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文秘专业调研报告

现代文秘专业调研报告

现代文秘专业调研报告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及人才需求预测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职业背景:(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上、课程体系的优化组合上、教学内容的加工提炼上、教学方法的适当变革上、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置上、管理模式的改进或更新上等各个方面。

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就是市场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

那么人才市场对于现代文员究竟都有哪些方面的具体要求呢?通过一个时期以来的调研和考察,根据就业学员从各类工作岗位上反馈回来的大量信息,根据整个社会形势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我们发现各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团体所需要的文秘人才应当是现代意义上的复合型的文秘人才。

这样的文秘人才既会直接动笔起草文件、撰写文章,也会运用电脑和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准确高效地处理各种文件资料;既能熟练地运用网络进行办公,也能运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提炼等;既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的设备,也能进行简单必要的维护甚至维修;既会独立而有序地处理各类办公事务,也能给主要负责人当参谋、搞策划;既能对内搞好组织协调、周到服务的工作,也能对外搞好社会交往、人际应酬的工作;既能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日常工作,也能完成一些特殊性质的任务(比如给领导开车、进行现场拍摄、进行危机处理、兼管某些财务工作等)……。

从各类用人单位对于文秘人才的现实要求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文秘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用人需要了。

他们对于文秘人才提出如此多样的具体要求,既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工作手段变革的需要,也是用人单位一想提高办公效率,二想节约用人成本的需要。

他们对于文秘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既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接受的、应当研究的。

人才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的呼声,就是我们进行专业改革的动力和方向,就是我们采取各项改革措施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和依据。

研究市场、跟踪市场、预测市场,永远是我们进行专业建设乃至进行学校建设的根本任务。

作为办学单位几乎时时都在研究市场、跟踪市场和预测市场,而学校的服务对象——广大的学生和家长,也在不断地细心地考察市场、研究市场和预测市场。

学校办得好不好,专业办得成不成,除让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做出最后的裁决之外,广大的学生和家长也势必要做出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评价。

你的课程体系是否能够适应就业的形势,你的师资力量是否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你的仪器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你的管理特色是否有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你们专业的生源情况、办学规模以及就业情况究竟如何,你的专业的乃至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诚信度和美誉度究竟如何,……这都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所要考察、分析和研究的,这都是广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下决心、作决断的重要依据。

如果你的专业乃至学校能够紧跟市场、及时调整、不断改革,如果你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能够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欢迎,那么你的生源就一定是充足的,生源的质量也一定是上乘的;反之,一切情况将都是不堪设想的。

作为一个专业,如果在招生环节上出了问题,那么其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将何以体现?你这个专业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不管哪一个专业,只要你能够通过不断的改革,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市场的需要,获得用人单位和广大学生及家长的由衷赞誉,那么你就一定能够越办越顺心,越办越红火,你就一定能够使你的专业、你的学校兴旺发达起来。

这种专业改革在办学问题上所形成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公式予以表达:改革↔满意↔发达。

此公式的含义是:改革可使各方面满意,各方面满意又可使专业和学校更加发达;反过来,专业和学校发达了,各方面就可能满意了,各方面满意的内在原因又应该成为继续改革或深化改革的动力和依据。

正鉴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文员必须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深化各方面的改革。

(2)专业教学改革的职业背景:现代文秘从业人员,不是仅仅根据哪一个行业或少数行业的需要而设置的,而是依托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和科技进步的大背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根据大多数党政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文秘工作方面的现实性需求而进行专业定位的。

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成批地输送到哪一个用人单位,而只能个别地逐一地输送给具体的用人单位。

每一个党政团体、企事业单位都是需要文秘人才,尤其需要现代意义上的复合型的文秘人才的,然而由于每一个党政团体、每一个企事业单位的行业背景、工作重点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对于文秘人才的具体要求也就可能各有特点。

不过由于文秘工作具有许多共同而独特的职业特点,文秘工作的性质不会因为行业背景、工作重点的不同而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各个用人单位对于文秘人才的具体要求又都是大同小异的。

正鉴于此,我们对于文秘职业的背景特点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分析而准确地加以把握,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文秘职业的背景特点,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地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

