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地方政府学期末考核题》(开卷)注:考试时间100分钟1、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正呈现出由冷变热,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变迁的趋势,其根本动力是()。
A、经济体制的转轨B、政治制度改革C、社会发展加速D、区域经济的发展。
2、认为法人与自然人一样,也享有固有的人格和权利的学说是()。
A、“保护说”B、“钦定说”C、“传来说”D、“固有权说”3、我国香港、澳门是()。
A、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B、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C、城镇型地方政府D、特殊型地方政府4、按地方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方政府可分为()A、一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城镇型和特殊型B、高层地方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C、政治型和经济型地方政府D、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和混合体地方政府5、当代中国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有()。
A、2种B、3种C、4种D、5种6、行政系统功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发挥,行政效能达到相当的高度是政府改革进程的哪个阶段()。
A、形成阶段B、发展阶段C、不适阶段D、冲突阶段7、行政体地方政府单位的地方行政机关是由()。
A、选任制产生B、委任制产生C、聘任制产生D、合同制产生8、议决权与执行权由两个中心行使的体制是( )。
A、议行合一体制B、议行分立体制C、双轨制体制D、混合体体制9、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由()。
A、地方议决机关构成B、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C、地方议决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D、地方司法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1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制单位的自治机关由()A、人民代表大会组成B、人民政府组成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组成D、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组成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1、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主要有()。
A、政治职能B、建设职能C、经济职能D、社会保障职能E、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2、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主要是()。
A、立法控制B、利益控制C、司法控制D、行政控制E、财政控制3、下面哪些属于中国高层地方政府( )。
A、地级市B、省C、自治区D、直辖市E、特别行政区4、中国地方政府属于()。
A、相对议行合一体制B、绝对议行合一体制C、相对议行分立体制D、绝对议行分立体制E、双轨体制5、中国地方选举的基本原则有()。
A、普遍选举原则B、平等选举原则C、秘密投票原则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E、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6、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主要有()。
A、执行权B、制令权C、管理权D、人事权E、监督权7、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主要有()。
A、双重性B、差异性C、局部性D、服务性E、规范性8、中国地方政府关系就纵向关系来说,包含()。
A、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不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B、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C、上下级地方政府间的关系D、上级主管部门与下级政府间的关系E、上下级地方政府对口部门间的关系。
9、机关事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A、公文管理B、后勤管理C、财务管理D、信息管理E、资产管理10、地方财政预算的原则有()。
A、公开性原则B、统一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可靠性原则E、年度性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地方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设有民选产生的地方政府自治机关;第二,中央与地方自治政府的权限划分,通常是通过《地方组织法》或《地方自治法》等法律加以确定和调整。
第三,各地方自治单位依据法律承担地域性、社会性、服务性的公共管理职能。
第四,地方自治单位内部的自治权力包括:组织权、财政权、公共执行权、地方立法权、制裁权等五个方面。
第五,中央政府通过立法、行政、财政方式监督控制地方自治单位的活动2、简述地方政府的作用。
作用:一、地方政府的政治作用:1、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
2、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
3、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二、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1、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2、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3、简述地方政府管理本地区社会事务的方式。
第一种为议行合一型的:由地方公民选举议会,由议会选举执行委员会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主要成员同时为地方议会的组成人员,负责地方政府的设置、调整并管理其运行。
第二种为议行分立型的: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机关即政府的首长分别由辖区公民选举产生,各自对选民负责,由民选的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司掌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调整和运转管理。
第三种为混合型的:地方政府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即议会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同时接受上级政府领导并对其负责。
地方政府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管理机构设置、变更和运转。
中国的地方政府的机构管理属于此种类型。
4、比较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国家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组成,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级管理,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属于中央财政的收入主要包括(1)地方财政的上缴;(2)中央各经济管理部门所属的企业,以及中央、地方双重领导而以中央管理为主的企业(如民航、外贸等企业)的缴款;(3)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75%部分,海洋石油资源税的50%部分和证券印花税的75%部分;(4)银行结益的缴款、国债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中央财政收入在我国财政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担负着保障国家具有全局意义的经济地方财政收入是指地方财政年度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中央财政收入的对称。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县或市(自治州、自治县)的财政收入组成。
地方财政收入包括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内容:(1)主要是地方所属企业收入和各项税收收入。
(2)各项税收收入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城镇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证券交易税(印花税)的25%部分和海洋石油资源税以外的其他资源税。
(3)中央财政的调剂收入,补贴拨款收入及其它收入。
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的内容主要有各项税收附加,城市公用事业收入,文化、体育、卫生及农、林、牧、水等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市场管理收入及物资变价收入等。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项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价格补贴支出等。
需要指出的是,1994年以后的地方财政收入与以前实行总额分成财政体制下的地方财政收入在内容和范围上有一定差别。
另外,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所得税收入分配方式又有重大改革,2002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以后逐年还要调整分配比例,使用时要注意区分口径变化。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论述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与表现。
地方政府在伴随中央集权体制产生后,随着中央集权体制在传统国家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变化,更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政府职能也在不断演变。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这种演变更为迅速。
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演变在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和主次先后方面有不同的表现,但呈现出一种共同的趋势:政治职能逐步减弱,社会职能日益增强;并且从简单的防御职能向建设职能发展。
中国最早出现的地方政府,其职能重点在于代表国君维持对当地的政治统治,完成赋税征收,劳役征召和士兵募集这类工作。
随着帝国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的活动有了进一步的拓宽:重视农业生产,春季劝导农民及时耕作,冬季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平时重视对居民的教化,出现灾害注意救灾赈济,以保证地方的社会安定;社会治安、防火、防盗这类确保地方社会秩序的工作,都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在帝制时代,地方政府还承担司法职责,进行案件审理。
进入近现代以来,地方行政与司法逐步分离,经济事务以及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事务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
在当代,地方公共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更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基本上是沿着如下轨迹演变的:确保国家(国君、帝王、中央政府)的政治统治——保证地方社会的安定有序——从保障本地社会安定走向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而为本地居民提供质量更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在西方,地方政府职能演变大体上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但由于近几个世纪以来,当中国社会处于发展停滞时,西方国家却迅速通过工业革命进入了现代社会。
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民主与法治在这些国家都日趋成熟和完善。
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在职能发展上原本落后的状况,出现根本改变:不仅比中国更早走完上述过程,而且更进一步向服务优质化方向发展,使地方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接近实现或已成为这些国家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2、论述地方政府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目标。
规律:首先,地方政府发展是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推动的过程。
当地方政府系统与环境保持某种平衡状态时,地方政府就能充分回应环境提出的要求并有效满足这种要求。
随着系统外部环境的变迁和系统内部状态的变化,这种平衡被打破,地方政府系统改变为内部状态以使自己与环境保持新的平衡。
这两种动力机制形成并交汇时,地方政府发展才能发生并取得成功。
相反缺任何一种因素都能导致地方政府发展动力不足或改革难以发生或流产。
其次,地方政府发展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
地方政府发展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应该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来决定。
在中央设定的框架下,地方政府被允许进行一些大胆的试验,试验方案和计划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
再次,地方政府发展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系统性改革工程。
地方政府发展涉及地方行政系统的改革,也关系到地方立法,司法关系的变革。
最后,地方政府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负复杂过程。
地方政府发展意味着地方政府内部权力,利益和资源的再分配。
从这种意义上说,地方政府发展是一种政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