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邻关系纠纷案例解析

相邻关系纠纷案例解析

相邻关系纠纷案例解析
承办律师:山东健华律师事务所梁清华律师
【案情介绍】原告孙某与被告张某系邻居。

十几年前,原告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在家门口挖掘一处水井,使用至今。

2013年秋天,被告张某因厕所改造,在距离水井两米左右的位置建造了一处简易化粪池,没有对化粪池四周和底部进行防渗漏处理。

因为化粪池地势高,水井地势低,且距离很近,由于化粪池没有进行防渗漏措施,池中污物势必会下渗,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影响原告的饮用水安全。

为保护原告的饮水安全和维护邻里关系的和谐,要求被告对化粪池进行填埋或进行防渗漏处理。

【办案经过】我接受原告孙某的委托后,认为该案系相邻关系纠纷,且原、被告系紧邻的邻居。

考虑到邻里关系相处,孙某告诉律师,孙某本不想直接起诉到法院,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接手案件后,我认为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孙某应该提交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家井水存在被污染的危险。

但如何证明确实比较困难。

后来经过仔细考虑后,我认为,既然原告孙某诉讼说的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险”,也就是说,井水还没有被污染,因此,原告就无需就井水被污染的事实进行举证。

但是为了证明邻居家的化粪池可能会污染原告家的水井,原告家的水井有被污染的可能性,我就联系原告孙某,到实地查看。

到实地后,我发现,化粪池和水井的距离不足三米且化粪池所处的地势要明显高于原告家水井地势。

我到实地后,
对现场进行了拍照,并就地势的高低进行了大概的测量并进行了记录。

针对“危险性”的举证,我也试图从证据方面进行举证,但从实际方面考虑,原告确实很难举证。

对此,我也曾一度陷入困局,内心也很没有底。

但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管饭讨论后,我认为,对于这种危险性实际是一种广泛为公众所知的常识,是无需通过证据加以证实的,即因化粪池地势高,水井地势低,且距离很近,由于化粪池没有进行防渗漏措施,池中污物势必会下渗,存在污染原告水井的危险,进而影响原告的生活勇士,属于自然规律,无需举证。

鉴于其中论述比较多,且该案件的论述和证明多为理论性的,为了避免庭审时法官和律师思路的混乱,我在庭前准备了详细的书面资料并于庭审时提交法庭。

【办案结果】最终法院采纳了我的代理意见,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相邻关系原则出发,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判决被告限期对化粪池进行整改,已达到消除污染原告水井危险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