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品种的分类——茎菜类(精)

蔬菜品种的分类——茎菜类(精)

蔬菜品种的分类——茎菜类
茎菜类是以肥嫩而富有养分的变态茎作为食用的。

其各类也比较多。

茎菜中除嫩茎菜以外,一般比较容易贮藏,尤其是地下茎菜。

(1)莴笋。

莴笋属于莴苣中的茎用莴苣。

莴笋可以凉拌着吃、熟食和腌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莴笋茎并不是营养很丰富的蔬菜。

但是,莴笋叶要比莴笋茎的营养丰富得多。

莴笋中所含的脂肪、胡萝卜素、B1、B2和钙、磷、铁等,在蔬菜中都属于比较高的。

莴笋按叶片形状和颜色可分为圆叶笋、尖叶笋及紫叶笋等三种。

(2)菜苔。

菜苔是以嫩苔为食用部分,多和肉类一同炒食。

北方是冬末春初上市,南方一般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

主要有紫菜苔、油菜苔及广东菜苔等。

(3)茭白。

茭白又叫茭笋和茭瓜,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

食用的是肥大的茎部。

其颜色为乳白色,组织柔嫩,纤维少味清香,多与肉共炒,或用来做汤。

茭白依孕茭期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熟茭和一熟茭两类。

两熟茭,即种一次可采收二熟,多在南方栽培。

一熟茭,即在春季或夏季栽培后,每年秋季采收一次。

但可以连续采收2~3年。

(4)苤蓝。

苤蓝又叫球茎甘蓝,以肥大的茎供食用。

其肉质紧密,脆嫩,可供鲜食、炒及腌渍,北方和云南栽培较多。

(5)竹笋。

竹笋是竹子的嫩芽,在我国江南各省产量都很多,是当地普通的一种蔬菜。

竹笋多为尖圆形,外边被黄褐色的皮重重包裹着。

竹笋一般分为毛笋、春笋及冬笋等。

(6)香椿。

香椿又叫红椿、香椿芽。

供食用的部分为嫩芽和嫩叶。

其质地脆嫩,无纤维,可以炒食、凉拌或腌制,味道清香可口。

有紫椿和绿椿两种。

(7)蒜苗。

蒜苗、青蒜和蒜黄都是以大蒜的蒜种子,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或在不同生长时期中所收获的产品。

(8)马铃薯。

马铃薯又叫土豆、洋山芋。

它属于块茎类蔬菜。

以东北和华北的产量最多。

一般有白皮、红皮、黄皮及紫皮等四种。

马铃薯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相当高,一般都在15%~25%。

所以它所提供的也比较多。

它所含的磷和维生素B1的含量也不少。

特别是钾的含量高,是少有的“高钾蔬菜”之一。

但马铃薯含钙和其他维生素较少。

(9)山药。

山药又叫薯蓣、薯药。

食用部分是地下肥大的块茎。

山药主要供熟食。

山药含维生素较少,但含碳水化合物较多,含量达14.4%,因此,所提供的热量较多。

山药的磷和维生素B1的含量也比较高。

另外,山药含有淀粉酶,有助消化的作用。

山药依其块茎的形状可分为长根种、块根种及扁根种等三种类型。

(10)莲藕。

莲藕又叫藕、菜藕、莲菜。

食用部分是地下茎。

其质地脆嫩,味甘美,生食、炖、炸俱佳。

南方栽培较多。

莲藕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达19.8%,能提供较多的热量。

莲藕含的维生素B1、C和磷也较多。

在经营中,莲藕按藕节的形状可分为短粗、肥长、瘦长等三种节藕。

(11)姜。

姜是一种调味蔬菜,可以生食,也可以炒食或加工腌制。

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栽培。

姜的营养价值并不高,除铁钾含量较高
外,它所含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在蔬菜中均不多。

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是姜醇、姜烯、姜酮,姜辣素等。

在经营中,姜按其皮色可分为灰白皮姜、白黄皮姜及黄皮姜等三种类型。

(12)芋头。

芋头又叫芋、芋艿。

食用的是它长在地下肥大的球茎。

既可以做蔬菜,与肉类同烧或煮烂,蘸糖食用,也可以作食粮。

我国南方栽培的较多。

芋头含维生素较少,而含碳水化合物很多,磷的含量也较多。

芋头可分为多子芋、魁芋及多头芋等三种类型。

(13)慈姑。

慈姑又叫茨菰、茨菇,属于水生蔬菜。

食用部分为地下肥大的球茎。

南方生产较多。

慈姑主要用来熟食,可做甜食或与肉同煮。

慈姑含磷和钾特别多,含碳水化合物达25.7%,在水生蔬菜中为最多。

慈姑品种较多,其主要品种有刮老乌、苏州黄、沙姑等。

(14)荸荠。

荸荠又称地栗、马蹄,以地下肥大的球茎供食用。

它属于水生蔬菜,产于长江以南各省。

荸荠脆嫩多汁,甘甜适口,生食、熟食均可。

荸荠的淀粉含量高,磷的含量也较高。

荸荠根据成熟期可分为早熟及晚熟两种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