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一二轮复习建议: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一二轮复习建议: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2019考核目标与要求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例3 (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
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说明】本题立意在于通过考生对所熟悉的京剧艺术中人物 脸谱的固定化,考查考生解读、提炼题干信息,以及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门独 具特色的艺术体系,它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脸谱与 真实历史人物的相貌没有任何联系,脸谱也不代表对历史人 物的正确评断,对历史人物的价值也没有任何作用。京剧脸 谱主要是将大众对历史人物的认识,采用程式化的方式呈现 出来。
2018考核目标与要求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例9、(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 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 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 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 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 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 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 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 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 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1、2019年《历史考试说明》前言变化
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
历史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 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 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 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前言变化:
• “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 “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认识----出题重点: 1、立德树人(思想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 2、核心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历史五大核心素养) 3、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与素养---弘扬民族精神、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2019年 一、考纲研读,明确方向 二、强化能力,提升素养
一、考纲研读,明确方向
• 1、2019年《历史考试说明》前言变化 • 2、考核目标与要求例题变化 • 3、题型示例变化
2019考核目标与要求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例9、(2014海南卷)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 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 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说明】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将历史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 评价的能力。本题题干设置的情境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生产管理方 式的变革及其影响。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大繁荣的时代,也贫 富差距加大的时代,因而导致30年代大危机。材料中也提示劳动生 产率普遍提高而只有少数企业的工人享受到福利待遇,因此工人分 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2、考核目标与要求例题变化
四大能力目标与要求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2、考核目标与要求例题变化
2018考核目标与要求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例3 (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7)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 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说明】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提炼材料信息,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透过小说受到欢迎, 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儒、释、道三教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对其合理解读,揭示了小说蓬勃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 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 的基本脉络。
2019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
历史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 文化素质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 一考试大纲(文科)》,制定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 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 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 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 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 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