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及油品的主要理化指标
腐蚀及腐蚀度
将标准金属片在规定试验温度下,浸入试油中,经一 段时间取出,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油品对金属有无腐蚀, 油品对金属有无腐蚀, 油品对金属有无腐蚀 相对应的这类试验项目叫腐蚀试验,简称腐蚀。 相对应的这类试验项目叫腐蚀试验,简称腐蚀。 将规定的金属片在140℃试油中以15~16次/分的速度 在试油中交替浸入和提出,使粘附在金属片表面的热润 滑油膜与空气中的氧定期接触,使金属发生氧化腐蚀, 连续运行50小时后,按每一平方米面积的金属片所损失 按每一平方米面积的金属片所损失 的克数来确定它的腐蚀程度, 的克数来确定它的腐蚀程度,以g/m2表示。相对应的这 个试验项目叫腐蚀度试验,简称腐蚀度。 造成油品腐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油品中含有活性硫化 物、有机酸(烃类氧化也可产生)等物质所致。
水在油品中的溶解度
水在油品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对油品 的使用性能却产生很坏的影响。水在油 品中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降 低时,溶解度变小溶解的水析出成为游 离水。油品中的水分就是因成品油罐装 油品中的水分就是因成品油罐装 时温度较高,冷却后析出水珠形成所致。 时温度较高,冷却后析出水珠形成所致 因此安装备用成品储罐时解决油品含水 的有效方法。
燃点、 燃点、自燃点
燃点时测定闪点以后,继续提高油品温度, 当达到某一油温时引火后所产生的火焰不 再熄灭,发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油温称为燃 发生这种现象的最低油温称为燃 点。 测定闪点和燃点时,需要,无需引火油品即可因剧烈氧化而产生 无需引火油品即可因剧烈氧化而产生 火焰自行燃烧,这就是油品的自燃。能发 火焰自行燃烧,这就是油品的自燃。 生自燃的最低油温,称为自燃点。
馏程
馏程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出 来的油品数量和温度的标示。油品的沸点范围因 所用蒸汽设备不同,测定的数值也有差别。常用 的有恩氏蒸馏设备,当油品在恩氏蒸馏设备中进 行加热蒸馏时,最先汽化蒸馏出来的一些沸点低 的烃类分子,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汽相温度称 为初馏点;蒸馏过程中各种烃类分子按其沸点高 低的次序逐渐蒸出,汽相温度也逐渐升高,当馏 出体积为10%、50%、90%时的汽相温度分别称为 10%点、50%点、90%点;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最高 汽相温度称为馏点或干点。初馏点到干点的这一 温度范围称为馏程或沸程。
平均分子量
由于石油是各种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所 以石油馏分的分子量是其中各组分分子量 的平均值,因此称为平均分子量。油品的 分子量随着石油馏分的沸程增加而增大。 一般汽油为100 120,煤油为180 200, 100~ 180~ 一般汽油为100~120,煤油为180~200, 轻柴油为210 240, 210~ 轻柴油为210~240,低粘度润滑油为 300~360,高粘度润滑油为370 370~ 300~360,高粘度润滑油为370~500.
倾点、熔点、滴点、软化点、 倾点、熔点、滴点、软化点、凝点
倾点是油产品能够从标准形式的容器中流出的最低温 度。 熔点是石油产品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熔点是 熔点是石油产品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石蜡油的重要指标,也时确定其牌号的唯一标准。 滴点是润滑脂、凡士林在规定条件下加热, 滴点是润滑脂、凡士林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试样从仪 器的小孔滴出第一滴的温度。 器的小孔滴出第一滴的温度。 软化点是沥青在试验条件下, 软化点是沥青在试验条件下,加热使小球将铜环中 的沥青压下的温度。它是沥青的重要指标。。 的沥青压下的温度 凝点是柴油、润滑油重要的低温流动性指标, 凝点是柴油、润滑油重要的低温流动性指标,特别 在寒冷地区尤为重要。 在寒冷地区尤为重要。
比重、密度、 比重、密度、重度
石油的密度时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增加 而增大的,因而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多的石油 密度最大,而含环烷烃烃多的石油密度居中,含 烷烃(石蜡烃)多的石油密度最小。根据石油的 根据石油的 密度(或比重), ),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初步判断该 密度(或比重),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初步判断该 油的质量。 油的质量。按新的计量单位,密度的单位为千克 每立方米(kg/m3)通常的倍数单位为克每立方 厘米(g/cm3)或(g/l),他们都等于1000 kg/m3。
酸值、 酸值、酸度 产品的酸值、 产品的酸值、酸度都是表示油品中所含有有机酸的 总量。 总量。润滑油酸值是指中和一克油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 汽油、柴油的酸度是指中和100毫升油所需氢氧化钾毫 克数。根据酸度值的大小可判断油品中所含酸性物质的 量及对金属的腐蚀程度。酸值(度)高,油品所含酸性 物质越高,对金属腐蚀就愈烈。酸值(度)又可以判断 油品变质程度。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氧化所产生 的酸性物质,导致酸性增大,所以使用到一定程度就要 换油。 石油馏分中都含有环烷酸,这是形成酸值的主要成分。 石油馏分中都含有环烷酸,这是形成酸值的主要成分。 和金属形成金属皂类,引起腐蚀,其分子愈小, 它可以 和金属形成金属皂类,引起腐蚀,其分子愈小, 它的腐蚀能力越强。 它的腐蚀能力越强。
