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
学分:2 学时:32 (其中实验学时:0 )
一.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选修
2、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3、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流程以及实践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电子商务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发展与应用,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电子商务常用的支付与安全策略,了解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3学时)
简介:本章要求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了解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电子商务的特征、功能及其影响。
具体内容:
1.1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2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1.3电子商务的影响
第二章电子商务框架与交易模式(3学时)
简介:本章要求了解电子商务发展的框架与环境,了解电子商务从不同角度的分类,理解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具体内容:
2.1电子商务框架与环境
2.2电子商务的分类
2.3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第三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3学时)
简介:本章介绍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要求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Web技术和EDI技术。
具体内容:
3.1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3.2Internet技术
3.3Web技术
3.4EDI技术
第四章电子商务交易安全(4学时)
简介:本章要求了解电子商务的安全现状和威胁,以及电子商务安全体系
和要素,了解电子商务安全的技术基础,以及几种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
具体内容:
4.1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4.2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4.3电子商务安全协议
第五章网络银行与网上支付(4学时)
简介:本章要求了解金融电子化与电子金融的相关知识,要理解网络银行、网上支付以及第三方支付的相关概念和知识,掌握几种常用的网上支付工具。
具体内容:
5.1金融电子化与电子金融
5.2网络银行
5.3网上支付
5.4第三方支付
第六章电子商务物流管理(4学时)
简介:本章要求了解物流概念,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理解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模式的和选择。
具体内容:
6.1物流概述
6.2物流系统及其分类
6.3物流技术的发展
6.4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6.5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第七章网络营销(3学时)
简介:本章要求了解网络营销的含义、特点、研究对象、营销手段等,了解网络广告、E-mail营销和搜索引擎营销的含义,了解网络营销的规范与发展。
具体内容:
7.1网络营销的含义与特点
7.2网络广告
7.3企业网络营销战略
7.4网络营销的规范与发展
第八章移动电子商务(3学时)
简介:本章要求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含义、特点、架构及模式等一般知识,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具体内容:
8.1移动电子商务概述
8.2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8.3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动态
第九章电子政务(3学时)
简介:本章要求了解电子政务产生、定义、含义、功能及其基本内容,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了解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具体内容:
9.1电子政务概述
9.2电子政务模式
9.3电子政务现状
第十章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2学时)
简介:本章了解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了解电子商务立法的重要性及电子商务立法原则,了解目前国内外电子商务面临的法律问题。
具体内容:
10.1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10.2国内、国外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10.3相关电子商务法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形式:考试考试方法:开卷
2、按学校的要求,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
四.大纲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电子商务的系统组成,电子商务的模式与技术构架,电子商务与企业、电子商务与消费者的关系,电子商务的安全及支付技术;其中,电子商务模式与技术构架,电子商务的安全及支付技术也是难点章节。
五.教科书、参考书
教科书:
王玉珍主编,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参考书:
[1]张宽海,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管有庆,电子商务安全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