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教学要求:初步了解和体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查找资料。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探求、了解古代诗歌里所沉淀的古代社会、文化、人任知识。
培养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教学内容:一、探究准备1.从诗歌中了解古代交通状况。
2.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的情况。
3.从古代赠别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阅读材料1.《蜀道难》:李白在诗中描绘了古代的道路——栈道。
栈道又名阁道,是古代人为了生活及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
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
可见当时的交通是多么的不方便。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骊山,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
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从这首诗来看,唐代使用的交通工具有马,其交通设施是驿站。
民间通信主要靠专使骑着驿马,一站一站送达。
3.《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从汉代以来,阳关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
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古代陆路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
4.《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晁监(衡),即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入唐。
仕于唐,并受玄宗皇帝重用。
与李白,王维等交往颇深。
753年,回国途中,遇狂风暴雨阻挡,重返唐,死于长安。
虽然唐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巨大进步(如船体比前加大,结构更加坚固,指南针、牵星术、航海图以及季风助航普遍应用),航海活动进人了繁荣时期,但海上的风浪还是阻挡了晁监回国的路。
三、推荐网址1. http///2. http///search-dir/wx/sgyw/gd/3. http///hwochao/四、探究活动1.围绕三个方面,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第1组负责了解古代交通状况;第2组负责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的情况;第3组负责从古代赠别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2.温习以前所学过的古诗中有关交通的内容,搜集阅读材料中有关古代交通的信息以及涉及古代交通的诗歌。
3.采取讨论的方式,对古代产生众多的送别诗进行探索。
4.每组组长在班上进行专题发言。
5.将探究的成果写成小论文,与同学、老师交流。
五、有关资料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河。
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
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
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
元朝继续开挖运河。
京杭运河全线通航。
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
明代出现造船高蜂,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
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2.中国古代出行交通素描我国古代的出行交通工具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为了出行方便,就已经学会了制造和利用代步工具了。
传说黄帝之时,曾“刳木为舟”,即用一个大原木从中剖开制独木小舟以济深行远。
传说,中国最早的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明创造的。
从《史记•夏本纪》所记的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的记载可见,夏代之时已经出现了适应于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据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先公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即训练牛马等家畜以驾辕驱车。
到商汤之时,已将马车作为战车用于征伐阵战,商汤正是凭借着这一先进于夏王朝的坚船利炮,“革车三百乘”,一举打败了夏桀王,而建立了商王朝。
从甲骨文内容来看,除了用于征战以外,商代的车子也用于商王及贵族们的出行和田猎。
从商代晚期殷墟遗址已经发现了的车马坑来看,车子已有复杂的构造和精美的装饰,当时已由发达的车马制造业。
从甲骨文“舟”字等字形来看,商代已经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水上交通工具发展史的一大进步。
道路——径、途、道、路、阡、陌。
3.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车、马、牛、舟、船、轿。
4.涉及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古诗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晋•陶渊明《饮酒》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⑨行道迟迟,载渴栽饥。
——《诗经•采薇》⑩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5.有关送别的古诗标题①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②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唐•李白《渡荆门送别》⑤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无名氏《送别》⑦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⑧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⑨唐•高适《别董大》⑩唐•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六、试题样式一)主题探究。
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围绕“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这一主题写下两点探究成果。
(提示: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出行观念、交通道路、民间通信等)材料一:过清华宫绝句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材料二: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材料三: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探究结果:1.2.3.(二)写出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古诗句四句。
①②③④(三)写出古诗中有名的送别诗四句。
①②③④中考连接:[05四川省眉山市]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怀。
(2)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答案:(一)1.交通设施:馆驿。
交通工具:马。
2. 交通道路:路。
交通工具:马;马车。
3. 交通工具:船。
民间通信。
(二)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④行道迟迟,载渴栽饥。
(三)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05四川省眉山市] (1)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
(2)选取句子并言之成理(可以从思想感情、修辞、炼字或者根据自己的联想、想像来谈,2分),表达有个性(1分)。
)我喜爱的一个戏剧人物示例一:请看“鸣鸣”是怎样在“默默”中惊人撼世的——我最喜爱的戏剧人物张鸣鸣我不大喜欢电影,但《一个独生女的故事》看了两次。
这部电影讲的是:主人公张鸣鸣原本也有一个幸福家庭,但因爸爸突然心肌梗塞去世,而张鸣鸣的妈妈本身就患心脏病,丈夫的去世给了她极大的打击,她的病恶化,住进了医院,从此不满十岁的独生女张鸣鸣担负起了家里所有的事情……你问我最喜爱的戏剧人物是谁?就是她——张鸣鸣。
因为每次看都被主人公感动得眼泪鼻涕一起泛滥。
为什么?她是一个体贴的女孩儿鸣鸣的妈妈病重,失去了劳动能力。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不让妈妈操心,鸣鸣没有跟妈妈提起任何关于学费的事。
夜深了,万籁俱静,鸣鸣拿出自己攒了很久很久的钱(五角、一元、两元……很零碎的钱),用这些钱,鸣鸣交了自己的学费。
多体贴的女孩儿啊!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宁愿用自己积攒很久的零花钱来交学费,也不愿意让自己重病的妈妈操心。
扪心自问,我们从不缺钱花,但我们是否做得到勤俭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多少同学一衣一食都依赖着自己的父母,且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与同学比吃穿,看到关于鸣鸣的故事,我们该认真地反思一番了吧?她是一个懂事的女孩儿鸣鸣过生日那天,正在住院的妈妈给了鸣鸣钱,让她给自己买个蛋糕过生日,可后来鸣鸣却给妈妈买了营养品,当妈妈问她是否买了蛋糕的时候,她回答妈妈:“外面买来的蛋糕摆久了吃了会拉肚子。
”很让人感动的一个场景。
我绝对相信十岁的鸣鸣也很想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也很想在生日那天吹蜡烛吃蛋糕,但她很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
她已经失去了爸爸,她只想要妈妈快点好起来,跟别人的妈妈一样健健康康,我相信这是她唯一也是最大的愿望!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同学还会在过生日时要父母开派对,要父母买双层蛋糕,要父母买高级玩具……在这样的幸福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儿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妈妈突然犯病,呼吸困难。
鸣鸣赶紧去拿氧气袋,可是老天好像有意考验鸣鸣——氧气袋用完了。
看着被病魔折磨的痛苦不堪的妈妈,鸣鸣顾不得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披上雨衣,飞快的向医院跑去……我不知道你看到这一幕时是否跟我一样泪流满面,但你一定看到了鸣鸣的勇敢。
设身处地,我们能否在关键时刻能像她一样地坚强和果断呢?十岁的鸣鸣——用顽强的抗争精神,默默地谱写了一曲震天撼地的生命交响曲。
简评:二中实验的方能能同学写的这篇单元同步文章本文条理清晰,列出三个小标题来写,使读者对鸣鸣的可爱之处一目了然。
文中列举了电影中的几个生动的情节,故分析和议论均有依据,不空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单元作文.示例二:我看小燕子“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叛逆,她还有一些疯狂……”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她就是那个家喻户晓,人见人爱的还珠格格小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