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一面》课件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一面》课件 苏教版
.
15
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突出鲁迅的精神,突出他那 种斗志,表现了他把自己的整个 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崇高 品质和顽强意志。
.
16
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 “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
对话
“你要买这 本书?”
心情
立刻感到 受了父亲 的抚摩
.
我的感受 感到严肃和慈爱
17
对话
“你买这本书 吧——这本比 那一本好。”
39--43
.
8
研读课文,讨论
1、课文对鲁迅先生有几次肖 像描写?重点写他什么特征? 为什么这样写?
2、怎样理解“同志、朋友、 父亲、师傅、战士”的含义?
.
9
1、先在文中找出三次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 并标上序号。
2、试填写下表,比较每次外貌描写的异同。
远景
描写 特征 写法
中景
近景
.
10
描写
懊悔 (àohuǐ) 地窖 ( jiào ) 窘境 (jiŏng ) 摩挲 ( suō ) 抖擞 (dŏu sŏu )
揩油 ( kāi ) 不能自已 ( yĭ )
. 莽撞 (mǎngzhuàng)6
根据课文找出下列内容:
时间: 1932年秋天的一天中午 地点: 上海虹口公园附近的内山书店 人物: 我,鲁迅,内山完造 起因: 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经过: 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
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诗歌集《野
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
《而已集》,杂文集《坟》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
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
《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4
返回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那些?根据这 些词语,我们可以判定本文本文采用了那 种写作顺序?
2.你认为可把课文划分为几部分?
3、 作者是怎么描写鲁迅先生的?
4、把读不准的词做上记号。
.
5
下列红色字你能 读准吗?
嵌 (qiàn) 踱 (duó ) 赫然 ( hè ) 捻 (niăn ) 颓唐 ( tuí ) 憎恶 ( wù ) 恣情 ( zì ) 踌躇 (chóuchú)
面孔黄里带白,瘦 得教人担心,精神 很好;头上直竖着 寸把长的头发;牙 黄羽纱的长衫;隶 体“一”字似的胡 须;黄色烟嘴,熏 黑了;微笑;点头。
特征
瘦,头发直竖, 胡须“一”字, 长期抽烟
写法 特写镜头
.
13
远景
中景
近景
描写
瘦瘦的, 五十上下, 穿牙黄长 衫,咬着 烟嘴。
咬着烟嘴,面孔 面孔黄里带白,瘦 黄里带白,瘦得 得教人担心,精神 教人担心,精神 很好;头上直竖着 很好;头发约莫 寸把长的头发;牙 一寸长,直竖着; 黄羽纱的长衫;隶 胡须很打眼,隶 体“一”字似的胡 体“一”字;正 须;黄色烟嘴,熏 直而慈祥的眼光; 黑了;微笑;点头。 竹枝似的手指。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
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
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
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
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结果: 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
7
全文共43个自然段,该怎样分?有 没有明显的区隔?
• 一、会面的经过(以记叙为主)1--38
1-2 会面的时间、地点、作者的身份和 事情的起因
3—17 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作者的 困难
18—38 详细描写与鲁迅先生的一次 会面 二、“一面”对我的影响(以议论为主)
特征 瘦
瘦但精神好,Βιβλιοθήκη 发直竖,胡须打 眼。写法 粗线条整体勾勒 局部细. 微描写
瘦,头发直竖, 胡须“一”字, 长期抽烟。
特写镜头 14
课堂练习
阅读对鲁迅先生的三次肖像描写的段落,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段都是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但由于距离、光线明 暗,状貌也就不一样。第一次作者是站在_远_处,光线 暗_ , 而人物形象模糊,作者只作了__ 的轮廓描写,这是鲁迅先生
远景
瘦瘦的,五 十上下,穿 牙黄长衫, 咬着烟嘴
特征
瘦
写法 粗线条整体勾勒
.
11
中景
描写
咬着烟嘴,面孔黄里 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精神很好;头发约莫 一寸长,直竖着;胡 须很打眼,隶体“一” 字;正直而慈祥的眼 光;竹枝似的手指
特征 瘦但精神好,头发直
竖,胡须打眼
写法
局部细微描写 .
12
近景
描写
你了解他吗?
鲁迅: 浙江绍兴
人。伟大的文 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1881-1936)
.
3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山、
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后发表第一 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被誉为
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
阿累
俯横
首眉
甘冷
为对
——
孺千
鲁子 夫
迅牛 指
.
。 ,1
走进作者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 苏涟水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 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 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 “右翼剧联”, 同年8 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 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 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 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复 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参 加新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 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 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2年
外貌的__景远。第二次第三次作者站在__处近,光线__,亮
因而人物形象刻画得__清、晰细致,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__ 景。近
2.这三次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外貌的最突出的特点:瘦_但 _是__精__神__很__好 。
3.第二次有两处突出的细节描写:一是_头_发_直_竖;一是_胡须_
打眼 。这些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_刚_毅性格和_顽_强_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