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课程大纲
《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描述
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将以一种全新的模式为学生重新诠释教材的功能,教材的功能将逐渐地从“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本课程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灵活地编排,注重为学生提供发挥自身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空间。
传统教材并不重视教材的“师培功能”,较少考虑教材本身对提高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作用。
教师对教材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将教材看作“规范”、“权威”,习惯于依照教材亦步亦趋地教,不敢对教材提供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此课程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挑战,特别对他们分析教材、设计教学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将以小学英语教材为主要的分析对象,研究如何发挥教材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的学习将从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与教学活动设计两方面展开,前一部分的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做好理论知识储备;后一部分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一方面对教学案例进行评析,另一方面根据教师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
5.学习后的总体目标
学习目标1(知识层面):在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英语教材的教学大纲有清晰地理解;能准确掌握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能够基本领会与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学习目标2(理解层面):在理解方面,学生能基本掌握教材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能对教材进行合理地评价;同时能把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的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3(应用层面):在应用层面,学生能对教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能基本掌握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分析、设计与评价,学生能独立地完成对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习目标4(分析层面):在分析层面,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对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思考与分析的学习思路,培养全面具有辩证的分析性思维。
学习目标5(创新层面):在创新层面,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
二、课程要求
通过学习《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这门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小学英语教材相关的基本内容,熟悉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体系和使用要求,并能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掌握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分析、设计、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研究、反思教学、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1.课堂参与
《小学英语教材与教学设计》作为教育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样也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教师的系统讲授将是本学科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疑惑,教师将此看做新的教学契机,再次展开教学。
此外,教师可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插排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讲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检查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作业
作业是学生期末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的作业形式主要分为课后习题与教学设计。
在每单元教学结束后,课后习题作为作业的一部分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本学期将安排5次教学活动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材基本信息
四、相关阅读材料
[1]《中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蔡红梅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2]《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王蔷,程晓堂,孙晓慧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
[3]《英语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罗毅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4]《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程晓堂主编,外语教学与教研出版社,2002年。
[5]《英语教学设计》,鲁子问,康淑敏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朱萍,张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五、考核
《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科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考核的方式主要为考察形式。
学生的总成绩由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开卷)两部分组成。
(1)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50%,主要包括课后作业、课堂考勤、活动设计组成。
其中课后作业占20%,课堂考勤占10%,活动设计占20%。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试卷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