沸点
对于液态纯物质,在一定的外压下,当加热 到某一温度时,其饱和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 等,此时,汽化在汽液面上及液体内部同时 进行,这一温度称为沸点。在外压一定时, 沸点是一个恒定值。 石油是混合物,没有一个固定的沸点,在外 压一定时,油品沸点随气化率曾加而不断升 高。所以表示油品的沸点则应以某一温度范 表示油品的沸点则应以某一温度范 即沸程(或馏程)来表示。 围,即沸程(或馏程)来表示。
比重、密度、 比重、密度、重度
石油产品的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石油产品的质 量数。单位时克/厘米3(g/cm3)或公斤/米3 (kg/m3). 石油产品的重度是单位体积石油产品的重量 数,单位时公斤(力)/米3 。 比重是摄氏20℃时的石油产品和同体积4℃ 时纯水的重量比值,用d204 表示。国外常用 15.6℃时油和水的比值,用d15.615.6 表示。
石油及油品的主 理化指标
蒸汽压
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它在液面上的蒸汽压 呈平衡状态时,由此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 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蒸汽压实质就是 液体中分子逃离液体汽化或蒸发的能力。石 油产品所说蒸汽压,一般指汽油,汽油的饱 和蒸汽压越大,含有低分子烃越多 蒸汽压越大, 蒸汽压越大 含有低分子烃越多,越易 汽化。有的防锈油就是利用汽油易挥发的性 质选用汽油作为溶剂。如7424薄层防锈油就 选用120#溶剂汽油作为溶剂,此种防锈油涂 在工件上,汽油挥发留下一层很薄的膜与空 气隔绝,达到防锈目的。
油品的浊点、 油品的浊点、凝点
在低温时油品失去流动性,其原因是当温度降低时, 其粘度很快增加,当粘度增大到某程度就会变成无 定型的粘稠的玻璃状物质而失去流动性。若油品含 蜡,则当油品受冷时,温度逐渐下降,油品中所含 蜡就会结晶出来。 浊点就是油品在试验条件下,因为开始出现烃类 烃类 的微晶粒而使油品呈现浑浊时的最高温度。冰点是 的微晶粒而使油品呈现浑浊时的最高温度 浊点之后的继续冷却,直到油品呈现出肉眼看得见 品呈现出肉眼看得见 的晶体温度时的温度。 的晶体温度时的温度。 凝点是当油品冷却到一定温度,并将储油的试管 倾斜45℃角,经一分钟后,肉眼看不出液面位置有 所移动,产生这种现象时的最高温度。
苯胺点
石油产品与等体积的苯胺(50:50)混合, 混合, 混合 加热至两者能互相溶解称为单一液相的最低 称为石油产品的苯胺点。 温,称为石油产品的苯胺点。 油品中各种烃类的苯胺点是不同的。当分子 量相近时,芳烃的苯胺点比烷烃低的多,多 芳烃比单芳烃更低,环烷烃比烷烃更低。一 一 般油品的芳香烃含量越低,苯胺点就越高。 般油品的芳香烃含量越低,苯胺点就越高。 因此通常用苯胺点来反映油品的组成和特性。 因此通常用苯胺点来反映油品的组成和特性。
残炭
残炭是指润滑油在不通入空气的试验条件下, 加热使其蒸发和分解排出气体后所剩下的焦 黑色残留物。 润滑油残炭值的大小取决于油品中多环芳烃、 烷烃、胶质、沥青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的含量, 这些物质含量越高,油品残炭值越大。
油品闪点
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油料)加热到一定温度 时,当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在临近火焰 时,能发生短暂闪火的最低油温。通常石油 馏分的沸点越低,则闪点也就越低。汽油的 闪点在-30~-40℃,煤油的闪点在26~50℃, 润滑油的闪电可达130 325℃.闪点可看出油 130~ 润滑油的闪电可达130~325℃.闪点可看出油 品的均匀性, 品的均匀性,润滑油闪点低于130℃说明已混 入轻组分油品。油品的闪点与其化学组成有 关,一般规定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 一般规定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 一般规定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
馏程
馏程可大致判断石油产品轻重成分的含量多少, 馏程可大致判断石油产品轻重成分的含量多少, 鉴定其蒸发性,以便确定使用范围。例如发动机 鉴定其蒸发性,以便确定使用范围 燃料(如汽油)的蒸发性是用馏程来表示的,即 为初馏点、10%点、50%点、90%点和干点。初馏 初馏点、 点和干点。 初馏点 10%点 50%点 90%点和干点 点和10% 10%点表示对发动机起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 点和10%点表示对发动机起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 倾向;50%点表示加速性和工作稳定性 点表示加速性和工作稳定性, 倾向;50%点表示加速性和工作稳定性,其馏出 温度越低越好;90%点和干点表示不容易挥发的 温度越低越好;90%点和干点表示不容易挥发的 不易燃烧的重馏分含量。如重质馏分多, 不易燃烧的重馏分含量。如重质馏分多,汽油不 能完全蒸发和燃烧,就会增加汽油的消耗量。 能完全蒸发和燃烧,就会增加汽油的消耗量。
特性因数
一
特性因数(K) 特性因数K= 式中T0R为郞氏温度,T0R=0F+460 0F为华氏温度,T0K为开氏温度,它与摄氏温度的 关系是T0K=273+t℃,t℃为中平均沸点。 特性因数K对于了解石油馏分的化学性质、分类、 确定原油的加工方案等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可用 特性因数结合比重或平均沸点来求定油品其他物理 性质。 利用特性因数,可以大致划分原油的类别: 利用特性因数,可以大致划分原油的类别 特性因数K大于12.1为石蜡基原油,K≈11.5~ 12.1为中间基原油,K≈10.5~11.5为环烷基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