文书、秘书、办公实务操作员或其他的办公室文员,都属于管理人员,都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非现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便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诸多的职责。

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才,不仅要能够胜任一般范畴内的文秘工作,而且要能够胜任领导交给的诸多临时性的特殊工作;不仅应当成为单位领导处理文件资料的得力助手,而且应当成为单位领导经营管理方面的得力参谋;不仅应当成为用人单位的好管家、“贤内助”,而且应当成为单位领导的忠实部下和贴心朋友……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员,在领导的心目中,在单位的运作中,其地位都是非常特殊的,其作用也是非同一般的。

故此,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需要具备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需要掌握广博的社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需要掌握丰富的生活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底,需要具备运用不同手段进行写作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文字处理能力,需要具备独立搞好文秘工作尤其是运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办公事务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能力,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人际应酬和组织协调的能力,需要具备能够较好管理现代企业、党政团体和其他公共事业的能力,需要具备对于社会信息和专业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需要具备参与决策、项目策划和具体实施的基本能力,需要具备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需要具备终身自学、持续发展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以上各方面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就是现代文秘工作的职业背景对于文秘人才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就某位个体而言,他不可能同时具备以上各方面的要求,但就专业的建设者和改革者而言,他就不能不尽量全面地考虑以上各方面的现实需求。

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员的具体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文秘职业的背景特点务求实效地有序进行。

2、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目前阶段,我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将会逐步成熟起来,党政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又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插上了竞飞争翔的翅膀;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许多单位都非常需要用全新的知识、现代的技能和先进的思想武装起来的功底扎实、业务精湛、能力全面、道德高尚、综合素质优良、善于开拓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复合型的文秘人才。

阜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党政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类级别不同的单位、各类大大小小的公司)不下一万个,此外还有自愿到上海、杭州、苏州、大连、北京、深圳、广州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就业的毕业生,再加上自然淘汰的文秘人员,由此我们预测,在今后的十年之中,分布于以阜阳市为中心的各单位中、需要不断予以补充的文秘岗位至少应有一万个,如果我院文秘专业每年培养200名学员,十年培养2000名学员也只能满足其五分之一的需求。

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才在将来十年之中都会是极受社会欢迎的,他们的就业前景都将是极为乐观的。

就目前而言,该专业的毕业生就曾出现过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些用人单位在毕业生纷纷就业之后还通过熟人来到我校主动招聘文秘人才。

正是适应了这样的社会需求,我们相信,我们所开设的全新意义上的现代文员一定会越办越红火,最终办成遐迩闻名的品牌专业。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1.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改革,将现代文员建设成能有力支援国家建设、社会适应性强、极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职特色鲜明、教学体系完整、综合实力雄厚的省级示范专业,进而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和遐迩闻名的品牌专业。

2.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足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广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复合型现代文秘人才为目标,以“改革中求发展,发展中思改革”为主线,与时俱进、务求实效地开展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三、专业教学改革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的基本思路1、如何体现中职的教育特色以够用为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整合;以实用为主导,突出实验实训课的教学环节;以满足需要为前提,强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助手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双师型”教师为主要成分,加快新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2、如何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注重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有机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文体活动与技能竞赛的有机结合、校内活动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在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将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从而形成一个配套和谐、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保证该专业学员具备应有的技术应用能力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并形成专业特色突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辩证统一的合理结构。

3、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广泛搜集的意见和建议为依据,以上级文件和相关科研成果为指导,以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为借鉴,以专业杂志和高职教材为蓝本,以各教研室为最基本的教改单位,组织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内容的提炼、整合、修改、补充和完善,以形成与现代文员相适应的完整而富有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

4、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构成,本着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完整、统一的基本原则,适当突出以实验、实训、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严格建立“三制统一”(任课教师责任制、指导教师责任制、实验员责任制)并与学生实验操作规则相配套的实践课教学规范,认真上好每一次任课教师指导下的实践课、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实践课和待岗单位有关专家指导下的实践课,使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责任明确、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有机贯通、切实有效、严谨科学的教学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