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建工作专题片脚本

党建工作专题片脚本

为了让公开承诺“实”起来,全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工作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积极下乡,实地了解各村现状以指导实践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同时,采取亲民政策,开展“户帮户 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活动,帮助特困难家庭脱贫致富,及时慰问他们,给予他们资金、技术、思想、心理等帮扶,让广大群众体会到了党对他们的亲情,增强了党建的凝聚力。为了切实地帮助各村经济的发展,察苏镇下派村联点干事,加深各村与镇政府的联系,让镇政府真正地投入到各村建设中来。
(片花+字幕)强基固本争先 创新机制争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镇始终抓好村企共建、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不断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实现察苏经济的全面发展。
2008年底,州委、州政府组织开展“企村共建,共建新农村”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和要求,察苏镇把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整治村容村貌作为企村共建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察苏镇在落实村企联建的工作过程中,将西沙滩村、上滩西村、上、下西台村纳入重点建设中,镇党委、 镇政府对其尤为关注。
为了让先锋形象“树”起来,全镇注重典型培树,涌现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被寓为“人民的公仆 致富的能手”的西沙滩村党支部书记石成录同志自1998年担任该职十多年以来,他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带领西沙滩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该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村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800元增加到2010年人均5000余元。2006年以来他荣获州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仅2007年被海西州州委、州政府评为“全州农牧民致富能手”、州科委“科技示范户”等。
经过村干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西沙滩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增收,劳动力安置有序,在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以后农村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上滩西村位于察汗乌苏镇北部,距县城中心4公里,紧邻109国道,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属典型的城郊型农村。全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牧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农业方面以青稞,油菜为主导产品,牧业以家庭饲圈养育牛羊为主。但仅仅依靠单一的农牧业并不能促进上滩西村经济的飞跃同,为了促进上滩西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面貌的改善,上滩西村积极实践村企联建政策,主动与企业联系,交流思想、建立感情,要求企业以“一带一”对经济发展进行帮扶。在共建过程中,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理念等优势,带动农村的发展。
解说词
画面
淡出字幕(背景+音乐):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厚重基石,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住这一重点工作,将为党建工作长远发展奠定千秋之基,为经济发展铺开宽阔坦途。
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关怀下,,察苏镇为了承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好来势,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建设先进党组织,在察苏镇党委书记冯启强的领导下,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启动,从城镇到农牧区,从党员到群众,以“筑坚强基石、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建和谐察苏”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搞得如火如荼,全镇597名党员在全面改善察苏经济面貌的目标领导下,同心协力谋发展,创先争优促发展,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华美乐章。
上滩西村于2009年6月通过企村共建活动,由青海茫崖金鑫钾肥有限责任公司帮扶50万元,群众自筹25万元,开工兴办了占地面积196平方米的都兰兰欣精炼油厂。2009年12月,通过镇党委、镇政府努力,争取省财政厅拨款50万元作为精炼油加工的启动资金,收购油菜籽100吨,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去年2010年8月继续投资了32万元,已完成2000㎡的地坪硬化和50千伏的供变电工程。9月份正式开始加工生产精炼油,壮大村集体经济10万元。
(片花+字幕)履职尽责创先 立足岗位争优
察苏镇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调度,加大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落到位。察苏镇各级党组织以创新活动为载体,以公开承诺为基本手段,以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公开承诺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在效地展开。
为了让党员身份“亮”起来,察苏镇开展了“深入群众 倾听民意”、结对帮扶等主题的实践活动。结合“七一”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全镇党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等活动,让基层群众感受了党
为了让人民群众“融”起来,察苏镇党委、党政府深入群众,与群众聊天谈心,听取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所需所急,吸纳群众意见,激发了群众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满意度。
为了让活动氛围“浓”起来,察苏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形成了合力。以开展座谈会、挂横幅、制作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及意义,使广大群众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在全镇营造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浓郁氛围。
