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精品PPT课件
咽部(pharynx)
示动物的吞咽反射
食草的反刍类: 瘤胃:同盲肠作用; 瓣胃:微生物消化;
网胃:微生物消化 皱胃:分泌胃液
消化系统特点
发达的舌、异形槽生齿(咀 嚼和搅拌) 唾液腺发达,含消化酶 有肌肉质软腭,口腔和鼻腔 完全分开 消化道分化完全,消化吸收 面积扩大 消化道:复杂化和长短与食 性有关。 依食性分:食虫类、食肉类、 食草类、杂食类
第二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来源于同一祖先的动物在扩大生存范围和占领分布区的过程 中,因遭遇到不同的环境条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适应器官的现 象称为适应辐射.
一、体形多样化 兽形:四肢发达,有尾,适合奔跑,陆生。 鲸形:躯体流线型,鱼形,四肢退化,呈浆状,水生。
蝙蝠形:前肢特化成翼,具皮膜,能飞翔。
棕熊
白鳍豚
胎生和哺乳是生物体与环境长期斗争中的产物,完善 了哺乳动物陆上繁殖的能力。 胎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 条件,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使外界环境条件 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小程度。
三、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哺乳是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和安全保护下迅速地成长的有利适 应,加之各种保护行为,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附肢骨:
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前,前肢的肘关节角 顶朝后, 由位于体侧转而位于躯体下方,躯体抬离 地面。
趾型
跖行式(狒狒)
趾行式(狐)
蹄行式(养、驼 )
灵长类,熊
食肉目
有蹄类
四、肌肉四系.肌统肉系统
1.四肢肌肉发肌达肉高度分化 2.皮肤肌发达四,抖肢动肌皮肤强、大蜷缩身体.灵长类 面)部. 皮肤肌发出达现(隔表情肌肌,人类尤为发达 3.咀嚼肌发达皮,附肤着肌于颧发弓达,有口腔内物理 性消化的咀嚼具有咀嚼肌
二.
皮肤及其衍生物
哺乳类皮肤特点 :
1)表皮角质层发达,真皮加厚,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 感觉末稍,能感受温度、压力和疼觉。
2)皮下脂肪层发达,有隔热保温作用。 3)皮肤衍生物是脊椎动物中最复杂、多样的,功能多样化
(保护、调节体温、感受刺激、分泌、排泄)。 黒叶猴
(1)毛
髓质:多孔,保温; 毛干 皮质: 坚韧,细胞含色素
第二十一章哺乳纲(
Mammalia)
本章知识框架及重点
哺乳类
哺乳类的起源与适应辐射
主要特征
外形 皮肤 骨骼 肌肉 消化 呼吸 循环 排泄 神经 生殖 恒温
胎生哺乳的意义?
主要类群
原兽亚纲 后兽亚纲 真兽亚纲
保护、利用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哺乳类的起源与适应辐射
中生代三叠纪末期 盘龙类-兽孔类-兽齿类-哺乳类
无乳头型:乳腺似汗腺,无乳头,如鸭嘴兽 真乳头型:乳腺管都开口于乳头表面,如灵长类 假乳头型:乳头内有一空隙,称乳管,乳腺管开口于乳
管基部,如牛。
(3)爪、指甲、鳞片、蹄和角
穿山甲鳞--表皮 犰狳的甲--表皮的甲, 真皮的骨板。 刺猥、豪猪的刺--毛 的变形
豪猪
有蹄类——角
洞角:真皮的骨质心和表皮角质鞘组成,无分叉,终生不脱换,雌雄均有( 如牛羊角) 实角:真皮骨质角,分叉,多为雄性有,每年脱换一次(如鹿角)。新生鹿 角被有带茸毛的皮肤,后干枯脱落。 表皮角:由表皮角蛋白纤维形成(犀牛角),毛的特化
六、呼吸系统
1.具有发达的肺 2.完善的呼吸机制
喉
腹式和胸式呼吸
肺牵张反射
哺乳动物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以及肺 内压力的变化,均能反射性地刺激呼吸中枢,吸 气运动使肺泡膨大,位于肺泡周围的牵张感受器 兴奋,所产生的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延脑的吸气 中枢,使其抑制而产生被动的呼气运动。
七、循环系统
三.骨骼系统
骨化程度高;愈合;软骨化骨减少,•膜质骨增多.
头骨因脑与嗅囊的发达而在形态上有较 大变化。
颈椎7枚,下颌有单一齿骨构成,头骨具 两个枕髁及牙齿异型。
1.头骨的特点:
(1)骨块减少,颅腔增大;合颞窝型;两 枚 枕髁;出现颧弓;具颞骨 (2)完整的次生腭和肌肉质的软腭,内鼻孔 进一步后移至咽部,鼻腔和口腔完全分开; (3)颅接型,下颌由1块齿骨构成,提高捕 食和咀嚼的效率,直接与脑颅相关节; (4)三块听小骨(镫骨、砧骨、锤骨,哺乳 类特有)。
完全双循,红细胞无核。 右体动脉弓退化,具左体动脉弓。 静脉主干血管简化(多留右前大静脉)。 肾门静脉完全退化, 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血压高,循环
效率提高。 淋巴系统发达。
八、 排泄系统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发展出 新结构—髓袢,产浓缩尿;皮肤排泄
2.脊柱
(1) 分区明显. (2) 颈椎恒为7(海牛6;三指树懒9 (3) 胸椎12-15枚 (4) 荐椎3-5 (5) 尾椎退化 (6) 椎体双平型,大.(脊椎动物中之最 大者),有椎间盘.
带骨 肩带:简化,肩胛骨发达,乌喙
骨退化为1个乌喙突,锁骨存在或 消失.
腰带:坚固;构成封闭式骨盆.
水生种类后肢腰带退化
鳞片层:角质细胞,保护
(2)皮肤腺特别发达 皮肤腺来源于表皮生长层 ,有皮脂腺、汗腺、味腺和乳
腺4 种类型: 皮脂腺:分泌皮脂以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干燥和浸润。
汗腺:分泌汗液,通过出汗可调节体温,排泄部分尿素。 味腺:为汗腺或皮脂腺的变形,能分泌特殊物质以吸引异
性、识别同种个体或用以自卫。 乳腺:为变态的汗腺,由若干乳腺集中心一定区域称为乳区 哺乳类的乳腺根椐乳头的有无及开口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4.背最长肌发达,腹部的腹直肌保留原始分 节状态 5.有特殊的行呼吸作用的隔肌
五.消化系统
消化管 分化程 度高; 出现了 口腔消 化;消 化腺发 达;能 主动捕 食。
齿 式 (dental formula):表示哺乳类一侧上下颌 各类牙齿的数目。 如:猪的齿式为3.1.4.3/3.1.4.3=44 上颌一侧门牙3枚, 犬牙1枚, 前臼齿4枚, 臼齿3枚,
一、 哺乳纲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结构异同
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哺乳的 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 高级动物类群。
两栖类、哺乳类
爬行类、鸟类
头骨
双枕髁
单枕髁
皮肤腺
丰富
缺乏
排泄物
尿素
尿酸
二、哺乳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三、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