的籽,就靠大家来上传图片啦)
二、死皮。
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
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
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
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
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
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xj卖玉的商家的手,大部分都是黄色的)这已
经不是什么秘密啦,当街上油上色。
1.抛光料加假皮
第一眼就看到那颜色太不自然了.最多的是橘红色和黄色,这类籽料基本没汗毛孔,一般玩家都可以分辨的
出。
三、滚料。
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
滚料是把山料(青海料、俄料,青白玉等)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
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这种假籽料充斥
市场,蒙骗了很多人。
滚料的价格一般不高。
1.山料滚成籽料模样加皮掩盖痕迹
一般体现为大件,现在市场上,可为是假皮横行,本来那块料就可以卖上好价钱,但是为什么卖家还会上假皮呢?那就是希望卖上更高的价钱,假皮只是一障眼法,让买家看不到真实的内部,透过“眼看”都是白花花的。
很让人无语。
一部分是真的籽料上色,一部分那就是新疆山料充的,希望山籽变凤凰。
但差非所有全部的籽料都能清楚看见汗毛孔,特别是经过打磨抛光后的成品雕件。
而当今的市场,不管是二三十元或者是上n万元的,大部分也是滚色的。
对买家有利也有弊,利是这样混乱的市场,让和田玉的买家可以数n倍的砍价,弊的是只有看行家的眼力啦!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这也是当今市场的现状,好的和田玉一颗难求,价格昂贵
购籽料:
一、购真的籽料,当从汗毛孔入手。
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
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
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
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正常光线下,对着光线,肉眼使可看到。
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
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真的籽料多为形状不规则的,所以买家要在大量的籽料里淘。
淘色淘形状。
二,从籽玉的裂纹来辨认: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征之一,自古以来和田仔玉以皮为贵质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难觅,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质紧密纯净的好籽玉根本不会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没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如何鉴别它的真伪呢?这时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鉴别标志。
籽玉在河床中历经百百年的冲刷碰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裂,裂
隙中往往侵入皮色,这些裂只要不影响主体都是好料,磨光籽和滚筒料料型相对都十分完美无缺,很少有裂,并且可以看出有多个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别真籽玉的标志,多为不规则形状。
三, 色系辨别, 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远看、近看色系都不变,属于温润、柔和的白。
山料,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时白度正常,拿远看则有点发青的感觉,尤其和仔料样本放在一起,利用这个方法相比较时,近看、远看,可以看出差异,由于这个目测法屡试不爽,是很好辨别玉料的方法。
无论玉的白度看起来再怎么白,不属于和田仔料的玉带远看,还是会偏蓝或青色系。
此法和有无汗毛孔方法同样适用于有皮
色的仔玉。
(也因此证书上大多是青白灰)
假亦真时,真亦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