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简介
建设成效:
1、森林资源长期过量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森林资源呈现逐 年增长趋势; 2、森林生态功能退化趋势得到有效扭转,局部地区生态明显 改善; 3、林区传统产业结构逐年得到调整,林业企业经济状况有所 好转,企业发展活力有所增强。
工程建设的目标:
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最终实现林 区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工程建设的任务:
一、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 大 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
二、加快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工程区宜林荒山荒 地的造 林绿化。
工程重点:
东北、西北和西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 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省、四川省、重庆市和云南省等10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归国家所有的成片天然林林区。
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
1、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背景 2、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3、工程建设景:1998特大洪水
1998年特大洪灾后,针对我国天然林资源过 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坏境恶化的实际,党中央、 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 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经 过两年试点,2000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了天 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工程内容:
生态公益林建设
商品林建设
工程进展情况:
天保工程1998年试点,2000年全面启动,2009年完成 各项任务。 1、2000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13个省全面停止了 天然林商品性采伐。 2、2003年,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按计 划调减到位。 3、建成了有效的森林管护网络体系,管护森林面积1.01 万h㎡,超管护补助面积600万h㎡。 4、累计完成公益林任务1793万h㎡,其中人工造林 266.2万h㎡,飞播造林391.3万h㎡,新封山育林 1207.9万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