下西台村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镇西南部,全村耕地面积2650.05亩,人均占有耕地3.6亩,草原总面积为37万亩。全村共有173户,人口732人。村两委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开展村企联建工作,促进下西台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都兰县多金属有限公司是一个民营企业,在都兰县察苏镇新华社区辖区内。下西台村是县多金属有限公司矿产开采地和矿运的必经之村。随着县多金属有限公司发展壮大,村企居之间难免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企业文化与地方风俗的融合势在必行。借此机会,察苏镇党委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在村企之间反复讨论酝酿,牢固树立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党建工作理念,以统筹城乡党建资源为抓手,坚持谋划党的建设城乡“一盘棋”,率先开展了村企居党建共建活动,成立了村企居机联合党总支,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新牧区集聚了强大合力,在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方面作了有效探索。
推出片名:创先争优起扬帆 奠定发展大基石
近年来,镇党委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始终按照建设“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准,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挺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拉动镇域经济增长,快速推进强镇富民步伐,由此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0年青海油田公司与察苏镇上滩西村结对以来,为了推动企村建设的新发展,青海油田公司给上滩西村捐赠价值近10万元的党员活动室办公设施,有效地改善了村党员活动室的办公条件。2010年针对上滩西村村冬季牧场中有两座铁矿露头的实际情况,8月份对矿业开发项目进行了立项,并落实了近210万元资金。2011年青海油田公司投资40万元、流转土地300亩,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形成规模种植,为上滩西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基础。同时,上滩西村依托青海油田公司帮扶及都兰县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规划,整村搬迁至县城,原宅基地460亩复耕还田,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对他们的关心。
为了使党员素质“强”起来,察苏镇加强对党员的培训工作。对于今年新当选的级干部察苏镇党委、镇政府特别开展培训大会,以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提高带领群众致富、服务群众的本领和能力。同时,以远程教育为平台,以党校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内生动力。
下西台村在县政府和镇政府的领导下创新载体,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集中整合了农村、机关、非公有制企业三大领域的党建资源,将县多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察苏镇上、下西台村和新华社区、察苏镇机关党支部合并成立为村企居机联合党总支,联合党总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形成村社、企业、机关和社区之间长期稳定的经常性联系机制,使村企居之间、城乡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能够得到及时化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运转有力的联合党总支工作综合协调机制,使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不同节点上的因素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签订共建协议书,落实共建内容,明确共建责任,形成村企居共同发展机制,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文明进步。
察苏镇党建工作专题片脚本
为营造良好的氛围喜迎党建90周年,充分展示近年来察苏镇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察苏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总结我镇党的建设的经验做法,同时永葆党的先进性,特制作以“筑坚强基石、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建和谐察苏”为主题的专题片。
西沙滩村立足农村长远发展,进行产业帮扶。针对西沙滩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业发展比较薄弱,经济效益较低的实际,企业负责人本着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的理念,与镇村干部沟通,共同研究制定适合本村的帮扶方案,2009年初,青海创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茫崖兴元钾肥有限公司依托自身经济和技术优势,担保贷款200万元,并帮扶资金60万元,为西沙滩村购买日立470型挖掘机1台,固定在茫崖兴元钾肥有限公司进行挖掘作业,并从该村29名务工者中挑选4人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从事挖掘机操作。当年盈利达到110万元,偿还贷款本利60万元后,剩余50万元留在村里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同时着眼转变群众观念,进行智力帮扶。2011年西沙滩将企业的流水线包装作业承包下来,这样,西沙滩村村民就有机会长期在该公司务工,这样既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增加村集体积累。联点帮扶以来,企业依托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的实施,结合自身用工需求,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对联点村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40名左右,有效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促进了西沙滩村劳务产业发展。
西沙滩村是察汗乌苏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西北部约9.5公里处。全村共有农民56户,207人。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协调联系、衔接落实等方式,促成了青海创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茫崖兴元钾肥有限公司与西沙滩村结对帮扶,两年来,该公司把“企村共建,共建新农村”活动作为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新平台,筹措资金积极参与西沙滩村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西沙滩村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2200元增加到2010年的了5200元,今年预计可达6000元。
在他的组织领导下,西沙滩村的村容貌焕然一新,经济持续增长。在推动西沙滩村经济发展的工作中,石成录同志注重抓班子队伍建设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件,坚持“一事一议”的制度,坚持办事公正、处事公平。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的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他任职期间,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办事不公收发的上访事件,西沙滩村2010年荣获省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
相关主题